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新型学习方法。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完历史《必修2》后,对“市场”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进行了一次探究活动。下面是他们收集到的一些资料,请你和他们一道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城市”是由“城”与“市”这两个事物、两个功能要素结合为一的产物。《说文》中载:“城,以盛民地”。“市,买卖之所也。”中国农业时代的城市以政治行政管理功能为主,“城”的分量不仅大于“市”的分量,而且“市”的部分明显从属于“城”的部分。这些传统城市都是以绝对权力为基础,通过强制性贡赋等形式来维持城市运行。

——摘编自唐茂华《东西方城市化进程差异性比较及借鉴》

材料二

条约内容
《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2100万银元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协定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中国传统城市中“城”与“市”的关系。请以唐宋时期的史实说明农业时代的“城”与“市”关系的演变。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市场的影响
2021-12-25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红桥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某班级组织“罗马凭什么永恒?”的研究性学习,从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罗马法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B.罗马建成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C.罗马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D.罗马法中蕴涵的法制原则对后世影响深远
3 . 下图是某同学在进行中国古代史研究性学习时搜集的部分资料,这些资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尚书》)
夫民,神之主也。(《左传》)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贞观政要》)
天下为主,君为客。(《明夷待访录》)
A.民本思想B.民主观念C.家国情怀D.天人关系
4 . 有同学收集了--些研究性学习素材,其中涉及“张謇”“短暂的春天”“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军管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内容。他探究的主题应是
A.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B.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发展历程
C.近代中国反侵略的潮流
D.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5 . 在研究性学习中,某同学搜集了下面的《学制系统图》,该学制图所属的朝代应是(   )
A.春秋战国时期B.秦朝时期
C.西汉时期D.明朝时期
2016-07-19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贵州凯里一中高二下期中文综历史卷
6 . 在高中学习阶段,历史老师指导同学们结合课本知识,以“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为主题,开展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
小雯同学首先结合课题,从学校图书馆和网上收集到了两组相关图片。
材料一 如图

小华同学对陆路交通工具的变迁情有独钟,也将收集到的图片和文字材料与大家共享。
材料二   如图

材料三  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中国的现代化的进程。                                                          
——周积明《最初的纪元》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两组图片反映了社会生活变迁的哪两个方面?
(2)在材料一中,小雯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采用了什么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你对此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3)观察材料二,与传统交通工具相比,近代新式交通工具有什么进步之处?
(4)根据材料三,归纳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2013-01-04更新 | 4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贵州省盘县二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