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 道试题
1 . 司马迁在《匈奴列传》中记载北方的匈奴先祖是“夏后氏之苗裔也”;《东越列传》中记载东南的越人“其先禹之苗裔”;《西南夷列传》中记载西南百越民族的政权由华夏族人庄蹻建立。其意在强调(     
A.民族交融B.以夷变夏C.民族平等D.夷夏同源
2023-07-14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隋书 ·食货志》记载,开皇十二年(592年),“库藏皆满”,开皇十七年(597年),更是“中外仓库,无不盈积”。到隋文帝末年,“计天下储积,但供五六十年”。隋初“国计之富”主要得益于 (     
A.南北分裂局面的消除B.各地健全的仓禀制度
C.运河沿线城市的繁荣D.政府推行的经济改革
3 . 《汉书》记载,汉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0年),“张掖以东,粟石百余(钱)”。公元前27年,这一地区的粮价增至每石三千至四千钱。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在于(     
A.农业生产力的提升B.王朝更迭战乱不断
C.通货膨胀趋于严重D.丝绸之路贸易繁荣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据记载,哥伦布在结束第一次的航海返回西班牙时,玉米被不经意间带回了欧洲,但当时美洲的玉米饮食文化却没有相应地传入欧洲。由于玉米的种收比是小麦的520倍,所以16世纪中期,人们开始在威尼斯平原规模种植玉米当作粮食,而不再是观赏作物。到16世纪末人们已用玉米面、小麦粉、还有其他谷类的粉混合烤制面包。玉米从西班牙和意大利两个较早的发源地出发,以扇形阵势向巴尔干地区扩展。从 17 世纪早期,玉米被引种到俄国和周围地区。玉米传开后,欧洲多种作物的轮种开始推行,渐渐取代了传统的冬季休耕的农作制度。18世纪欧洲的小麦价格约等于玉米的两倍,故有学者称,“在十七世纪,尤其是在十八世纪,由于玉米充当农民的主食,小麦就能提供大宗的商品粮”。由于稻米在欧洲栽培很少,故玉米在欧洲慢慢发展为仅次于小麦的第二大粮食作物,这一点不同于亚洲。它与从美洲传入的其他粮食饲料多用途作物马铃薯、甘薯一起,支撑起近代以来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欧洲人口的快速增长。

——摘编自张箭《美洲玉米初传欧洲论略》等

(1)结合材料绘制一个有关玉米在欧洲传播的时间轴(要求:用黑色中性笔作图,包含时空等信息)。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玉米传播对欧洲的影响。
5 . 《尚书》等古籍记载三皇五帝时期实行选贤任能的禅让制,而韩非子却将其描述为舜逼尧,禹逼舜的权力斗争。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韩非因现实需要而否定禅让制B.《尚书》因时间久远而可信度低
C.禅让制之下存在激烈权力斗争D.法家学者更注重揭示历史的真相
6 . 据《周礼》记载:“凡以财狱讼者,正之以傅别、约剂”,即财产诉讼以契约为凭。当时的契约共分为三种:借贷契约,取予受入契约,卖买、抵押、典当契约。据此可知,当时(     
A.订立契约是普遍现象B.开始出现财产诉讼
C.契约扮演着重要角色D.契约格式比较规范
2024-02-04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记载,明代万历时濮镇“改土机为纱袖,制造绝工,濮袖之名遂著远近;……远方大贾携橐群至,众庶熙攘于焉往”。南浔、乌青、震泽、盛泽等地也出现了类似情况。这反映了(     
A.市镇经济的繁荣B.官营手工业的衰落
C.海外贸易的发达D.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
2023-02-22更新 | 148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宋代笔记体散记文《东京梦华录》记载,汴梁城内有大大小小多家茶店,它们分布在热闹的市井街巷中,店里有吹拉弹唱各种服务,是平民百姓们日常歇息、谈事的场所。这表明当时(     
A.经济政策不断调整B.坊市制度被打破
C.人们思想观念进步D.商品经济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图为清初安徽《霍山县志》对当地经济的相关记载。据此可认定该地(     
◆土人素不辨茶味,唯晋赵豫楚需此日用。每隔岁,经千里挟资裹粮,投牙预质,及采造时,男妇错杂,歌声满谷,日夜力作不休。
◆麻有火麻,早而皮韧……又有苘麻,亦可为绳索。有苎麻,可绩而为布。
◆薯味略同山药而稍鬆,大者长尺余,围盈拱。出六西乡苏埠,霍地间有种之者。
A.高产作物得以推广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较高
C.农作物种植多样化D.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迅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金史·选举志》记载:“天会五年 (1127年), 以河北、河东初降,职员多阙,以辽、宋之制不同,诏南北各因其素所习之业取士,号为南北选;熙宗天眷元年(1138年)五月,诏南北选各以经义、词赋两科取士;天德三年(1151年),并南北选为一,罢经义、策试两科,专以词赋取士。”这表明金朝(     
A.重视词赋文学发展B.融合前朝科举制度
C.因地制宜强化管理D.极力推进民族平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