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87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先驱弗朗西斯科·德·米兰达认为民权、主权这些权利应该是自上而下的,是由贵族政权所赋予的。他否定卢梭的“公共意志”,摒弃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理念,将自己视为人民主权的化身。米兰达意在(       
A.强化民族国家意识B.构建民主共和框架下政体
C.消弭民众反抗情绪D.对启蒙思想的本土化改造
2 . 据统计,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中,哈格里夫斯是纺织工,怀特是木匠,克隆普敦是纺织工人,瓦特是修理工;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诺贝尔是化学家,西门子是物理学家,爱迪生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和化学奖的提名。这一变化说明(     
A.发明者的出身决定研究成果B.科技创新不再需要生产经验
C.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程度加深D.科学理论比生产经验更重要
2024-06-11更新 | 283次组卷 | 126卷引用: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科)试题
3 . 专题片《古蜀记·三星夺目》解说:仔细研究三星堆的出土文物,我们便不难发现一个现象,玉琮和良渚文化出土玉琮十分相似,陶岙、玉璋、铜牌饰深受二里头夏文化的影响,铜罍、铜尊等青铜器,又深受商文化的影响,在湖北石家河文化出土的文物玉人头像造型,外观神态与三星堆青铜人像十分接近。这说明(     
A.青铜器文明开始于古蜀B.早期国家注重祭祀仪式
C.古代蜀地文明特色鲜明D.区域之间文明交流广泛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唐朝陆羽所著《茶经》系统地总结了唐朝以及唐以前茶叶生产、饮用的经验,提出了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从茶道思想上看,理学思想的兴盛使得儒家的内省观念进一步渗透到茗事之中。一些文化人非常重视茶的精神享受和道德规范,讲究饮茶用具、饮茶用水和煮茶艺术,并与儒、道、佛哲学思想交融,而逐渐使人们进入他们的精神领域。北宋的开封社会安定,市民富庶,文化昌盛,为中国茶文化的传承升华提供了文化元素和物质条件。在这一时期,中国的茶文化发展到了相当水平的高度。

——摘编自王惠《惠言识礼》

材料二   在古丝绸之路上,茶是其重要商贸物资之一。因此,丝绸之路又被称为“丝茶之路”。甚至有学者认为茶叶是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对人类的第五个贡献。就茶文化而言,位于亚洲东部的日本和朝鲜早在唐朝就开始向中国学习,至宋时日本和朝鲜国内已开始有饮茶之习。此外,南亚、东南亚诸国由于商贸来往和华侨的不断迁入,也有一定的饮茶需求。宋朝的饮茶文化影响到日本等茶道的形成。20世纪时,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等国纷纷从中国引进茶种,聘请中国茶工指导生产与种植,其本民族语言中的“茶”字也源于对汉语茶字的音译。

——摘编自《宋代茶文化的对外传播及其意义》

材料三   蒙古帝国时期,成吉思汗让商人自由经商,“为地方行旅谋安,于诸大道中置卫士”,配给驿站一定数量的人和兽,以及食物、饮料等必需品,窝阔台通过征服战争,打通了东北亚到中亚的丝绸之路……“原来金山一带‘深谷长坂,车不可行’……窝阔台率军西行时‘始辟其路’”。1251年蒙哥设置别失八里行省,执掌西域的军政事务。

——摘编自孙秀君《论蒙古帝国时期蒙古人对陆上丝绸之路的贡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宋朝茶文化“传承升华”的“文化元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的特点及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蒙古帝国时期为维护丝绸之路的畅通采取的措施,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中指出,在冷战结束之后,文明的冲突将取代意识形态与经济利益的冲突而左右全球政治。……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就文化本身的发展而言,这种文化的冲突不仅是暂时的,而且往往是文化相互融合的前奏,甚至就是融合的开始。文化冲突的结果,或相互吸收或融化或替代对方,随之会产生新的文化模式或类型。

——摘自百度文库《关于文化冲突的思考》

结合材料与所学的“中国古代和世界古代”相关知识,围绕“文明的冲突”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加以阐述。(要求:看法具体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
2024-05-14更新 | 86次组卷 | 4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世纪初,普鲁士政治改革家施泰因说:“我只有一个祖国,我全部身心地贡献给她,而不是贡献给其中的邦国。在这个历史的时刻,我完全不关心王朝的命运,我的期望是德意志将成长壮大和富强……”这表明(     
A.德意志统一大业迫在眉睫B.德意志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C.施泰因有强烈的民族意识D.结束了德意志的割据状态
2024-05-09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青铜峡市宁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851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发现的黄金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淘金热”,各类人蜂拥至澳洲。到1861年,开采出的黄金价值1.24亿镑,仅维多利亚的金产量就超过世界黄金总产量的1/3。这一现象(     
A.吸引了大量黑人奴隶前往实现发财梦
B.有利于社会转型时期欧洲的资本积累
C.说明世界市场首次实现跨洋资源整合
D.证明全球自由贸易网络正在迅速形成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明清之际,《崇祯历书》的编纂和应用,《几何原本》的引进,以及全国大地图的测绘等标志性成果,开启了天文学、数学和地图测绘学等学科向近代科学的转变,并开始了向经世致用思想方法的转变……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并不只是单向的西学东渐,与之相伴相随的还有一个中学西渐,葡萄牙在租借澳门后,中国产品如丝绸、陶瓷、茶叶等,更多地输往欧洲,一些传教士推介孔子思想的同时,将儒家经典如“四书”及《周易》《书经》《孝经》《诗经》《礼记》等翻译为西文出版,葡国传教士曾德昭的《大中华帝国志》,全面介绍了中国历史,地理和思想史等方面的情况。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中华文明史》等

根据材料,概括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特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
2024-05-05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德国媒体《上西里西亚流浪者》曾刊登题为一篇报道说:“周五一整天,在最危险的义和团成员聚集的天津东部上演了可怕的暴行。七点钟,他们纵火点燃了二十多座外国人的住房与仓库。……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我们需要一支比现在强大得多的欧洲军队来保护外国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该报道(     )
A.揭示了义和团运动的爆发原因B.反映了中国民众的愚昧落后
C.反映义和团成为清政府的工具D.掩盖了列强对华侵略的本质
2024-05-05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战国时期,出现了许多讨论“大一统”后治理天下的方案,如《禹贡》依据山川地形将“天下”划分为九州;《职方氏》依据战国时七国疆域将“天下”划分为九州,提出以天子为最高统治者、以王畿为政治中心的设想。这种划分方式与设想反映了当时(     
A.恢复西周礼制社会诉求B.分封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C.“天下一家”的文化认同D.中央集权政治已经形成
2024-04-30更新 | 57次组卷 | 2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