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74 道试题
1 . 新加坡法院的调解最早由最高法院前首席大法官杨邦孝引入,他将西方的调解方式与亚洲文化融为一体,鼓励当事人庭外和解。此后,新加坡的调解经历了从法院鼓励到社会广泛接受的过程,新加坡也逐步成为亚太地区国际纠纷解决中心。新加坡的调解机制体现的儒家精神是(     )
A.社会为先B.经世济民C.勤奋节俭D.以和为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商代甲骨文证实,商王自称“一人”或“余一人”;西周早期周康王和西周晚期周宣王时期的青铜铭文证实周王自称“余一人”或“我一人”;春秋中晚期的“叔夷钟”铭文证实齐灵公也自称“余一人”。这表明(     
A.商代已出现君主专制的雏形B.西周延续和继承了商朝政制
C.春秋时期传统礼制遭到破坏D.中华文明具有统一性连续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敦煌莫高窟出土的大量隋唐文学写本,其内容既有描述敦煌的“乡土作品”,也有描述塞外风情的异域作品;作者既有生活在敦煌的文士、僧人,也有途经该地的各色商人。这有助于研究隋唐时期(     
A.兼容并包的时代特征B.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C.敦煌文化的中心地位D.士商杂糅的发展趋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据考古资料显示,仅在广东的魏晋南北朝墓葬与窖藏中,发现的波斯银币就有三批、三十余枚。《南史·吴平侯景传》称“广州边海,旧饶,外国舶……岁十余至”。《南齐书·东南夷传》也称广州“商舶远届,委输南州,故交广富实”。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海外贸易占据主导B.江南经济得到开发
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D.经济结构发生变动
5 . 两汉时期,朝廷在立皇后、立皇太子、改元、即皇帝位、祥瑞、灾异等各种时机均会大加赏赐,其中对“三老”基本上每有加赐,皆无遗漏。西汉以赐帛为主,东汉改为赐爵,但赏赐对象均以“县、乡三老”为主。这些做法(     
A.有利于维护地方秩序B.宣扬了君权神授思想
C.强化了官僚行政体系D.建立起社会优抚机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1950年2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有效期为30年。毛泽东对此曾形象地作过表述:“用条约把中苏两国友谊固定下来,建立同盟关系。……帝国主义者如果准备打我们的时候,我们就请好了一个帮手。”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意识形态的一致是中苏结盟的根本B.中苏结盟致力于联合对抗西方阵营
C.缔结条约保证了中苏长期友好关系D.“一边倒”方针是务实的战略选择
2024-02-24更新 | 76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83年,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进入广东,开始传教。然而,中国人对基督教这个舶来品最初是不感兴趣。为了达到传教的目的。传教士学汉语、用汉姓、穿汉服,读儒家经典,顺应中国习俗,介绍中国人所陌生的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来吸引中国人。西学随之在中国传播开来。

——这编自用人员《川学东街对中川文化自信的冲击人儿儿们》

材料二   18世纪出现了席卷欧洲的“中国热”现象。法国伏尔泰《风俗论》(1756)中。以中国为矛攻击当时法国社会的政治和宗教制度。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大力推崇儒家的理性精神,认为中国人已经形成了建立在理性而不是神启基础上信仰自然的宗教。中国还成为法国著名经济学家魁奈为首的重农注意者阐发思想的参照来源。魁奈通过耶稣会士有关中国的文献了解中国。他在1785年发表的《经济表》中将中国树立为欧洲重农典范和理想社会。在讨论中国君主制时,他说“我从有关中国的报道中得出,中国体制建立在明智和稳固不变的规律基础上,虽然帝王发号施令,但是他行为检点。”在《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1767)中,魁奈认为中国的专制不是建立在武断的奇思妙想上,而是遵照规律法则,关注的核心是人们的福祉与社会和谐。

——改编自黄丽娟《“中学西渐”——欧洲现代精神的中国借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末清初中国人对“西学”态度转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欧洲学者对“中学”的态度。分析当时“中国热”现象的背景和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认识。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55个国家和地区的1.35亿人经历了严重粮食不安全(粮食安全阶段综合分类IPC/CH第3阶段或以上)。此外55个粮食危机国家中,7500万儿童发育不良,1700万儿童消瘦。1.35亿人口中,超过一半(7300万)生活在非洲;4300万生活在中东和亚洲;1850万人生活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其主要驱动因素是:冲突(导致7700万人严重粮食不安全状况的关键因素)、极端天气(3400万人)和经济动荡(2400万人)。

——摘编自《2020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

史料二   先进储粮科技的广泛应用,使中央储备粮更加优质、绿色、安全。截至目前,中央储备粮科技覆盖率达到95%以上。最新普查结果显示,中央储备粮宜存率达到100%,综合损耗率全面控制在1%以内,确保了储粮数量与质量。

——摘编自《粮食安全看得见管得好》(《经济日报》,记者:刘慧)

【探究】
(1)根据史料一、说明当今世界在粮食供给上还存在哪些严重问题。
(2)史料二反映了我国为保证粮食安全采取了哪些措施?
2024-02-05更新 | 44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普宁市勤建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2008年,某研究者对中国1300多名中高级公务员进行了问卷调查,把“您认为依法治国的首要任务是什么”的调查结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这折射出当代中国(       
A.依法治国思想内涵不断丰富B.致力提升政府服务意识
C.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D.民众权益受到法律保护
10 . 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美洲劳动力的主要输出地。各国来华招工,华工遭受拐骗、出洋为奴的案件时有发生。李鸿章建议遣使设官,拯救华民。清政府迅速向美洲派驻使臣。这(       
A.顺应拉美各国独立发展经济的需要B.推动了清政府外交的近代化
C.源于不平等条约使劳动力大量外流D.践行了中体西用的政治理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