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路德认为人的灵魂的的就是靠个人的虔诚信仰,而圣经是信仰的唯一权威,每个人都可以通过阅读圣经来理解其真正的含义,作为判断,取得信仰,直接和上帝相通。路德强调指出,在信仰问题上,教皇和教会无权强迫别人接受其观点,人们完全能够独立地、自由地决定自己对圣经和宗教的信仰。

——杨毓初《人文主义与宗教改革运动》

材料三   社会契约绝不是要消除自然的平等状态,相反,它是用道德和法律上的平等代替了自然状态所加之于人类身体上的不平等;这样,不管人类在力量与智力上是如何的不平等,人类也可以凭借契约和权利来实现平等的状态。

——卢梭《社会契约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文艺复兴的时空变迁。指出文艺复兴运动中的“文学三杰”的人名。
(2)根据材料二,指出马丁·路德的思想为什么会“削弱了教会的权威”?并从政治的角度分析宗教改革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归纳卢梭的观点。并结合16—18世纪的史实阐述“人文主义的发展促进社会进步”。(阐释要求:史实正确、逻辑清晰、语言通顺、表述成文)。
2 . 近代以来,世界经济获得快速发展,各国根据不同国情,探索适合本国的发展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但是,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现代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工业中的百万富翁,一支一支产业大军的首领,现代资产者,代替了工业的中间等级。……资产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增加自己的资本,把中古时期遗留下来的一切阶级排挤到后面去。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为了作好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准备,需要经过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些过渡阶段。……三四年来我们稍稍学会了实行急剧的转变,现在我们开始勤奋、细心、刻苦地学习实行一种新的转变……

——摘编自列宁《十月革命四周年》

材料三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是毛泽东同志在整风运动中反复讲过的。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

——摘编自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根据材料一概括“工业生产的革命”出现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蒸汽和机器”是指哪些发明?这次革命使社会阶级结构产生了怎样重大变化?
(2)材料二是列宁哪一年写的文章?材料体现了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哪两次探索?分别指出这两次探索在农业方面的措施。
(3)材料三的讲话成为哪一次会议的指导思想?结合我国20世纪80年代史实阐释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是如何在实践中破除“本本”主义的。(要求:史实正确,逻辑清晰,语句通顺,表述成文)。
3 . 边疆治理对于封建王朝统治者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边疆安稳则社稷安定,边疆动乱则中原震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周边的少数民族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北方的突厥和回纥、西南的吐蕃和南诏、东北的契丹和靺鞨。唐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开明的边疆治理政策,怀柔与攻伐政策相结合,保障了唐代的疆域稳定,使大唐出现了“东至安东,西至安西,南至日南,北至单于府,盖南北如汉之盛,东不及而西过之”的盛世局面。

——摘自田宁《武则天与唐朝前期的边疆民族治理》

材料二   中国古代疆域之边有“内边”和“外边”之分。中国疆域内的大小政权的“边”,可称之为“内边”。明代以前的治边主要是指“内边”,明代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随着西方殖民主义崛起,西方殖民势力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使我国沿海地区和东北、新疆、西藏、云南、广西等一些边疆省区的外患日益突出。殖民主义者的入侵,可称之为“外边”之患。应该说,明代以后,在中国“内边”防务问题依然严重存在的同时,现代意义上的边防即“外边”防务问题开始提上议事日程。

——摘自20161114日《人民日报》16版《不断深化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唐朝负责各民族宾客接待礼仪的机构。分析唐朝前期开明的边疆治理政策所取得的成效。
(2)蒙古族是清朝前中期的“内边”威胁之一,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清朝为解决蒙古威胁所采取的手段。近代以来,新疆“外边”之患日益严重,分析新疆面临的主要威胁及清政府为维护国家统一所作的努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