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6 道试题
1 .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1718世纪到19世纪下半叶,欧美各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先后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障碍,资本主义制度得以普遍确立。

(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A英国殖民统治B北美独立战争C1775D《权利法案》
E.君主立宪制F.1789G.民主共和制H.《1875年宪法》
I.《1787年宪法》J.拿破仑战争
(2)结合表格及所学,从过程来看,归纳英、法两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异同。
(3)到了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扩张,杰出历史人物发挥了重要作用。请将下列历史人物与其言论一一对应。(填写字母)
A.林肯   B.福泽谕吉   C.俾斯麦   D.亚历山大
①“与其坐等邻国开明而共兴亚洲,毋宁不与他们为伍,而与西洋文明共进退。”
②“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③“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
④“当代的重大问题并非通过演说和多数派决议就能解决的,而是要用铁与血来解决。”
2023-08-01更新 | 54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等级考试历史试题
2 . 食物的称谓。

材料一   汉代以前,中国史书中关于水果种类的记载极其稀少。但汉代之后,葡萄、西瓜、胡桃等等水果的记载开始不断增加。魏晋之后,带“胡”字的作物开始大量在中国流行,胡瓜、胡葱、胡蒜、胡萝卜、胡椒等等。

(1)分析中国古代农作物品种增加的原因。

材料二   明代之后,番茄、番薯、番石榴等食物开始在中国流行。而一批食物的名称也逐渐改变,胡蒜被称为大蒜,胡麻被改成芝麻,到清代,以“胡”字开头的食物名称已不多见。

(2)分析明代以来食物名称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   19世纪以来,新的食物名称不断出现。

中国

         

图1   咖啡                                          图2 色拉                    图3   咖喱

(3)概括19世纪以来,中国新事物命名的方法。

美国自2080年代以来,许多来自中国的食物名称发生了转变,饺子原本叫dumpling,逐渐改为jiaozi。中国产的乌龙茶,原本称为dark tea,逐渐改为oolong

(4)从美国食物命名的转变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5)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哪些因素影响了食物的称谓?
2023-08-01更新 | 81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等级性考试历史试题
3 . 王朝兴衰与文明演进
(1)结合所学,将下列歌词填入朝代歌(填写字母)。
夏后殷商西东周,________。西汉东汉魏蜀吴,西晋东晋兼五胡。
匈奴羯氏羌慕容,拓跋代北后称雄。宋齐梁陈是南朝,北魏齐周称北朝。
北周灭齐传於隋,隋又灭陈再统一。________,五代十国各称王。
契丹兴起在北方,建号为辽入汴梁。五代梁唐晋汉周,宋朝建国陈桥头。
女真建金先灭辽,________,南宋偏安在江南,灭金灭宋归一统。
________,实行统治九十年。明代共传十六君,满洲初起号后金。
后金国号改为清,入关称帝都北京。武汉三镇风云起,________
A贞观开元国力强
B.春秋战国秦皇收
C.蒙古兴起国号元
D.打破汴京北宋消
E.清帝退位民国立

   

(2)据所学知识,按照朝代先后顺序为上述区域图进行排序。(填涂字母)
地图________→地图________→地图________→地图________
(3)将下列地图所代表的朝代与其民族融合的史实相匹配。(填涂字母)
A修直道筑长城、南抚夷越、北击匈奴
B空前广阔的疆域、融合形成新的民族一回回
C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设西域都护府
D以法律形式落实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
地图A代表朝代(     )
地图B代表朝代(     )
地图C代表朝代(     )
地图D代表朝代(     )
2023-07-10更新 | 101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依据上述表格中的历史分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进入什么时期?请列举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
2023-07-05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封浜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分为九个等级,作为政府选用官吏的依据。中正:有名望的推荐官,由中央任命,人才的等级由他们评定。……九品中正制是针对察举制之下选举权流失的弊病而采取的选举改革。其具的就是要将选举权收回中央,便于皇帝控制,重新建立士人与朝廷官僚制的正常关系,以逐步削弱地方化的倾向。

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但由于魏晋时充当中正者般是二品,二品又有参预中正推举之权,而获得二品者儿乎全部是门阀世族,故门阀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九品中正制不仅成为维护和巩固门阀统治的重要工具,而且本身就是构成门阀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此,史学家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在曹操当时,采行九品中正制而有效于一时,但此后此制度墨守不变,毛病丛出,后来人便只怪九品中正制不好,其实这也有些冤枉。……九品中正制,本想替当时用人定出一客观标准,还是不失此项制度所应有的传统精神的。但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钱穆观点的理解。
2023-07-04更新 | 66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育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等级考)历史试题
6 . 地理空间是人类活动的舞台,曹小二同学在学习完古代世界的文明后,对它们产生了浓厚兴趣。他找到了一份《古代亚非欧区域文明》的地图,在图中用数字标注了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著名文明(文化)的地区。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试题。
(1)根据提示,选择相应的文明代号。

   

描述字母描述字母
①世界上最早成文法诞生地____③建造规模宏大的地上陵墓____
②古代世界民主政治试验场____④地跨欧亚非环地中海帝国____
(2)如果要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古代亚非欧区域文明的情况,以下材料中最可采信的证据是(单选)(     
A.史学家的研究论文专著B.考古发掘所得到的实物史料
C.影视作品中的精彩片段D.实地探访所得到的口述材料
(3)除古代亚非欧区域文明外,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也曾创造过灿烂的文化,它们是(双选)(     
A.玛雅B.印加C.大津巴布韦D.马里
(4)曹小二同学在学习完这一课后,做了如下梳理。请根据提示,完成内容
A.如图所示区域文明在地理环境上具有共同点,它是____。
B.如图所示区域文明都给后人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如哲学、数字等。
C.早期的古代文明在空间分布上具有____的特征,而之所以出现这一特征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有限和____。
2023-07-03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疆域,见证了古代“中国”的形成过程,昭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完善。观察下列古代四个时期的疆域图,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问题
(1)写出图一至图四疆域图所属的朝代。
(2)与图一相比,图二的疆域有什么显著变化?原因是什么?
(3)由图一和图三的地图信息可知,当时的政府分别在地方上实行什么行政制度?
(4)图四时期,国家在实现“版图奠定”过程中,也曾遭遇一系列的挑战。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内容填写。

   

A.尼布楚条约   B.伊犁将军   C.金瓶掣签   D.南京条约
(5)疆域变迁是了解古代中国的一扇窗。你认为从疆域的变迁中可以折射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哪些主题?
2023-07-03更新 | 92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租界的变迁。

上海租界是旧中国租界的荦荦大者,其规模、形式都最具典型意义,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等方面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历史社的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了“上海租界与社会变迁”的主题学习。

材料一   近代不平等条约

材料二   中国政府只能虚拥土地主权之名,至此租界成为了所谓“国中之国”,租界不受中国政府管辖。

——高中历史拓展型课程教材(华东师范大学)

(1)材料一与近代中国的哪一场战争相关?(单选)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英国通过这些条约获得的特权有
A.片面最惠国待遇B.内河航运权C.领事裁判权
D.内陆传教权E.协定关税F.外国公使驻京
(3)结合上述材料,简述中共一大在上海法租界召开的原因。

材料三   上海真是一个万花筒。……只要是人,这里无不应有尽有,而且还要进一步,这里有的不仅是各种各色的人,同时还有这各种各色的人所构成的各式各样的区域、商店、总会、客栈、咖啡馆和他们的特殊的风俗习惯、日用百物。

——【美】爱狄.密勒《上海:冒险家的乐园》

(注:爱狄.密勒为美国某报社记者,他在20世纪30年代游历上海,并根据见闻写下纪实小说《上海:冒险家的乐园》)

(4)根据材料四,概括爱狄·密勒眼中的上海租界。
(5)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如何看待上海租界与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500字左右)。
2023-07-02更新 | 64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进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铁血的岁月。日本侵略者的咄咄攻势激起了中国民众的杭日怒潮,在这铁与血的岁月中,留下了众多可歌可泣的简章。

(1)在梳理抗日战争史时,同学们找到了多张历史照片。请将历史照片与下列主题进行匹配。
①局部抗战   ②日军暴行   ③正面战场   ④敌后战场   ⑤东方主战场

小卢想要以“日军暴行”为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她选择了南京大屠杀这一事件搜集了以下材料。

材料一   有关日军入侵南京的日记节选


材料二   毫无疑问,在日军侵略中国的14年中,出现过无数难以付诸笔墨的暴行。我们永远无法巨细无遗地了解,在千千万万个曾经遭受日军铁蹄蹂躏的城市和乡村中,究竟有过多少悲惨事件。但是我们清楚地知道发生在南京的惨案,因为当时的一些外国人亲眼目睹了这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并将消息传播给世界;另外,一些亲历大屠杀的中国人侥幸生还,成为目击证人。

——【美】张纯如《南京大屠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遗忘的大浩劫》

(注:在《南京大屠杀》一书中,张纯如实地采访了多位大屠杀幸存者,并佐以大量历史档案、第三方当事人的日记和书信,多视角回溯了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

材料三   为了写此书,我专门将《朝日新闻》、《每日新闻》(当时称《东京日日新闻》)、《读卖新闻》三家报纸(注:此三家报纸均为日本刊行报纸)193712月至翌年2月,即发生所谓“南京大屠杀”那个时期的缩印版复制下来,对当时的新闻报道进行了详细查阅……但翻遍这三家报纸的所有版面,却不见有关杀人、强奸的片言只语。

——【日】田中正明《“南京大屠杀”之虚构》


(2)请补全材料一中作者信息。
(3)与前两则材料相比,材料三的观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不同?
10 . 红色的轨迹。在峥嵘岁月中,中国共产党的足迹遍布祖国大地。暑期将至,小汤决定沿着革命先辈的轨迹进行一场红色旅游,以下是她搜罗的景点。(     

(1)请将各景点和与之相关的时间相配对。

(2)请补全以下景点的介绍语。

(3)共产党史上存在两次具有重要转折意义的会议,一次是遵义会议,还有一次是____,请简述后者具体内容和转折意义。
2023-07-02更新 | 64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进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