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6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1 . 《岳麓书院藏秦简》记载:“丞相其以制明告郡县……毋令吏以苛徭夺黔首春夏时。令皆明焉,以为恒。不从令者,赀(处罚)丞、令、令史、尉、尉史、士吏、发弩各二甲(甲胄)。”这表明秦朝(       
A.相权挑战皇权B.延续秦国耕战国策C.统治残暴严苛D.崇尚儒家民本思想
2024-06-15更新 | 39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湖北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明朝宰相机构废除后,丘浚《大学衍义补》记载:“今制,四品以上及在京堂上五品官,在外方面官,皆具职名,取自上裁。五品以下在外四品,非方面者,则先定期职任,然后奏闻。”这说明(     
A.六部的权力有所扩大B.皇帝进一步擅权
C.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D.科举制度的完善
2024-02-21更新 | 99次组卷 | 3卷引用:(7大核心考点+66道高频选择题)专题05 明清时期: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挑战-【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四川广汉三星堆祭祀区近年出土的铜尊、铜爨、铜瓿等,明显带有商王朝青铜文化特色,青铜冶炼涉及的范铸、焊接等技术与中原地区如出一辙。陕西宝鸡市境内发掘的强国墓地,出土的陶尖底器、柳叶形青铜剑等典型蜀文化风格的器物,时代跨周文王、武王至昭王、穆王时期。由此可得出的合理推断是(     
A.历史真实都有待考古发现的证实B.文献记载为考古发掘提供了方向
C.中华文明具有“连绵不断”的特征D.中国古代区域文明存在交流互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记载,北魏孝文帝仿汉制确定士族门阀时,“魏晋旧门,入魏仍有官宦,虽官品稍低,仍列于士族,次等士族以及本非士族者,只要入魏官爵显赫,也入士族,甚至上升为高门右姓”。这一举措(       
A.旨在瓦解东晋的统治B.打击了北魏守旧势力
C.有利于稳定统治秩序D.实现了鲜卑族的汉化
2024-02-19更新 | 238次组卷 | 7卷引用:秘籍07 抢分专项 · 周年热点集锦+考前预测+专练 - 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抢分秘籍(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据《唐六典》记载,唐朝在西域广置屯田,玄宗时始由节度使兼任营田使,不少地方出现“禾菽相望”“良田数十里”的繁荣景象。由此可推知(     
A.屯田为唐朝驻军西域提供物质保障B.西域地区从唐朝开始隶属朝廷管辖
C.节度使的设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地方监察制度的完善推动边疆开发
2024-03-07更新 | 229次组卷 | 4卷引用:(11大核心考点+75道高频选择题)专题03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新高考专用)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破格”选任官吏:管窥两汉的盛衰汉代官吏选任除正常的仕进外,还存在不以典章制度或诏令为规则的身份“破格”现象。以下为《汉书》和《后汉书》的相关记载。

《汉书》的记载

◆“(桑)弘羊,洛阳贾人之子,以心计(心算能力),年十三待中。”

◆河南贾人卜式因“愿输家财半助边”“数求入财以助县官”,被武帝超拜为中郎。

◆韩安国“事梁孝王,为中大夫”,在吴楚之乱时因“捍吴楚于东界”,“名由此显梁”,后来“坐法失官”,汉武帝“素闻安国贤,即召以为北地都尉,迁为大司农”。

《后汉书》的记载

◆东汉时陈神“仕郡功曹”,“察孝廉,州辟治中从事”,因坐刺史臧罪被下狱,车骑将军邓骘“闻其名而辟焉”,后举茂才,为汉中太守。

◆刘祐因“举奏有罪”之功而以宗室身份破格“复迁河东太守”。

◆东汉梁冀“少为贵戚,逸游自恣”,先后担任黄门侍郎、侍中、执金吾、河南尹等。

◆单超、徐璜、具瑗、左棺、唐衡五个宦官,因诛除梁氏有功,得到桓帝宠幸,“破格”同日封侯,称为“五侯”。

(1)哪类人在汉代易被统治者“破格”选任?
(2)分析汉代实行“破格”选任官吏的利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史记》中描述江南为“楚越之地……饭稻羹鱼”;《晋书》中记载江南“昔年食白饭,今年食麦麸”;南朝《宋书》中则指出江南“皆播麦菽”的景象。据此可知,江南地区(     
A.农业发展超过北方B.成为全国经济中心
C.农业商品化程度高D.饮食结构渐趋改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从东汉末起,我国气候有了逐渐变冷的趋势。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气温降低更加明显,西北地区草原面积大幅度减少。史料记载,曹操在铜雀台(今河北)种植的橘子只开花不结果。这一情况带来的直接结果是(     
A.人口内迁与南迁B.政权更迭频繁C.生态环境的恶化D.民族交流交融
2024-03-01更新 | 585次组卷 | 16卷引用:专题03 中国古代史:魏晋隋唐时期 选择题汇编-【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051906年,同盟会评议部评议员朱执信在《民报》上发表了《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一文,主要介绍马克思的生平及其思想主张。该小传概略地介绍了马克思从出生到去世的奋斗历程,突出了马克思的一些重大理论贡献。该小传着重介绍了《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将《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视为“马尔克之事功,此役为最”,称该宣言“既颁布,家户诵之”,“万国共产同盟会奉以为金科玉律”,使马克思和《共产党宣言》的贡献和影响一目了然。小传中花较大的篇幅介绍了《共产党宣言》中关于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思想,并译出了宣言中的十条纲领。尽管朱执信并不赞成马克思关于资本起源问题的观点,但对剩余价值理论却有较多的介绍,并且认为资本家的剥削确实是个事实。……1905年孙中山在欧洲就亲自拜访了当时的第二国际执行局并举行会谈,第二国际的档案材料中还记载着孙中山会谈时说的“我是中国社会民主党人”等语。这就是后来孙中山十分赞赏俄国十月革命并最终提出“联俄”主张的前奏。

——摘编自奚洁人、余源培:《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初期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作用。
2024-02-29更新 | 18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主观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表为史籍中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历史纪年表述记载的变化。据此推断这一时期(     
公元
(前)
干支
770辛未平王(姬宜臼)孝公37庄公25文侯11襄公8若敖21戴公30武公43平公8蔡侯40惠公26武公1顷侯21
公元前干支
476
475
乙丑
丙寅
元王(姬仁)12厉共工12襄子1惠王13
14
孝公22
23
平公5
6
定公36
37
公元前干支田齐
284
283
282
281
280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赧王(姬延)31
32
33
34
35
昭王23
24
25
26
27
昭王12
13
14
15
16
楚王12
13
14
15
16
惠文王15
16
17
18
19
昭襄王15
16
17
18
19
昭王28
29
30
31
32
湣王17
襄王1
2
3
4
A.国家统一进程加速B.华夏认同观念产生
C.分封制度走向崩溃D.宗法体系趋于瓦解
2024-02-29更新 | 84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1 中国古代史:先秦时期 选择题汇编-【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