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060 道试题
1 . 下列是某学生所做的读书摘录,据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646年,日本大化改新,实行租庸调制。
◆ 10世纪,高丽王朝在中央设三省六部。
◆ 11世纪,越南引进科举制度。
A.亚非国家间的友好往来B.东西方文明间相互交融
C.中华文明影响周边国家D.亚洲各国经济联系加强
2024-05-20更新 | 357次组卷 | 38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冲刺(二)历史试题
2 . 陈桥兵变时,后周武臣韩通因组织抵抗被杀。北宋初年,宋太祖给予其充分的褒扬,且“以礼葬之,嘉其临难不苟也”。宋太祖此举旨在(     
A.推行崇文抑武方针B.重建君臣伦理纲常
C.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D.推动理学思想广泛传播
2024-05-16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庸,有户则有调。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无复常准。赋敛之司各随意征科,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民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至是,炎建议作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

——摘自《资治通鉴》卷226

材料二   某一制度之创立,绝不是凭空忽然地创立,它必有渊源。早在此项制度创立之先,已有此项制度的前身,渐渐地在创立。某一制度之消失,也绝不是无端忽然地消失了,它必有流变,早在此项制度消失之前,已有此项制度之后影,渐渐地在变质。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唐朝赋税制度改革的史实,分析说明钱穆的观点。
2024-05-02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文化认同”

史料出处
周王战胜商王后,为稳定政局,曾大封亲戚,在夷人地区(今山东)建立鲁、齐等国,以资镇守,并封建传说中的华夏古国夏人后裔于杞(邻近河南),其后杞移徙到山东境内。《礼记》
春秋初期(公元前八世纪末)以来,长期与鲁国联姻的杞国,因行礼不敬,而常与鲁国发生磨擦。春秋中期,鲁国甚至因杞国行夷人之俗,不愿视杞为政治同盟。《春秋》
春秋晚期(公元前六世纪下半),华夏盟主晋国(今山西)国君要求列国派人协助修葺母家杞国的城墙,但遭列国以杞是夏人后裔却行夷礼为由,反唇相讥。《左传》
根据材料,指出杞国和各诸侯国关系的变化,并做出合理解释。
2024-05-02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希腊化时代的文化

从公元前323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去世到公元前30年罗马征服托勒密王朝为止,这一时期的地中海东部地区深受希腊文明的影响,该时期被称为“希腊化时代”。希腊化时代的文化对后来罗马文化乃至近代欧洲文化都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希腊化时代的文化虽然在许多方面受之于古典希腊文化的影响,有的甚至是古典希腊文化的原样移植,但因历史遗留的社会、经济、政治土壤的不同,它就必然要在与这片土壤相适应中发生变异,也必然要与生长在这片土壤上的原有文化相汇合,彼此吸收交融,形成具有这个时代特色的文化。

——摘编自吴于廑《古代的希腊与罗马》

结合相关史实,以“交融与发展——希腊化时代的文化”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5-02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关山密雪图》是北宋画家许道宁创作的传世名画:画中雪山巍峨、树木茂密,山腰之中,有几间屋舍,小屋旁边溪水流淌,水磨欢转,使寂寥静谧的雪山增添了生气,使得画面更加的传神与生动。这一名画(     
A.开创了古代山水画的先河B.气势磅礴彰显盛世风采
C.体现了绘画的商品性倾向D.对景造意注重笔墨情趣
2024-05-02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北宋末年有诗云:“泉州人稠山谷瘠,虽欲就耕无地辟,州南有海浩无穷,每岁造舟通异域。”作为史料,该诗可以佐证泉州(     
A.海外贸易的繁盛B.积极鼓励海外移民
C.手工业技术领先世界D.渔业捕捞技术的提高
2024-05-0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东京梦华录》记载了北宋都城汴京的一景:“其卖麦面,每秤作一布袋,谓之“一宛”,或三五秤作一宛,用太平车或驴马驼之,从城外守门入城货卖,至天明不绝。更有御街州桥至南内(大内南面,即皇宫南面)前,趁朝卖药及饮食者,吟叫百端(多种、多样)。”由此可知(     
A.官营手工业得到发展B.经济重心南移已完成
C.市民阶层社会地位提高D.宽松环境促进商业繁荣
2024-05-02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欧阳修《归田录》记载:“国朝自下湖南,始置诸州通判,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尝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监郡,朝廷使我监汝。’举动为其所制。”据此可知,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武人干政B.提高行政效率C.削弱州府权力D.提升军事能力
2024-05-02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一部古代地理书描述某项大型公共工程:“西通河洛,南连江淮”,而中国东南地区“连漕商旅,往来不绝”。该公共工程是(     
A.秦朝的驰道B.隋朝的运河C.唐朝的驿道D.明清的商埠
2024-05-02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