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1 . 1912年4月,《共和国教科书》出版,明确“注重国体政体及一切政法常识,以普及参政之能力”等内容。1917年1月,《共和国教科书·公民须知》出版,其内容有“总说(公民、公民之资格)、公民之权利、公民之义务、地方自治、国家之组织”等。《共和国教科书》的出版(     
A.意在抵制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行为B.推动了民主共和政体不断发展完善
C.有助于促进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D.开启了中国学校教育的近代化历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尽管汉王朝在制度上主要继承秦朝,但汉代流行的歌舞,皆系楚歌、楚舞,汉赋也是在楚辞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西汉诸帝中,尤以汉武帝最爱楚辞,他不但招揽了许多辞赋高手侍奉左右,而且还重用了一批善楚辞之大臣,当时王公贵族皆好辞作赋,文人学士都研习和评论楚辞。这体现了(     
A.区域文化的碰撞交流B.中原文化的包容和精深
C.民族交融的不断加强D.朝廷重视传承民族文化
3 . 秦统一后,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圣相是百官之长,行政中枢所在,上承皇帝,下统百官;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是副圣相,掌管图籍、文书,监察百官。三公九卿共同组成中央政府的核心,国家重大事务由公卿进行廷议,最后由皇帝裁断。据此可知,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建立(       
A.使皇权受到了一定制约B.说明执政大臣由世袭产生
C.加强了中央官员的权力D.有利于提高国家管理效能
4 .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正月,康熙皇帝谕令:“西藏事务不便令拉藏汗独理,应遣官一员前往西藏协同拉藏办理事务。”雍正五年(1727年)正月,“著令内阁学士僧格、副都统马喇差往达赖喇嘛处”。这些措施(     
A.标志着驻藏大臣制度趋于完善
B.完善了边疆地区的基层治理体系
C.旨在推动西南地区的全面发展
D.强化了清政府对西藏地区的控制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前中期(1368——1550年)的这段时间里,中国社会经济饱受货币匮乏的困扰,这不仅导致社会长期的低物价和低工资,并使国家财政以实物租税为主。随着美洲和日本白银的不断输入,中国经济有了白银这一能被不同地区的商品交易者共同接受的交换媒介,国内长途贸易的规模和贸易种类不断增加。在海外白银输入刺激下的国内市场得到持续发展,并没有因为明清政权交替而中断。1684年,清政府收复台湾之后,解除海禁,鼓励民间商人出海贸易。海外白银通过对外贸易大量涌入中国,促进了国内跨地域的长途贸易经济增长,劳动力、土地和资本等生产要素在市场上的流动性也随之增强。

——摘编自和文凯《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大分流视野下的中国明清经济史研究》


根据上述材料,围绕“白银与明清经济发展”提出一个观点,并运用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持论有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852年,美国作家斯托夫人以身处奴隶制枷锁下的黑人的悲惨生活为背景创作了《汤姆叔叔的小屋》;1853年由乔治·艾肯将其改编为戏剧。该剧在纽约上演时,演员大声宣告;“我宁愿要破衣裳、烂房子,也不要属于他人的最好的东西。”此类作品的出现(     
A.展示出深刻的时代烙印B.体现了废奴主张的趋同
C.取决于受众的审美倾向D.得益于国内战争的结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明末,欧洲数学传入中国后,明清士人将其用作研究传统数学文本的工具。明末徐光启基于欧洲几何学,对勾股术进行了最早的反思。清初数学家梅文鼎借助西学研究了中国传统数学典籍《周髀算经》。这一现象反映出(       
A.西学东渐促进了文明近代转型
B.西学传播促进了传统文化发展
C.东西方科技发展差距日益拉大
D.传统数学借助西学焕发了生机
8 . 朱元璋十分重视立法,《大明律》在对待谋反、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等“十恶”的刑罚上,比以前更严厉而且残酷。此外,《大明律》还增设“奸党”一条:凡违规用人必遭严惩。《大明律》的这些规定(     
A.确立了轻罪重罚的法治原则B.铲除了宦官专权的政治基础
C.完善了中国古代的法律体系D.强化了君权至上的专制权威
9 . 如表为北宋中期江南部分地区平均人口密度简表。据表可知,当时(     
地区主要地形平均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苏州、湖州、常州、秀州平原104
温州、台州丘陵55
歙州、睦州山区30
A.国家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B.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松弛
C.边疆地区得到进一步开发D.江南平原地区得到开发
2023-11-20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如表所示是西汉文景时期有关社会经济发展的诏书和大臣上疏的部分内容。这些诏、疏能够说明,当时(     
来源内容
公元前180年文帝“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
公元前179年贾谊“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
公元前179年文帝“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
公元前147年景帝“哀,天下之本也。……间岁或不登,意为末者众”
公元前142年景帝“今岁或不登,民食颇寡,其咎安在”
A.社会经济高度繁荣B.农业生产受到重视
C.饥荒现象较为普遍D.商人群体发展壮大
2023-11-20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