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43 道试题
1 . 有学者提出,黄河流域文明发展中存在“三条线”,以及原始社会末期夏商周三部族集中分布的“三大块”(如下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夏商周三代政治势力未超出部族板块B.先秦时期中原华夏势力向北进抵甲线
C.古代少数民族南下均定都甲乙线之间D.历代大一统王朝都建都于丙线的附近
2 . 文化的差异与消弭

材料一   考古学视野下秦与东方六国的差异

类别六国秦国
①铜陶器物演变连续性战国中期发生断裂
②墓葬等级序列多阶层、小间隔,从国君到大贵族、普通贵族、平民,呈金字塔形结构国君墓与卿大夫墓规模落差巨大
③城址等级序列国都以下,中等城市、小城市,逐级递减缺乏中小城市,国都之下直接为自然村落

(1)结合所学,推断导致类别①在秦国发生断裂的重大事件,说明②③差异反映出的历史信息。

材料二   秦朝建立后面临如何对待各地区不同文化的问题,秦以吏、法、郡县治东方,结果激起东方社会反抗,其间包含着区域文化的差异与冲突。由此,刘邦建立汉家帝业,一方面“承秦”,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允许或默许东方王国不用汉法,从俗而制。在东方政策问题上,秦始皇想快速实现文化统一、刘邦则容忍不同区域文化存在,结果都不成功。这个时候,第三种方案登台了,这就是儒家学者提出的“德教”。因此,有学者认为“政治上结束战国是秦代,而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在汉代。”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简述西汉“在文化上结束战国”的历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古埃及人供养的大批祭司每日在神庙里为神祇举行三次献祭仪式,每年大约举办60场节日。节日是一种仪式或仪式集合,仪式展现的是神赋予法老永恒王权、确保法老健康长寿、保障埃及国泰民安。这表明古埃及(     
A.实行开明宽容的宗教政策B.民众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C.宗教与世俗王权紧密结合D.区域之间文化交流互鉴
4 . 春秋之前,史官负责对文字材料的归档及档案利用,具有封闭性。春秋晚期以后,封闭的史官制度开始动摇,士阶层迅速崛起,这些饱学之士利用档案典籍编写教材、著书立说、建立私学,使档案典籍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材料所述变化(     
A.重塑了社会的主流价值观B.有利于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C.铲除了周王朝统治的根基D.形成了尊崇儒学的社会氛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魏晋南北朝以来政权更迭频繁,官学兴废无常。世家大族的一切学术文化都是以家族为中心来展开,对于经学的研习与传承就体现在家族的家风和家学之内。这一现象(       
A.确保了世家大族的持续兴旺B.有利于分裂局面的结束
C.客观上有利于中华文明延续D.促进了各地的民族交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首次东巡。期间的主要活动包括泰山封禅、巡狩六国、遍祭山川,他还特意行经彭城,希望找到传说中失落在泗水中的周鼎。其主要目的是(     
A.构建秦王朝的合法性B.重塑皇权的至高无上
C.消弭东方六国的反抗D.巩固中央的统辖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18年底,威尔逊提出“民族自决”原则。在该原则之下,波兰复国,波罗的海国家朝独立迈进,捷克与斯洛伐克也拼在一起,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形成联盟。由此可见,“民族自决”原则(     
A.完善了国际协商制度B.保证了弱小民族权益
C.重构了欧洲政治秩序D.强化了美国主导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世纪初期,赫尔曼、威廉·冯·洪堡、雅恩等德意志学者纷纷表达出对民族统一的强烈渴望,他们提出,虽然国土被占领,人民受到压迫,但德意志民族依然是德意志民族,为了实现民族的统一就必须坚信德意志是唯一的祖国,这些主张(     
A.是路德宗教改革的必然结果B.表达了制度变革的强烈愿望
C.深受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影响D.缘于德意志统一市场的形成
9 . 下图所示三个区域(阴影部分)均系沟通两大洋的“海上生命线”咽喉所在地。从历史文化角度看,这三个区域的共性在于(       

A.拥有产生过本土象形文字的古代文明B.留下过航海家哥伦布的行迹
C.殖民主义的影响导致多元文化的并存D.拉丁语在当地的影响力有限
10 . 下表呈现了蔡元培的主要事迹。这说明他(     
时间活动
1892年经殿试中进士,被点为翰林院庶吉士
1904年组织建立光复会
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
1916年担任北京大学校长
A.用民主科学改造封建思想B.革命活动受阶级立场制约
C.以教育救国作为毕生追求D.报国方式受国内时势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