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历史兴趣小组以16世纪的中国进入共时性发展时期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研究过程中搜集了以下材料。

材料一   从16世纪开始,人类历史发展的轨迹出现的显著变化是,从各个文明的独自发展演变到全球步调一致的共振期,即“共时性发展”时期。

——摘编自[法]费尔南·布罗代尔《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材料二   自正德以来太仓银库的收入总数,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正德初年149万两,嘉靖十一年(1532年)243万两,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295.7116 万两,万历五年(1577年)435.94万两。万历之前,江南实行的“征一法”,江西的“鼠尾册”,东南出现的“十段锦 法”,浙江、广东出现的“均平银”,福建出现的“纲银法”,都具有徭役折银句田亩转移的内容。张居正在万历六年(1578年)下令清丈全国土地。请查溢额脱漏,国家掌握的田亩数 达7013976顷,此弘治时征税田额增多了300万顷。在这个基础上,于万历九年(1581年)采用一条鞭法,作为全国通行的制度。

——摘编自郭建龙《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等

(1)从共时性发展的视角分析说明一条鞭法实施的原因。
(2)若进一步探究16世纪的中国进入共时性发展时期,你认为还需要搜集哪些方面的材料,请举例说明,并说明理由。
2024-04-27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百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A卷
2 . 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亚历山大远征、佛教传入中国、丝绸之路等素材。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A.文明的冲突与交融B.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C.帝国的扩张与崛起D.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3 . 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搜集到“三国鼎立”“南北朝并存”“人口南迁”“孝文帝改革”等资料,这些资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2019-12-03更新 | 837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某班同学围绕一个主题开展了历史研究性学习,根据他们搜集到的部分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资料一   中国香港发行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邮票


资料二   16~18世纪的中外科技成就简表

中国主要成就欧洲主要成就
李时珍著《本草纲目》,是对我国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哥白尼著《天体运行论》,提出“太阳中心说”。
徐光启著《农政全书》,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农业百科全书。哈维著《血液循环论》,系统地、完整地、科学地研究血液和心脏运动。
宋应星著《天工开物》,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牛顿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力学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从而使经典力学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资料三   关于科技的认识电力能源的开发,电机工程的发展,使得独立的电力工业部门日渐成为近代工业体系中的重要部门之一。同时,以电机制造、家用电器为主体的电器行业迅速崛起,成为新兴的产业部门。电在日常及家庭生活中的用途更是十分广泛。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酸雨是由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与云中的水蒸气混合而成的,它正严重地损害着北欧、加拿大东部和美国东北部的森林、湖泊和耕地。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爱因斯坦心里十分清楚,科学是人的理智的产物,科学本身是合理性的。它创造手段,而不创造目的。它适合于人利用这些手段达到合理的目的。当它被滥用时,科学的工具就变得像小孩手中的剃刀一样危险。

——摘自李醒民《论科学家的科学良心——爱因斯坦的启示》


(1)根据资料一,任选其中一项科技发明做简要介绍。
(2)根据资料二,从中提取一项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简要说明。
(3)根据资料三,谈谈你对科技发展的认识。
(4)请你为这次历史研究性学习拟定一个主题。
2020-11-29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汾阳中学、孝义中学、文水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评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某同学在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时,在“参考文献”中列出了以下几篇文章(书籍),据此判断,该研究论文的题目应该是
①《地理与文明之间的关系》   ②《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希腊文化》
③《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与古希腊文明》   ④《希腊城邦制度与民主政治》
A.有利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古希腊的政治文明
B.古希腊城邦制孕育了平等互利的观念
C.希腊政治文明与近代文明之间的关系
D.古希腊民主政治文明产生的条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的素材主要有:“从工场到工厂”、“火烧圆明园”、“洋务运动”、“逐渐缩小的世界”等。其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晚清政府的自救B.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C.工厂制度成为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D.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
2019-01-30更新 | 303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西太原外国语学校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7 . 下面是在研究性学习中一位同学搜集资料做的一张表。对表中“大臣”的职能反映出的时代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1.发折奏事处将官员奏折下发大臣7.开面谕旨以年月日为序抄录备案
2.接折章京将奏折送大臣阅8.交折将原奏折交内奏事处
3.见面大臣将奏折送皇帝处请旨9.月折将奏折复本每月一编
4.述旨将皇帝旨意拟成谕旨再交皇帝御览10.随手将谕旨、奏折重点二季一编
5.过朱皇帝朱笔改定奏折11.封柜将月折、随手档收柜题封
6.交发将谕旨下发有关衙门实施

A.宰相分工明确,行政效率提高B.政府机构臃肿,国家积贫积弱
C.专制皇权强化,阻碍社会发展D.档案管理周密,文化日渐繁荣
2019-01-30更新 | 742次组卷 | 24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县第一中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某同学在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时,在“参考文献”中列了以下四篇文章(书籍):①《地理与文明之间的关系》、②《希腊城邦制度与民主政治》、③《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与古希腊文明》、④《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希腊文化》。据此判断,该研究论文的题目应该是
A.古希腊城邦制孕育了平等互利的观念
B.农耕文明孕育了古希腊的政治文明
C.古希腊民主政治文明产生的条件
D.希腊政治文明与近代文明之间的关系
2019-01-21更新 | 97次组卷 | 71卷引用:2010年山西省汾阳中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