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19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料出处
史料(一)赋役之法:每丁岁入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纯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输绫、绢、纯者,兼调绵三两;输布者,麻三斤[后晋]刘昀《旧唐书》
史料(二)三品已上,大科绸绫及罗,其色紫,饰用玉。五品已上,小科绸绫及罗,其色朱,饰用金。六品已上,服丝布,杂小绫,交梭,双绸,其色黄……流外及庶人服绸、纯、布

材料二   到了明中叶,除江南之外,全国仅有山西潞安、四川成都等少数城市以及华北个别地区还保留着一些规模有限的丝织业。但它们在全国丝织品市场中的地位远不及江南。四川民间衣服所用丝织品尚多取之于江南,位于川西金沙江林区的建昌卫,因有大量木材输往江南,故“虽僻远万里,然苏杭新织种种文绮,吴中贵介未披而彼处先得”。时人张翰说:“虽秦晋燕周大贾,不远数千里而求罗绮缯币者,必走浙之东也。”

——摘编自李伯重《明清江南生丝与丝织品的国内外市场及其变化》

(1)指出材料一的两则史料在探究唐代丝织品用途方面的史料价值,并做出合理解释。
(2)指出材料二中明代丝织品国内市场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2 . 由乡绅看科举

如果说近代中国确实存在所谓“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话,科举制的革废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体制变动之一、影响了全社会的多个层次。

某校高二学生小王想要以近代中国科举制的变迁作为主题撰写一篇论文,经过广泛的阅读与搜集,她发现了晚清举人刘大鹏和他的《退想斋日记》。

材料一   山西太原县清代举人刘大鹏身处既不十分“开通”,又不十分闭塞的内地,是一位基本以耕读为业的儒生型乡绅(这里的绅是与官相对应而言)。从1890年到1942年,刘氏所著《退想斋日记》凡51年,现存41年。

——罗志田《科举制的废除与四民社会的解体:一个内地乡绅眼中的近代社会变迁》

材料二   刘大鹏将进京赶考视作他一生的高峰:仅仅是进京赶考的经历就足以将他锻造为一名国家精英。……进入考场时更让人激动,最高级别的官员在考场门口集合、检验考生。至少在此,刘大鹏一生的奋斗和努力被公开地认可和赞誉。……那年,280位山西举子只有10个人通过,刘大鹏并不名列其中。

——【英】沈艾娣《梦醒子: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

(1)根据材料二、可以判断刘大鹏参加的考试环节为(单选)(     
A.乡试B.会试C.殿试D.武举
(2)结合两则材料和所学知识,为何刘大鹏“将进京赶考视作他一生的高峰”?

材料三   国家取士以通洋务、晓西学者为超特之科,而孔孟之学不闻郑重焉。凡有通洋务、晓西学之人,即破格擢用,天下之士莫不舍孔孟,而向洋学,士风日下,伊于胡底耶?

——刘大鹏《退想斋日记》光绪××年九月初五(1901年10月16日)

(3)在材料三中,刘大鹏分析了自己科考失败的原因。关于该原因的历史背景,以下表述恰当的是(单选)(     
A.中体西用思想占据主导地位B.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
C.清末新政颁布新学制的结果D.西学传入冲击中国传统文化

材料四   科举夙为外人诟病,学堂最为新政大端,一旦毅然决然舍其旧而新是谋,则风声所树,观听一倾,群且刮目相看,推诚相与。而中国士子之留学外洋者,亦知进身之路,……不为邪说浮言所惑,显收有用之才俊,……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且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

——袁世凯等:《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光绪三十一年)

材料五   下诏停止科考,士心散涣。……日来凡出门,见人皆言科考停止,大不便于天下,而学堂成效未有验,则世道人心不知迁流何所,再阅数年又将变得何如,有可忧可惧之端。

——刘大鹏《退想斋日记》光绪三十一年九月十七日、十九日

(4)按照公元纪年法,光绪三十一年是哪一年?(单选)(     
A.1904B.1905C.1906D.1907
(5)材料四和材料五对于废除科举制的观点有何不同?为何会产生不同?
(6)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认识刘大鹏日记的史料价值?
2024-05-23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 上海市进才中学、曹杨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左传》亦多引《诗经》为据。汉武帝时期,《诗经》成为儒家“五经”之一。这表明(       
A.文化经典得以传承弘扬B.《诗经》具有较高史料价值
C.先秦诸子思想兼容并蓄D.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实现转型
2024-04-08更新 | 301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南安市侨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历史试题
4 . “失期当斩”还是不当斩?

材料一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材料二   御中發徵,乏弗行,赀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谇;六日到旬,赀一盾;过旬,赀一甲。其得(也),及诣。水雨,除兴。

(注:御中發徵,乏弗行:朝廷征发徭役,如耽搁不加征发;谇:斥责;赀:罚;一甲:1344钱;一盾:384钱;除兴:免除征发)

——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竹简《秦律十八种·徭律》

材料三   里耶秦简中有一组十二枚保存非常完整的简牍,记录了十二名阳陵男子被遣往洞庭郡迁陵县充当戍卒,因欠债被阳陵县司空腾依照公文程序发文催讨欠款。这里的里耶秦简出现“赀罚赎名单”,从内容记载来看,这是一种因小罪赎罪的方式,从轮番戍守者到司空(主管工程),都是其惩罚的对象。里耶秦简编号92352的简文记录了一位叫居臺的人,从酉阳牵马送到迁陵,给县令,天雨路滑,半路上马掉下山谷摔死,然后逐级上报的事情。

(注:2002年,湖南省龙山县里耶古城遗址的古井出土了3万余枚秦代简牍。里耶秦简的时间由秦始皇(含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到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基本横跨了整个秦王朝。这批秦简虽然是秦朝洞庭郡下辖的迁陵县档案,但丰富的史料价值足以从各角度去填补传统史料的空缺,在研究秦代地方管理制度、社会风貌方面更是提供了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学界认为它是继秦始皇兵马俑之后秦代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

——整理自里耶秦简博物馆展出的相关资料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其深层次原因又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三来推断,你认为陈胜、吴广等人误期应该是什么结果?请说明理由。
2024-06-06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丰城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5 . 北宋白银不是主要流通货币,但1610年容与堂刊行的百回本《水浒传》中多次出现使用白银的情节,如林冲和洪教头比武,柴进拿出一锭25两的银子,作为胜者的奖励;戴宗请萧让写碑文,承诺给50两银子;史进给师傅王进100两银子,作为谢师费;等等。这种反差(     
A.说明《水浒传》脱离社会现实B.折射出明朝白银流通已经普遍
C.证实小说不具备任何史料价值D.加重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是一位同学在学习《全球航路的开辟》时搜集的部分材料,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材料内容描述材料出处


仰祈二位陛下尽早圣断,将彼等变成基督徒。臣认为,一旦发轫,毋须多久,大批居民即会信奉吾人之天主教,二位陛下即能取得大片领土和财产,这里所有人皆会成为西班牙臣民。哥伦布著,孙家堃译《航海日记》
“城乡间、地区间、国家间、贸易区间、东西方间的商品流通、交换、物资交流都比较广泛频繁,而且品种多、数量大、价值高。”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15—17世纪)》
随着蒙古帝国的崩溃,中亚的局面变得非常混乱,1340年以后,北部的商路实际上已堵塞,此后,大部分产品汇集到那时以前受控于穆斯林商人的南部的海路,顺海路运往各地……尽管有蒙古帝国衰落和奥斯曼帝国兴起的诸多干扰,但十分重要的香料贸易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斯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A.①揭示了哥伦布进行大航海冒险的主要社会根源,可直接作为历史根据
B.①是一手史料,②③是二手史料,一手史料的可信度一定高于二手史料
C.③是西方学者观点,带有西方中心论的偏见,无法准确还原历史的真相
D.①②③便于我们运用多重证据互证,多角度考证新航路开辟的相关原因
2024-04-09更新 | 246次组卷 | 25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是一战结束后,英国陆军部寄给张全杭的一枚“战争勋章”。勋章为铜质,直径3.6厘米,通长15.6厘米,正反面有不同图案,正面为英国国王乔治五世的头像;背面图像为一名手持短剑的骑马士兵,上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马蹄下有骷髅等图案,这些数字和图案表示一战的时长以及战场上的人员伤亡。

材料二   20世纪20年代的欧美各国,和平主义成为一种社会潮流。尽管苏联仍然是帝国主义包围下的一个“孤岛”,但到1925年已有22个国家与苏联建立了外交关系,实际上形成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的局面。英、法、美等战胜国通过与战败国签订和约的方法,建立了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集体安全体系。然而,面对日本发动的“九一八”事变,签订《非战公约》的西方大国既不制裁日本,也不援助中国,国联标榜的集体安全已经有名无实。随着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侵略扩张的加剧,被侵略国抵抗侵略的斗争日益高涨。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欧美的和平运动却发展成更为普遍的反战、厌战、恐战的思潮,不惜任何代价追求和平,甚至可以牺牲小国的主权利益,最终反而事与愿违。

——摘编自徐蓝《战争与和平——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研究》

(1)指出材料一中“战争勋章”和“信封”的史料类型,并说明其历史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欧美和平运动的表现。
2024-05-20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泰雅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的迁移,进一步密切了世界各地联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黑奴吁天录》是美国斯托夫人所写的小说,讲述了黑人奴隶汤姆最初的主人因欠下债务,便将他以及女黑奴伊丽莎的儿子出卖抵债。伊丽莎携子出逃,最终辗转至加拿大;汤姆后来多次被卖,最后因拒绝说出逃亡女奴的下落,被奴隶主鞭打致死。

材料二:赴美铁路华工林立恒(前排左二)与工友的合影

材料三: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

时间

1500~1850年

1850~1945年

1945~2000年

主要移出地

欧洲、非洲

欧洲、亚洲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主要移入地

美洲

美洲

西欧、北美洲、大洋洲

人口迁移数量

至1850年,黑奴约为1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

1846~1924年欧洲移出4800万,1834~1941年亚洲移出1200~3700万

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1974年为947.5万,1985~1990年年增长率为2.59%

——据邬沧萍《世界人口》等编制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两则材料的史料价值,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相关历史进行合理推断。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表中三个时期的人口迁移状况做出合理解释。
2024-04-02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南雅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材料内容出处
“广州凡矶围堤岸皆种荔枝、龙眼,或有弃稻田以种者。”清代笔记:屈大均《广东新语》
“(泉州)为稻利薄,蔗利厚,往往有改稻田种蔗者。”明代笔记:陈懋仁《泉南杂志》
“松江镇肆中收布之所,曰‘花布纱庄’。民间布成持以易花(棉花),或以棉纱易花(棉花),辗转相乘,储余易御寒具,兼佐米盐。”清代地方志:蔡自申《金泽小志》
“盛泽镇居民以绸绫为业。”清代笔记:沈云《盛湖杂录》
“石门镇辄募旁邑民为佣”“一夕作,佣值二铢而赢”清代地方志:张霖《石门县志》
(1)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市场经济因素”,分别运用上述材料对此观点予以说明。
(2)研究历史的材料来源要客观可靠,指出表格内材料的史料价值及局限。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测(四)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丞相绾奏:“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奏可。

二年冬十月,御史大夫赵绾坐请毋奏事太皇太后,及郎中令王臧皆下狱,自杀。丞相婴、太尉妢免。

五年春,罢三铢钱,行半两钱。置五经博士。

(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冬,初算商车(车船使用税)。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匈奴入上谷、渔阳,杀略吏民千余人。遣将军卫青、李息出云中,至高阙,遂西至符离……收河南地,置朔方、五原郡。

——摘编自班固《汉书·武帝纪》

材料二   (公元前89年)癸巳,禅石闾(在石闾山祭祀地神),见群臣,上(汉武帝)乃言曰:“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靡费天下者,悉罢之。”

臣光(司马光)曰:“孝武(汉武帝)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受忠直之言,恶人欺蔽,好贤不倦,诛赏严明,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

——摘编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1)结合材料一中的具体信息,说明其对研究汉代国家治理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运用史料评价历史人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