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既要把握世界多极化加速推进的大势,又要重视大国关系深入调整的态势。既要把握经济全球化持续发展的大势,又要重视世界经济格局深刻演变的动向。既要把握国际环境总体稳定的大势,又要重视国际安全挑战错综复杂的局面。既要把握各种文明交流互鉴的大势,又要重视不同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现实。

——新华网《习近平外交思想引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开创新局面》(2018年)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习近平外交思想形成的背景。
2023-09-16更新 | 42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智书·高中历史(选必1)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学习讲义)

2 . 史料一 “科举不停,学校不广,士心既莫能坚定,民智复无由大开,求其进化日新也难矣。故欲补救时艰,必自推广学校始,而欲推广学校,必自先停科举始。”

——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奏稿》

史料二 《奏定学堂章程》里的中学堂课程及课时

修身读经
讲经
中国
文学
外国






一年级1948324212
二年级1948234212

注:1903年7月清政府命张百熙、荣庆、张之洞拟订学堂章程,于1904年1月公布,即《奏定学堂章程》,是年为旧历癸卯年,故称“癸卯学制”。


[探究]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清末废除科举制度的历史背景。
(2)根据史料二,概述“癸卯学制”的特点。

3 . 总的来看,(国民政府)公务员制度在抗战之前推行效果相对较好,而到了抗战时期及至解放战争时期则步履维艰,流于形式,甚至是连形式都没有。

——摘编自杨学为《中国考试通史》、张创新《中国政治制度史》


依据史料,简评南京国民政府的公务员制度。
2023-08-19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智书·高中历史(选必1)第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学习讲义)

4 . 典属国,秦官,掌蛮夷降者。武帝元狩三年昆邪王降,复增属国,置都尉、丞、侯、千人。属官,九译令。成帝河平元年省并大鸿胪。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典属国》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为管理少数民族事务,在中央设置的官职。在今两广地区,秦朝设置哪些地方行政机构进行管理?
2023-08-19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智书·高中历史(选必1)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学习讲义)

5 . 史料一 汉文帝废除了刻面、割鼻、斩左右趾等刑罚,景帝时规定八十岁以上、八岁以下和孕妇等人应被审讯关押的,都不得加械具。在司法判决中,盛行以《春秋》的精神作为解释法律和作出判断的基本原则。许多经学大师纷纷以经解律,东汉时许慎、马融、郑玄等人各立门户。

——摘编自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

史料二 辽太祖时,定治契丹及诸夷之法,汉人则断以律令。太宗时,治渤海人亦依汉法。道宗时,以国法不可异施,将不合于律令者别存之。此所谓律令,还是唐朝之旧。金熙宗时,始合女真旧制及隋、唐、辽、宋之法,定《皇统制》,然仍并用古律。章宗泰和时定律,《金史》谓其实就是《唐律》。元初即用金律,世祖平宋以后,才有所谓《至元新格》《大元通制》等,亦不过将新生的法令事例,加以编辑而已。明太祖定《大明律》,又是依照《唐律》的,《清律》又以《明律》为本。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刑法》

史料三 宋代是中国古代法制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已“发展到最高峰”。宋代法律在调整经济关系、维护私有权益、推进司法公正等诸多方面,是以前任何朝代难以企及的。……宋代对法律主体的认知有突破性进展,佃户、雇工、人力、女使等都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仅在契约的有效期内与主人维持主仆名分;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商人被编入“坊廓户”(相当于现在城镇户口),成为“能为国致财者也”。

——摘编自朱勇《论宋代法制文明及其历史贡献》


[探究]
(1)根据史料一,概括中国汉代法制特点。
(2)根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唐律颁布的历史意义。
(3)根据史料三指出宋代法制“发展到最高峰”的具体表现。
2023-08-18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智书·高中历史(选必1)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学习讲义)

6 . 史料一 一个基督徒家庭妇女在家洗碗扫地,跟一个神父在教堂讲道一样,并无区别,如果都是出于侍奉上帝的心志,会一样蒙上帝悦纳。……信徒与神职人员的区别只是侍奉岗位与分工的不同,而不是属灵地位与身份的不同。……既然救恩已经为上帝所预定,基督徒的商人或资本家就不再需要为他们个人的救恩而担心惧怕,只要财富是用正当手段获得,而又不是被浪费挥霍掉,资本的积累就不再有道德上的困难。

——摘编自基甸《宗教改革思潮对历史文化的巨大影响》

史料二 在思想方面,基督教有一整套的教规来规范和约束教徒的言行举止,还有一系列的教义——“三位一体论”、信原罪、信救赎、因信称义说等来束缚人们的思想,以此来巩固基督教的不倒地位,为基督教的合理存在提供理论的支持,将教会人员置于高人一等的地位上,以神论来麻痹人们的思想,达到一种愚民的效果,并在此过程中,向人们搜刮钱财。在文化方面,基督教教士是西欧古典文化的唯一继承人,文化的传播和普及受到极大的破坏。

——吴丽红《浅谈基督教对中世纪西欧的影响》


[探究]
(1)概括史料一的核心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观点出现的根本原因。
(2)有学者指出“西欧中世纪就是基督教一统天下的中世纪”,结合史料二论证这一观点。
2023-08-18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智书·高中历史(选必1)第9课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学习讲义)

7 . 史料一 和亲政策在西汉初期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这时两位最高统治者之间表面上的平等性和互补性为汉朝与匈奴进行谈判提供了相对合适的——尽管不是理想的——基础。和亲政策的启用并不仅仅是在与更强大的国家相处时为了建立一种“活路模式”而被迫作出的选择,同时也是一个长期战略,其目的在于吸收匈奴领导阶层的下一代进入汉王朝的政治领域,借以压制匈奴这个独立而又充满敌意的国家。这一政策甚至可以被视作春秋时期婚姻外交的延续发展,表明汉王朝等候时机,并以牺牲部分经济利益为代价以获取长远的政治目标。汉朝的制度性皇权和匈奴的神赐能力的酋长制这两种政治权力观念存在的巨大差异,甚至是不对称的,这可以说是和亲政策失败的主要原因。

——摘编自[美]狄宇宙《古代中国与其强邻:东亚历史上游牧力量的兴起》

史料二 贞观三年,太宗派兵十万征讨东突厥,擒拿颉利可汗,东突厥十万余口尽数投降唐室,唐室将降部安置在东起幽州(今北京)、西至灵州(今宁夏灵武)的边塞地区,设置州县并任命原东突厥贵族突利、阿史那思摩两人为都督以统理之。此外,东突厥诸酋长“皆拜将军、中郎将,步列朝廷,五品以上百余人”。太宗说:“诸部落悉归化,我略其旧过,嘉其从善,并授官爵,同我百僚,所有部落,爱之如子,与我百姓不异。”

——摘编自王义康《唐代册封与授受四夷官爵试探》

史料三 顺治对达赖喇嘛的册封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达赖喇嘛首次得到了清代中央王朝的册封,从此历世达赖喇嘛的认定都必须经过清代中央王朝。这不仅是西藏宗教界对中央王朝的认可,也是西藏僧俗民众对中央王朝的归附。尽管达赖喇嘛的称号在此之前已经有了,但一个蒙古汗王所赠之号与一国之君所封之号不可相提并论。

——摘编自《中国历史资料选编》


[探究]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初实行和亲政策的原因。
(2)根据史料二,概括唐代民族政策的特点。
(3)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朝在西藏实行的册封制度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影响深远的原因。
2023-08-18更新 | 56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智书·高中历史(选必1)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学习讲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九品之制,初因后汉建安(汉献帝年号之一,196—220年)中,天下兴兵,衣冠士族多离于本土,欲征源流,遽难委悉。魏氏革命,州郡县俱置大小中正,各以本处人任诸府公卿及台省郎吏,有德充才盛者为之,区别所管人物,定为九等。

——[唐]杜佑《通典》卷一四《选举典》


根据史料,分析九品中正制实行的作用。
2023-08-1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智书·高中历史(选必1)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学习讲义)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华法制文明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夏商周时期,统治者已使用法律来治理国家。秦汉时期,律成为统一法典的主要形式。西汉时期形成的汉律,沿用近400年。隋初,《开皇律》废除了前代刑罚中的鞭刑、枭首等“苛惨之法”。在继承汉魏以来法制经验基础上,唐高宗永徽年间撰成《唐律疏议》,成为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它明确了“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思想,规定刑罚定罪,不以小过而滥行诛杀,其用刑在教人以善;法律体系包括律、令、格、式,内容涉及职制、户婚、贼盗、斗讼等各方面,而对涉及民间田土钱债的民事行为视为细事。唐之后,历代律典多以唐律为蓝本。中华法系是中华文明的灿烂瑰宝。

——摘编自夏锦文《中华法制文明具有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等

材料二   1902年,清廷设立修订法律馆,着手编纂近代法典。从1904年至1911年,在沈家本等人的主持下,以“折中各国大同之良规,兼采近世最新之学说,而仍不戾乎我国历代相沿之礼教民情”为宗旨,初步制定了数十部法律文本,包括宪法、刑法、民法、诉讼法、商法等多部法律。刑律的修订,抛弃了旧律“诸法合体”的编纂形式,采用了一些近代西方的刑罚原则、刑法制度和理论,如正当防卫、罪刑法定、缓刑制度。其中对于犯“十恶”等罪的规定仍被保留下来。同时,清政府开始法政官制的改革,规定大理院“专掌审判”,不受行政衙门干涉。1902年开始的修律与司法改革,遭到不少礼教派官员的强烈反对,最终在革命的枪声中被终止。

——摘编自严泉《晚清中国——告别“万历十五年”式的传统儒家道德治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法系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末法律改革。
10 . 清朝
(1)清朝普通户籍基本沿袭明制,但管理相对松弛。
(2)到清前期赋役实行固定丁银、_________,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
(3)乾隆年间,朝廷谕令户籍永停编审。
2022-09-01更新 | 17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智书·高中历史(选必1)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学习讲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