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8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为京师同文馆1876年启用的《五年课程表》,其课程设置的突出特点是(       

首年

数理启蒙、九章算法、代数学

二年

学四元解、几何原木、平三角、弧三角

三年

格物入门,兼讲化学、重学测算

四年

微分积分、航海测算、天文测算、讲求机器

五年

开国公法、公国策、天文测算、地理金石

A.系统学习西方B.着眼变法改革
C.践行中体育用D.应对千年变局
2 . 下表为19世纪上半叶山西高平县正堂禁桑羊碑情况表(部分)。该表信息折射出当时该地(     
碑刻名称刊立时间禁示内容处理办法
永禁事碑嘉庆九年(1804)永停桑羊乡保地甲,指名密禀,以凭严拿,按律究治
禁事碑嘉庆二十三年
(1818)
潜入禁场,砍伐桑株,以及牧羊纵放,咬食桑枝,给示严禁乡地指名禀案,以凭重究
永禁事碑道光六年(1826)纵其牛羊,朝夕迭至,大小树茂者复枯,后者难继,合行严禁许尔立即拿获送案,定行重究,决不宽贷
A.重农政策的废弛B.乡村自治的发展
C.基层吏治的败坏D.人地矛盾的加剧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所示为某学者在论述“20世纪国际格局演变”历史过程时,所拟定的子目标题。

20世纪初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欧洲世界中心地位的动摇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欧洲世界中心地位的终结
两极格局的形成
两极格局孕育的多极化趋势
冷战后“一超多强”的多极化趋势

——据徐蓝《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一种宏观论述》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意选取一个角度,对20世纪以来的国际格局演变进行分期,并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知识进行阐述。(要求:写出选取的角度,分期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
2024-02-05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某学生对抗战期间发生的部分战役进行梳理,制成下表。表中①②③对应选项正确的是(     

时间

空间

战 果

平型关

八路军伏击日军,歼敌千余人,取得全面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1938年

中国官兵消灭日军一万余人,取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华北

八路军一百多个团, 歼敌四万多人,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A.1938年台儿庄1939年B.1937年台儿庄1940年
C.1938年忻口1939年D.1937年忻口1940年
2024-02-0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下表反映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发展与交通发展基本脉络。据此可知,改革开放后我国(     

项目

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2005—2009年

2010年后

城市发展导向

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

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

城市群推进城镇化

城市交通特征

人多车少

车多路少

路多、拥堵增多

方式增多、服务少

治理策略

自行车出行

增加道路供给

出行需求管理

合作治理

A.城市化与交通发展相互促进B.城市发展导向面临调整
C.交通落后制约了城市化进程D.交通治理思想比较落后
6 . 人才的选拔关乎国家的兴衰,历代统治者对此都极为重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科举考试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其中乡试和会试各为三场,第一场考四书义三道,五经义四道;第二场考论一道,判五道,诏、造、表选一道;第三场考时务策五道。明清科举与宋元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八股取士。八股又叫制义,以宋儒注解的“四书五经”命题,如《四书》用朱子集注,《易》用程传,《书》用蔡氏传,《诗》用朱子集注,《春秋》用左氏、公羊、谷梁三传及胡安国传等等。作文要仿古人语气,替圣贤立言,采用特定的格式,分为破题、承题、起讲、提比、中比、后比各个部分。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1904年清政府举行了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次会试,下表列举了这次会试的部分考题。

第一场
中国政治史事论
1.“周朝内重外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失”论。
2.“北宋结金以图燕,南宋助元以攻秦”论。
第二场
各国政治艺学策
1.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实。盍缕举近百年来历史,以证明其事策。
2.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遂失财政、裁判之权,而国以不振。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
3.美国禁止华工,久成苛例。今届十年期满,亟宜援引公法,驳正原约,以期保护侨民策。
第三场
“四书五经”义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义。
2“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义。

—摘编自韩策《科举改制与最后的进士》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明清科举考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清末科举考题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024-01-2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下表为拿破仑颁布的《法国民法典》概况。据此可知,该法典(     
目录主要内容涉及法律条文
第一编人民事权利的享有及消失从第7条至第515条
第二编财产法关于财产和所有权的规定从第516条到710条
第三编取得财产所有权的各种方法关于取得财产各种方法的规定从第711条到第2281条
A.以罗马法为基础B.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C.提倡自由和平等D.反专制色彩的浓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为15—17世纪欧洲人的部分海上探险活动。这些活动(       

时间

事件

1492年

哥伦布率船队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

1497-1498年

达·伽马率船队绕过非洲好望角驰达印度

1594-1597年

巴伦支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区

1642-1643年

塔斯曼环航澳大利亚,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
A.促进了世界各地区的共存共荣B.揭开了探索全球航路的序幕
C.开启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之路D.拓宽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表是某同学整理的中国共产党某一文件的部分内容
实现民权政治,召开国民大会,以制定宪法与规定救国方针
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
实现中国人民之幸福与愉快的生活
争取中华民族之独立、自由与解放
据此判断,中国共产党(       
A.与国民党合作推进国民革命运动B.落实瓦窑堡会议上的重要决策
C.旨在为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做准备D.积极致力于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2024-01-20更新 | 511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所示为东汉与盛唐城市分布的情况。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这一时期(       

朝代

统计年份

黄淮地区

长江—珠江地区

西北

总数

数目/个

占比

数目/个

占比

数目/个

占比

数目/个

占比

东汉

140

700

59.3%

383

32.4%

98

8.3%

1181

100%

盛唐

740

615

37.5%

964

58.8%

60

3.7%

1639

100%

A.南方经济得到较大发展B.水运交通主导城市分布
C.南方社会比北方更稳定D.关中的城市化水平最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