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洲作物的引种与传播

《滇南本草》是目前所见有关玉米最早记载的汉文典籍。书中记载:“玉麦须味甜,性微温,入阳明胃经,宽肠下气。……新鲜焙干为末,不拘多少,引点酒服,其功神速。1417年,明人兰茂着手编著《滇南本草》,他遍访父老,搜集单方,采集标本,绘制图形,辨析考证,探求本源,历时二十年完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药物学专著。该书问世后,因其济世救命之功和兰氏口碑德誉而迅即手抄流传,至清中叶始有刻本,并成为我国现存较为完整的地方性本草。

材料二 辣椒原生在美洲,却似乎是主要为中国创造的。自先秦元典开始的历史文献记录表明,中华民族几乎从原始农业开始就是一个嗜辣的民族集群。在辣椒进入中国以前的数千年漫长的时间里,人们依赖的辣味食料是花椒、姜、酒等诸多品种。辣椒传入中国后,很快传播扩衍开来,对中国传统的食生产、食生活发挥了革命性的催化作用,并最终形成了一切可植之地皆有椒,甚至几乎无人不食椒的中国人的辣椒情结。

——以上材料均据郑南《美洲原产作物的传入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材料一《滇南本草》中有关“玉米须”的记载是否真实?请说明你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人的辣椒情结”的理解。
2022-02-02更新 | 365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商君书·境内》说:秦国“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无论男女老少,都要登记在册,一旦死亡就要从名册上除名;云梦秦简中的《秦律·田律》也记载,“入顷刍橐,以其受(授)田之数,无垦不垦,顷入刍三石、橐二石”。这反映出当时秦国
A.田地私人占有相当罕见B.人口控制十分严格
C.百姓兵役负担尤为沉重D.国家统治能力加强
2022-02-02更新 | 322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史记》与“两汉书”中,“群臣大议廷中”“大会公卿议”之类的记载非常丰富,且明文记载的廷议也有180多次,其中被皇帝采纳的只有80多次。这表明,秦汉廷议
A.促成了官僚政治的兴起B.反映了兼听独断的特点
C.体现了民主程序的特征D.提升了文官集团的地位
4 . 《穀梁传》记载:“朝服虽敝,必加于上;弁冕虽旧,必加于首;周室虽衰,必先诸侯”,“天子至于士皆有庙,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二。”这一观点旨在
A.维护传统政治秩序B.树立君主专制权威
C.改变礼崩乐坏局面D.强化宗法等级观念
2022-02-02更新 | 229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公元9世纪时,巴格达以有百余家书商而自豪。据记载,一位医生谢绝了苏丹的迁居邀请,因为搬运他的藏书需要400只骆驼。一批王公在10世纪时,其藏书之多,可以与欧洲所有图书馆中发现的总和匹敌。据此可知
A.阿拉伯精英阶层垄断了文化资源B.阿拉伯人重视知识和书籍的保存
C.阿拉伯大力支持鼓励私人藏书D.阿拉伯文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6 . 稷下学宫是古代齐国设立的一处专供各地学者著书论辩、传道授业的场所和机构,是我国最早由国家创办的高等学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徐斡《中论·亡国》记载:“昔齐桓公立稷下之宫,设大夫之号,招致贤人而尊宠之。自孟轲之徒皆游于齐。”在稷下学宫,无论诸子持何种学说,是否适合统治阶级的现实政治需要,都能在稷下存在和发展。当权者非但不加干预,还积极创造条件,鼓励他们各引一端,上说下教.淳于髡曾两次与齐威王辩论,与相国邹忌也有一次辩论,这三次辩论对齐国的政局有良好的影响。孟子经常同齐宣王辩论,有时使宣王无话可说,只好“顾左右而言他”。无论稷下的哪一学派,从其学术思想中都可以看到其他学派的思想踪影。各家各派注意融合其他学派的思想,形成了融合发展的学风。郭沫若对稷下学宫给予高度评价:“周秦诸子的盛况是在这儿形成了一个最高峰的。”

——据王志民《稷下学宫——文明史上的奇观》等


(1)围绕分封与郡县的利弊,以不同学派学者身份分别写出两段针锋相对的阐释。(要求:每段阐释都要紧扣主题,既要体现学派特点,也要适当体现其他学派的思想:表述成文、史论结合、文字简明、逻辑清晰。)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造成“周秦诸子的盛况是在这儿形成了一个最高峰”的因素。
2022-01-25更新 | 194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三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陕甘宁边区位于中国西北部,据记载从1937〜1939年,就有3万多难民来到陕甘宁边区。边区政府先后采取了一系列社会救济措施来解决民生问题。

陕甘宁边区政府社会救济情况统计表(部分)

时间措施
19378发布《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明确提出了“救济失业、调节粮食、服济灾荒”的政策
1938成立了经济委员会,负责具体的经济工作
19403《陕甘宁边区党委政府关于赈济工作的决定》规定“不仅依靠政府,而且主要以发动群众,进行相互调剂”
1940环县遭灾,边区政府拟定了“修筑由环县到定边之公路的计划”
19417《西北局关于救济灾民的指示》中,明确规定“对于有劳动力的灾难民应说服与动员他们参加工厂生产”

——摘编自《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救济研究》


提取材料信息,对陕甘宁边区的社会救济加以阐释。(要求:表述成文,条理清晰,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学者认为∶"我们所知道的公元前五世纪希腊的情景是有缺点的,大体说来这种叙述是由雅典一小部分人作出的·……我们看到的这幅图是为我们预先选择好、决定好的。"由此可以推断
A.历史研究角度影响历史解释B.现存史料对雅典民主记载不可信
C.历史因年代久远而难辨真伪D.历史真相需要多种材料相互印证
9 . 中国古代对官员的定期考核,称为“考课”。《汉书·严助传》记载“旧法,专使丞奉计岁”,这些审计人员还可以由郡国长官推荐;《唐六典》则规定,国家官员的考绩由吏部下设的考功司专门负责。这种变化反映了唐代
A.中央集权得到强化B.行政效率提高
C.官员管理的制度化D.官员腐败严重
2022-01-21更新 | 404次组卷 | 28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招远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传统史家重视史表,称其谱列年爵,以简要的文字反映事件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清史以图录记史,以图补史、以图明史、以图证史。与史表相比,图录记史
A.便于记载历史事件本末B.有助于文化的进一步普及
C.淡化了文献资料的价值D.弱化了史学研究的严谨性
2022-01-17更新 | 149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