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42 道试题
1 . 中国瓷器

材料一   中国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就发明了原始瓷器。东汉时期,出现了青瓷,标志着中国制瓷技术的成熟。北齐出现的白瓷到唐代有了很大发展,逐渐形成了与青瓷并驾齐驱的局面。宋代瓷窑遍及南北各地,名窑迭出,品类繁多,突破了“南青北白”的局面。元代制瓷业中代表性器物就是青花瓷和釉里红瓷。明代彩瓷生产的突飞猛进,以青花、釉里红、青花五彩、斗彩最为著称。清代彩瓷不断创新,工艺上精益求精。康熙时的青花、五彩,雍正、乾隆时的粉彩、珐琅彩以及其他颜色釉的品种,都达到了我国彩瓷艺术的最高峰。

——摘编自王炜民主编《中华文明简史》

材料二   16世纪中国瓷器进入欧洲后,从葡萄牙国王到俄罗斯沙皇,欧洲各国的统治者们纷纷爱上了中国瓷器。中国瓷器经常作为各国国君们政治往来的礼物,也经常作为皇室的恩典赏赐给王公大臣。欧洲一些国家也纷纷建立瓷厂,竞相仿制中国瓷器,如英国的“弓”瓷厂,法国的胜科得工厂等。中国瓷器园林图案中的山水、花木、亭台、楼阁等装饰元素,给欧洲带来了全新的人和自然相融合的理念,引发了18世纪自然式园林景观在欧洲的出现,如英国皇家植物园丘园中的中国亭与南京塔等。

——摘编自李雨晨《“一带一路”视域下的中国瓷器外销及其文化影响力研究》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瓷器发展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简述中国瓷器在欧洲传播的影响。
2024-01-22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中国古代的社会救济

材料一   其明年,山东被水灾,民多饥乏,于是天子遣使者虚郡国仓廪以振贫民。犹不足,又募豪富人相贷假。尚不能相救,乃徙贫民于关以西,及充朔方以南新秦中,七十余万口,衣食皆仰给县官。

——(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准书》

材料二   凡水旱虫霜为灾,十分损四已上免租,损六已上免调,损七以上课役具免。

——(五代)刘昫《旧唐书食货志》

材料三   鳏寡孤独,王政所先,况吾同族得于耳闻目击者乎,则恤之。贫者恤之善言,富者恤之财谷,皆阴德也……引申触类,为义田、为义仓、为义学,为义冢。教养同族,使生死无失所,皆豪杰所当为者。

——(明)《休宁范氏族谱·谱祠·统宗祠规·宗族当睦》


阅读材料,简述中国古代社会救济的主要措施。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古代进行社会救济的意义。
2024-01-22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1956年,爱国卫生运动被纳入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随着运动的不断深入,鼠疫、疟疾、血吸虫病等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传染病基本上得到了防治。早晚刷牙、饭前便后洗手等习惯和观念普及到千家万户。爱国卫生运动(     
A.促进了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B.改善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布局
C.提出了“五讲四美三热爱”口号D.标志着现代医疗体系的建立
2024-01-22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下列抗日战争时期的史事,发生在如图中③的是(     
A.瓦窑堡会议B.一二九运动C.淞沪会战D.大生产运动
2024-01-2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思想传播

材料一   齐国都城临淄的稷下学宫,是战国诸子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身处其中的稷下先生们留下了《管子》,内容包括反映黄老之学的《宙合》、阴阳家学说的《五行》、兵家思想的《兵法》、儒家思想的《小称》、法家学说的《法禁》等篇。稷下先生们都有人数相当多的弟子,又都喜欢辩论,比如孟子人称“好辩”,邹衍人称“谈天衍”。在辩论中,各家思想相互诘难、相互影响。

——摘编自孙开泰《稷下学宫的百家争鸣与相互影响》

材料二   


(1)阅读材料一、概括战国时期稷下先生们传播思想的途径。
(2)从材料二的史料中任选两个,评析它们在近代中国思想传播中的作用。
2024-01-20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研究性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

材料一   


材料二

资料作者信息
①《世界和平纲领》(1918年提出)伍德罗·威尔逊,一战期间任美国总统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231931年出版)温斯顿·丘吉尔,一战期间曾任英国海军大臣、军需大臣等职
③《第一次世界大战史(19141918年)》(1975年出版)苏联科学院和苏联历史研究所编著,主编为苏联历史学家罗斯图诺夫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史》(1979年出版)萨那、孙成木等,萨那和孙成木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⑤《大战:19141918年的世界》(2020年出版)赫尔弗里德明克勒,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政治学教授


(1)阅读材料一、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为主题,从图示中提炼研究角度。
(2)阅读材料二、说明表中资料对于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作用。研究过程中,还可以补充哪些方面的资料?
2024-01-20更新 | 162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制定了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20211111日)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选两个实例,阐述邓小平理论的贡献。
2024-01-20更新 | 52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1882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俄文版序言中写道:“正是欧洲的移民使北美能够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开发其丰富的工业资源,以至于很快就会摧毁西欧特别是英国迄今为止的工业垄断地位。这两种情况反过来对美国本身也起着革命作用。”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欧洲移民深刻影响着美国历史发展
B.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C.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迅速
D.马克思主义成为美洲民主运动的思想武器
2024-01-20更新 | 190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如表是近代英国某工厂的部分规章制度。它反映出(     
第一条每天早晨机器开动十分钟后,工厂大门立即关闭,自该时起到早餐前,任何织工均不得入厂。在此时间内织工缺工者按其管理的织机数目每台罚款三便士。
第十一条任何在厂里的工人一经发现和别人说话、吹口哨或唱歌者,罚款六便士。
第十六条任何织工在上班时间一经发现离开工作岗位,罚款六便士。
①职业病严重危害工人健康   ②工厂制度有着严格的纪律要求
③工人的劳动条件相当恶劣   ④工业革命使人们时间意识增强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1-20更新 | 62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1534年,英国议会通过的《至尊法案》规定:“国王陛下,他的后嗣与继承者、这个王国的诸国王,应取得、接受和被称为……英格兰教会在尘世的唯一的最高首脑。”不久后,英国颁布的《叛逆法》规定,从1535年2月1日起,蓄意侵犯国王的尊严与称号、否认国王是英国教会的最高领袖、把国王看做教会分裂者或暴君的人均为叛逆罪,将处以极刑。这些法律文件(     
①有效地限制了国王的权力       ②客观上有利于民族国家形成
③确立了议会的权力中心地位   ④巩固了英国宗教改革的成果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1-20更新 | 185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