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26 道试题
1 . 【中国梦】中国梦,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进一步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指明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

材料一:1932年11月1日,创刊近三十年、久负盛名的《东方杂志》向全国各界知名人物发出约四百多封征稿信,征求关于“先生梦想中的未来中国是怎样?”的答案,由此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规模空前的“新年的梦想”。征“梦”活动激起热烈回响,截止到12月5日,共收到160多封答案,以下是当时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梦”:

“中国梦”人物
对于未来的中国,也可说二十年后的中国,我以为只有三种可能局面。一是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二是沿海各地变成属地或共管区域,而内地却还能独立,不受帝国主义支配;三是中国完全能独立,印度、朝鲜也独立,帝国主义因此寿终正寝。但我只希望第三种局面快快成功。陈翰笙(社会科学研究所主任)
未来的中国,既非苏俄式的一党专政,亦非美国式的两党更替,为民治的国家,法治的国家。......
(八)未来的中国,有特创的选举法。详言之:人民皆有选举权,被选举权,惟按中国敬老尊贤的文明习俗,各县人民推本地老成人为代议士,而任用青年二三人有专门学识者为秘书。......
马相伯(政治活动家、教育家)
未来的中国没有国学,国医,国术……国耻,国难等名辞。徐调孚(《东方杂志》文艺栏编辑)

——以上材料摘编自《一个时代的“新年梦想 ”》

材料二:毛泽东有一个20年完成工业化时间概念,他计划在党执政后用3年时间作准备,“从一九五三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二十年时间完成中国的工业化。”由此推及,毛泽东希望在1973年左右完成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任务。.......1954年9月15日,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上的开幕词中提出“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的总任务,指出:“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这里,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伟大国家的思绪集中在工业化和现代文化上。

——齐卫平《论毛泽东建设新中国的愿景与中国梦》

材料三:中国梦核心内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

——习近平语录,节选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1)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以来不同时期“中国梦”具体内涵变化的基本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梦”的认识。
(3)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以“中国梦”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立论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024-05-25更新 | 81次组卷 | 5卷引用:单元突破卷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13世纪初,中国的火药技术首先传入阿拉伯,到13世纪末14世纪初,又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并在欧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1380年,欧洲铸造了火铳,接着出现了各种重型加农炮,并在15世纪末,首先由德国发明了近代步枪。从16世纪到19世纪,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近代科学的兴起,火器技术逐渐成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装备。

—摘编自姚娟娟《西方火器技术的冲击与晚清中国科技的发展》

材料二   近代中国科技与社会转型关系图

—摘编自冯震宇《西方火器技术冲击下的明清科技与社会转型》

材料三   新中国诞生前夕,人民解放军全军装备的枪炮共有100 多个品种,80多种口径,产自十几个国家,曾有“万国牌”之称。当时,国民经济还面临着严重的困难,无法支援军事工业的建设。求助于苏联是当时中国争取外部支持的唯一来源。而此时中国是无法拿出大量外汇购买先进武器的,只能以贷款形式先从苏联获得军事技术,等经济恢复了慢慢偿还。这是中苏盟友关系下,苏联对中国经济的直接支持。

——摘编自刘一呜《国家利益视域下苏联对华军事技术转移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明清至近代中西方军事技术发展的异同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之初苏联对华军事技术支持的背景。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明清以来中国学习国外军事技术的启示。
2024-03-25更新 | 186次组卷 | 5卷引用:押第17题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辽宁、黑龙江、吉林适用)-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辽宁、黑龙江、吉林专用)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自古以来盐的应用范围广泛,盐税也是国家的重要财政来源。中国古代盐的专卖制共分五种情况:一是部分专卖制,以民制为主,官制为辅,所产之盐,官收、官运、官销,春秋时期齐国实行这种专卖。二是全部专卖制,产、收、运、销全由官办,西汉武帝时期实行。三是就场专卖制,民制、官收、转商运、商销,唐、宋中叶、金、元、明万历以前时期实行。四是官商并卖制,各有经界,不相侵越,五代、宋初、辽、金、元实行。五是商专卖制(即委托专卖制),政府将收买运销之权授予专商,居中课税,明万历之后、清代、民国实行。

——摘编自《中国盐业》

(1)依据材料,分析中国古代盐业管理的特点。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古代盐业管理对我国现代治国理政的启示。
2024-03-25更新 | 148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15 中国古代史-【好题汇编】3年(2022-2024)高考1年模拟历史真题分类汇编(辽宁专用)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周是由姬姓诸侯与异姓诸侯组成的政治共同体,周王是这一政治共同体的统治者。周王室直接控制的王畿(包括丰镐和洛邑)被称为“中国”。西周文献中的“中国”也被比作“夏”,大多指向周王族,故“夏”均为单数;这时的“蛮夷”既有受封为异姓诸侯者,也有游离于西周之外者。春秋时期,“夏”逐渐扩展为“诸夏”“华夏”。“中国”不再是周王室独享的领地和权力中心。《左传》记载,东夷诸国与鲁国朝贡多达数十次;齐鲁“夹谷之会”时,齐景公曾奏“夷狄之乐”。战国时期,随着周王影响力的式微,政治共同体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华夏共同体。诸侯兼并大大拓展了华夏间的深度同质化和对异质文化的排斥,华夏文化认同日趋强劲。战国时,诸侯追求的是变法图强,以中央集权制度实现“中国”境内华夏文化共同体的一统,即“以中国一统”。战国诸子津津乐道于对华夏共祖的探究,对“夷夏”是否一体则鲜有关注。

——摘编自武沐等《大一统视域下的司马迁炎黄共同体理论》

材料二   亚里士多德曾将古希腊城邦定义为“一个政体之下的公民共同体”。这里的“政体”一词的希腊文本义即为“城邦制度”。公元前8世纪起,希腊城邦制度确立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是立法。著名的例子有斯巴达的莱库古立法和雅典的梭伦立法,此外还有米提林的皮塔科斯“制定了法律,但却未建立政体”等记载。有的“立法者”不仅为自己的城邦立法,甚至还为其他城邦立法。古代希腊城邦共同体的政体各不相同,但都是以“宪法”或者“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的。现代西方社会高度分化,人们的民主生活和希腊城邦公民共同体生活全然不同。古代希腊人并未完全发展出为了保障个人自由而必须限制国家权力的观念。即使在雅典民主政治之下,公民个体言论和行为的自由实际上置于公民集体的监督之下。尽管苏格拉底并不认同民主政治,但他最终还是遵从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不愿逃避城邦对他的判决。

——摘编自黄洋《希腊城邦政治与西方法治传统的建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先秦时期华夏共同体形成的背景和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城邦共同体与华夏共同体的不同点,并说明古希腊城邦政治与现代西方民主制度的关系。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先秦时期的中国和古代希腊政治形态差异的认识。
2024-03-24更新 | 139次组卷 | 3卷引用:秘籍06 抢分专项 · 中外对比类主观题精练30题(含抢分提示) - 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抢分秘籍(新高考专用)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张謇是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重要开拓者,他认为:“世界今日之竞争,农工商业之竞争也;农工商业之竞争,学问之竞争也”,“有实业而无教育,则业不昌”。他在回顾办学历程时说:“因南通棉产著名,首先创设大生纱厂”,“纺纱需棉,须产棉地,乃创立通海垦牧公司。有棉产地,须讲求改良棉种及种法,又创立农业学校,此校在省立农校之前;纺纱需专门人才,又设立纺织学校,此校为全国仅有”。他还说:“农学校之学生,不能为农夫之所为,是可谓学生,而不能谓农学生”。

——摘编自程绍珍《张謇与中国近代职业教育》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区职业教育在人民期盼中、社会诉求中发展而来。需要宣传反封建的文艺人员,就设立高尔基戏剧学校;需要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就设立红军卫生学校;需要持筹握算的会计人员,就设立财经学校。办学经费来源主要有工会承担、合资入股、个人捐助等方式。党与人民同甘共苦,想方设法为教学创造条件。红军大学就地取材,自来水是从高处用竹筒把水引过来,住房是利用大树的树杈建造;医学学校门板当黑板,沙盘和木笔作为纸和笔,学校还借用民间桌凳做课桌,学生使用的教材均由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动手编写油印。

——摘编自孟京奥、雷前虎《中国共产党发展职业教育的苏区探索》

材料三   改革开放后,我国高职教育迎来发展的春天。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正式纳入国民教育体系。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颁布标志高等职业教育建设迈上法制化轨道。进入21世纪,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从20002018年,高职学校数从442所增加至1418所;全日制高职在校学生数从1009万人增长到11337万人;高职院校专任教师从87万人激增到498万人,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

——摘编自宋乃庆、郑智勇《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探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张謇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共产党在苏区创办职业教育的经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发展职业教育的认识。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英国所得税才成了“经常税”。起初的征税原则是对所有收入统一征税,不作区分征收。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人口中最富有的1%拥有55%的国民财富,他们的年收入至少是1000英镑,而英国人口中最贫穷的33%却只占有国民财富的1%。有鉴于此,英国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主张采用累进税,以提高社会总体福利水平和实现社会公平。1909年,财政大臣乔治在其“人民预算”中首次使用累进所得税,这意味着个人所得收入越多,所纳税率越高。

——摘编自滕淑娜、顾銮斋《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建设性税制”改革》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所得税传入中国。1911年,清廷拟订《所得税章程草案》,未及推行。1914年,北京政府颁布《所得税条例》,遭到商人的强烈反对。1929年,财政部聘请专家讨论税制,他们认为当时中国的经济与西方相距甚远,尚无开征所得税的基本条件。抗战全面爆发后,所得税作为战时财政的补充,全面开征已成定案,但因战乱遇到各种难题。近代中国所得税的实践,基本上是战时财政的实践,最终随着恶性通货膨胀的爆发和政权的瓦解而画上了句号。

——摘编自魏文享《战争、税收与财政国家建构:近代中国所得税研究》等

材料三   1980年,个人所得税开征,免征额800元。

2006年,免征额提高到1600元,增加全员全额扣缴申报的规定。

2008年,工资、薪金所得税免征标准提高到2000元。

2011年,工资、薪金所得税免征标准提高到3500元。

2018年,薪金所得税免征标准提高到5000元,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

——摘编自高凤勤《中国税制》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所得税发展艰难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个人所得税制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谈谈认识。
2024-03-16更新 | 88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TOP二十名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张荫桓的命运沉浮张荫桓,晚清大臣,数次出使海外,与多国公使建立关系网络。其为变法之先导,“戊戌六君子”遭斩于菜市口后,张荫桓遭下诏诛杀,后由于外国干涉而得以免死,转为流放新疆。最终于1900年再次被慈禧下诏诛杀于成所。

下面是诏杀与营救及死后多方人士的态度与做法

“他背叛了我,现在变成了我的敌人”

——李鸿章

“各国公使为一位曾经出使外洋的中国大臣提出最强硬的抗议,才暂时保全了他的性命……这样一种判决,是如何的可怕”

——【美】马士

(慈禧招抚义和团,公开向列强宣战后)张荫桓长期从事外交,实乃“汉奸”“通敌”的代表

——义和团

“(应)将张荫桓一切罪名开除,赏还原衔,追予溢典”

——美国公使

(张荫桓死后)“将张荫桓开复原官,以敦英、美两国邦交”

——李鸿章

——摘编自徐漫《从张荫桓之死看晚清政局》

根据材料,概括说明影响张荫桓命运沉浮的原因,并结合所学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谈谈怎样才能防止“张荫桓之死”的再次发生?
2024-03-12更新 | 57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16 中国近现代史-【好题汇编】3年(2022-2024)高考1年模拟历史真题分类汇编(辽宁专用)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英国在各殖民地建立起完备的英语学习体系,逐渐培育起英语在殖民地的语言生态。18世纪后期,凭借在殖民争霸的胜利与工业革命的优势,英语也最终战胜西班牙语、法语、俄语等对手,成为其全球殖民体系的通用语言。二战后,英国殖民体系解体,但以英语为母语的美国成为超级大国,以其在世界经济、科技领域的霸权地位,推动着英语全球化运动不断发展。美国以英语为载体,将美国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向全球扩张,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领域不断渗透。美国在制造出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之后,开发了全球使用人数最多的操作系统DOS、WINDOWS等,几乎所有的计算机软件都必须用英语开发,英语成为计算机语言。20世纪末,英语通过互联网席卷全球,把英语全球化推上了顶峰,英语霸权得以确立。

——摘编自金光美《英美霸权与英语全球化》

材料二 进入21世纪,汉语在世界范围迅速升温。主要表现为:汉语学习的人数在不断增加并呈现大众化趋势,学习目标正从传统的“学术和专业”需求急遽向“实用和兴趣”需求拓展,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也呈现多样化趋势。2012年,海外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达5000万,而来华的各国留学生已达30万余人。海外各国不断升温的汉语学习需求,以及中国政府的大力投入和国内高等院校的积极参与,使得汉语正加快走向世界的步伐。截止2013年,已有英国、法国、美国等4O多个国家颁布政令,将汉语教学正式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日本、韩国、泰国和蒙古国,汉语已跃升为第二大外语。

——摘编自李泉、张海涛《汉语国际化的内涵、趋势与对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语全球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语在海外迅速升温的原因。综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2024-05-05更新 | 57次组卷 | 2卷引用:选必3 第8课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初的美国仍然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1860年,美国成为仅次于英国的世界第二大制造业国家。1894年,美国的工业产值相当于整个欧洲工业产值的一半。美国主要的制造业集中在以芝加哥为西端、以华盛顿到波士顿为东线的区域内。19世纪美国的单位劳动力成本和资本价格一直高于其最重要的竞争对手英国,但美国通过大力普及和发展教育、引进人才、发展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等手段和途径,努力提高劳动力的专业化素质和劳动生产率,从而弥补了由劳动力和资本价格较高而带来的损失。1790年,美国的城市化水平只有5%,1920年,城市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与制造业就业人数不断增加相适应,美国城市人口比重(城市化率)不断增长,从1790年的5%迅速提高到1920年的51%。

——摘编自李佐军《美国工业化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材料二   1979年,面对国内生活消费品供给与民生需求不匹配的困境,党和政府决定适当发展轻工业,调整轻工业和重工业之间的比重,食品、纺织、服装等乡镇轻工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中国工业得以复苏。1986年,国务院发出《关于批转经济特区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明确了建立工贸结合外向型经济的总任务。1992年,国务院颁布实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增强了工业企业的市场活力;1994年,国务院发布《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这是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基于市场机制的产业政策,民营工业企业尤其是广东和江浙一带的民营工业企业快速崛起。众多中国工业企业以此为契机,面向国际市场开展国际化运营,中国工业的规模得到了提升,“世界工厂”“中国制造”成为展现中国工业实力的标签。

——摘编自盖元臣《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探析——基于工业化发展的视角》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工业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工业化的主要路径。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美国和中国工业崛起中获得的启示。
2024-05-03更新 | 288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13 新情境命题专练50题-【查漏补缺】2024年高考历史复习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39年9月,国民政府公布《战时健全中央金融机构办法》,把原来只办理有限具体业务的四大银行组成的四行联合办事处扩大为四行联合办事总处,简称四联总处。蒋介石自任总处理事会主席,总揽一切事务。四联总处的任务是设计和布局全国金融网,负责法币发行的调度等事宜,总揽战时物资的调剂以及后方贷款。由于银行资金大量被政府占用,没有能力向民族工商业开展存放款业务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1937年10月,陕甘宁边区银行成立。1941年国民党政府停发八路军和新四军军费后,边区银行遂积极主动落实边区政府禁止法币流通,发行边币的法令,截至1944年6月共发行边币38亿元。陕甘宁边区银行还以大量资金支持机关部队开展大生产运动,发放农业贷款和青苗贷款,同时对公营工商业进行投资和贷款。边区银行在抗战时期开展信贷业务的建设过程中,总结了一套金融事业发展的好办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作风,围绕生产的业务方针,民办公助的群众路线,事业需要的贷款原则,德才兼备的干部政策。

——摘编自陈争平等《中国近代经济史教程》

材料三1983年9月,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不再兼办工商信贷,并将人民银行的工商信贷部分出来,建立中国工商银行。人民银行主要集中加强信贷资金管理。同时,中国人民银行领导国家外汇管理局,统一管理外汇,充分利用国际信贷制度,为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1991年4月,基于卫星通信网的全国电子联行系统开始试运行,这为人民银行更好的执行国家信贷政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1995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首次以国家立法形式确立了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的地位。

——摘编自谢川波主编《新中国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制度的变迁》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四联总处”设立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陕甘宁边区银行的历史作用。
(3)根据材料三,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的发展趋势。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近现代以来金融建设的认识。
2024-03-03更新 | 314次组卷 | 5卷引用:秘籍04 抢分专项 · 材料分析题精练30题(含抢分提示) - 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抢分秘籍(新高考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