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1978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了一件精美的漆箱,箱盖上绘有按星空方位标注的二十八星宿图,其中的星宿名称多数与《石氏星表》中的记载相同。这表明(     
A.图像比文献记载更可靠B.西周重视天文观测
C.文物与文献可相互印证D.楚国制漆工艺精湛
2022-07-14更新 | 2943次组卷 | 37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万全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菊花山与茗山是浙江湘湖附近的两座古代名山,宋人在《会稽风俗赋并序》中记载,“茗山斗好”,不仅指茗山茶是上等好茶,更表明宋代盛行的“斗茶”曾在此举行。近年来,山中发现了100多座平民古墓葬。墓葬年代以两汉为主,出土了青铜器、铜镜、陶罐等文物1000多件。下列项中,对材料的解读较为合理的是(     
A.宋代商品经济繁荣和市民文化发展B.汉代的官营手工业较为发达
C.浙江省在汉代开始设置郡县D.墓中可能出土定窑的瓷器
2023-06-05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5月统测历史试题
3 . 文献记载一举措:“通行各省,令行摊征。凡各州县按丁多寡、地亩广狭,分为差等,每地赋一两,摊地不过二钱,使无业贫民永免催科,有业民户,亦有定额,不致多寡悬殊。”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该举措是康熙年间实行的摊丁入亩B.农民的赋役从此被彻底废除
C.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D.农民赋税负担趋向公平合理
2022-09-27更新 | 258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6月统测(二)历史试题
4 . 据有关史料记载,唐宪宗时(778-820年),计天下方镇48道,“每岁赋税倚办……东南纳赋八道四十九州”。这反映了唐中后期
A.户口分布南多北少的格局定型B.江浙一带渐成为人才集中的地区
C.南方的经济实力逐渐超过北方D.长江流域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2022-06-17更新 | 408次组卷 | 10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6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据文献记载,“胡人”在唐朝从事的职业包括:官员、使者、质子、仆从、商贾、僧侣、牵夫、车夫、伎乐、工匠、译语、猎师、马球手等。这些记载在出土的墓葬石雕、壁画、绘画等文物中都有反映。据此可知唐朝(     
A.社会分工日益细密B.阶层流动逐渐加剧
C.社会风气较为开放D.中外交流日益频繁
2023-05-12更新 | 935次组卷 | 18卷引用:浙江省宁波赫威斯肯特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什么欧洲人能够如此轻而易举就征服了美洲?有许多解释:钢铁优于石头,大炮火药打败了弓箭投石;印第安部族间缺乏统一,甚至在印第安人建立的大帝国内亦如是……这些人类杀手,随同探险者与征服者来到新世界。于是旧世界的致命疾病在新土地大展身手,格杀更为有力,即使在旧世界原属较为“慈悲”的小病痛,到了新大陆也摇身一变晋升杀手级。因此某位传教士的记载可谓不无夸大:“印第安人这么轻易就会死去,似乎只消见到、嗅到一名西班牙人,就足以令他们失魂丧命。”

——摘编自[美]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

材料二   1492年后,当欧洲船只将成千上万的物种运到大洋彼岸的新家园时,全球的生态系统开始了碰撞与融合,克罗斯比将其称为“哥伦布大交换”。……我们的飞机正在飞越欧洲上空,当下降得足够低时,足以让乘客观察到“哥伦布大交换”的痕迹:在意大利,一块块玉蜀黍田鳞次栉比;在西班牙,美洲大豆像地毯一样铺展开来;在法国,田野里挤满了灿烂的、向上盛开的美洲向日葵。大片的烟叶在荷兰农场里沐浴阳光。

——摘编自[美]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欧洲人能够轻而易举征服美洲”的原因。结合所学,试举一例从旧世界来到新世界的“致命疾病”并简述其直接影响。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玉蜀黍”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路径,并分析以“玉蜀黍”为代表的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学者认为:“古代印度的思维和我们极为不同,他们不记历史,不重书写,他是口传神话和故事的海洋,却是文字记载历史的荒漠。整个印度中世纪史主要是靠中国的求法僧法显等人的记载照亮的。他的塔、石柱、石窟等文学艺术表现形式和内容,以及各民族的风俗习惯,都渗透着因果思想的影响。”该学者旨在说明(       
A.他人记载仅照亮了印度的文学艺术B.整个印度中世纪史是由中国求法僧记载
C.古代印度文化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D.古代印度文明呈现多样性和包容性特征
2022-07-01更新 | 726次组卷 | 25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二重证据法”被公认为科学的学术正流,它指的是运用“地下之新材料”与古文献记载相互印证,以考量古代历史文化。考古学家在对地处中原江汉区域的河南驻马店杨庄遗址进行发掘时,发现该遗址前期文化和后期文化之间有巨大的变化,具体表现在陶器的变化、城的废弃、丧葬习俗习俗由土坑整穴墓葬变为瓮棺葬,特色玉器制品的出现、红陶缸祭祀的消失。根据历史地理信息,结合“禹征三苗”的先秦文献,考古学家推断这种考古学文化的巨变,是“禹征三苗”的大规模激战所致。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遗物遗迹的变化会引发考古学文化的变化
B.考古发掘的作用是以出土文物史料辅证文献记载
C.“二重证据法”须结合逻辑推断才可能得出合理结论
D.出土文物史料的“废弃”和“消失”削弱了其研究价值
9 . 据《睡虎地秦简》记载:擅兴奇祠,赀(注:罚)二甲。何如为奇?王室所当祠固有矣,擅有鬼位也,为奇,它不为(注:允许)。这一规定意在
A.加强思想统一B.打击地方祭祀C.节省财政开支D.完善法律体系
2022-04-03更新 | 669次组卷 | 9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横店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南宋章如愚《山堂先生群书考索》中说:“修撰史之目不一,而其凡有二:曰记载之史,曰纂修之史。时政有记,起居有注,其记载之史乎。纂修之史名目滋多:实录云者,左氏体也;正史云者,司马体也。纪其大事,则有玉牒;书其盛美,则有圣政;总其枢辖,则有会要。”以下解读较为准确的是
A.记载之史在于纯粹记录史事,最为客观
B.纂修之史凝聚着史家的心血,最为全面
C.纂修之史由记载之史不断层累加工而成
D.官家纂修之史比私家编撰的史书更可信
2022-05-21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