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6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作物起源是一个世界性、多学科的话题,但目前多见于历史文化圈。植物学、考古学、遗传学界的作物起源研究已非常透彻。判断植物起源应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有确凿古文献记载;第二、有该栽培植物的野生种被发现;第三、有考古发掘证明。史学工作者多从文献角度出发是很片面的,很多同名异物与同物异名情况,很多文本在流传过程中都存在后人串入现象,所以需要先审慎对待辨析文献史料。更为可靠的是考古学家们的工作,以玉米为例,洛根·基斯特勒等人研究表明:大约从9000年前开始,人类开始驯化墨西哥类蜀黍。上个世纪,有人持玉米起源中国的观点,本世纪该观点不攻自破,这些谬论存在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研究者没有作充分的学术回顾,不了解当前学界研究最新、权威论述,还是把一些早已过时的文章作为自我立论的凭依。

——摘编自《世界物种交流》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部分史学工作者在物种起源研究上存在的问题,从“史料实证”的角度并结合中国原始农耕说明其问题存在的原因。
2024-01-23更新 | 60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14 核心素养专练50题-【查漏补缺】2024年高考历史复习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
2 . 据《汉书》记载:(宣帝)元康三年六月诏:“今春,鸟以万数飞过属县,翱翔而舞,欲集未下。长安及周边毋得以春夏擿巢探卵、弹射飞鸟,具为令。”上述材料反映了汉朝(     
A.具有生态保护的意识B.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
C.贯彻以法治国的思想D.休养生息政策的推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2、13世纪,欧洲政府的档案(包括官员指令、财产契约、经济档案和司法记录等)数量大量增长,权力不再依靠个人忠诚来定义,权力的实施越来越少依靠力量,而是通过记载着各种声明、税务记录和皇家法令的羊皮纸来实施。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中世纪欧洲(     
A.教育事业的发展B.自由城市的普及
C.皇帝权威的衰落D.人文主义的盛行
4 . 战国时期,社会上出现了大量以出卖自己劳动力为生的“庸客”,《韩非子》中就有主人以美食、钱币等招募“卖庸而播耕者”的记载。这一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A.分封制趋于解体B.郡县制得以推广
C.井田制遭到破坏D.宗法制逐渐强化
2024-01-22更新 | 575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4年1月九省联考·(黑龙江、吉林)历史试卷评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8 世纪,乔治·萨尔主编的 65 卷本《普遍史:从创世至今》出版之后畅销欧洲。该书力图面面俱到地描绘已知世界所有民族的历史,当新知识与《圣经》记载发生冲突时,编者则会通过各种方式论证《圣经》记载的权威性。一个世纪以后,许多世界史著作将其视为批判的靶子。由此可见(     
A.新的历史著作更有价值B.全球视野易于发现历史真相
C.多卷本世界史大而不当D.历史认识需要适时加以反思
2024-01-23更新 | 342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年1月九省联考·(安徽)历史试卷评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下表是历代正史对部分游牧民族的记载。

民族

记载

出处

匈奴

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

《史记》

鲜卑

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

《魏书》

回纥

居无恒所,随水草流移

《旧唐书》

蒙古

自夏及冬,随地之宜,行逐水草

《元史》

这主要反映了(       

A.不同王朝修史目的相同B.生产方式受到地理环境制约
C.历代正史史料来源一致D.北方游牧民族习俗因袭传承
2024-01-22更新 | 497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年1月九省联考·(黑龙江、吉林)历史试卷评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公元前2000年就在两河流域立国的亚述国家留下了大量关于蝗虫的记载,许多国王都派亲信去地方督促灭蝗工作,国王身边的术士和地方上的祭司也热衷于炮制和搜集各种治蝗法术和咒符。由此可知,亚述国家(     
A.王权与神权高度结合B.中央集权日益强化
C.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D.宗教势力威胁统治
2024-02-19更新 | 9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高三下学期2月质量检测(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我国古代文献记载:商族的始祖契是简狄吞食玄鸟卵而生,周族的始祖母姜嫖在野外践“巨人迹”感而生弃。这些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氏族公社的某些特征。下列文化中具有上述特征的是(       
A.龙山文化B.良渚文化C.二里头文化D.仰韶文化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朝时期的地理景观是村落遍布各地,朝廷触角直接深入到村落内部。北朝很早就建立了户口管理制度,自太和中叶以后,“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负责掌握户口、交纳赋役等工作。同时,村落中依然存在“乡里”编制。朝廷也利用乡里的名称灌输儒家思想,推行教化。由于统治者沿用先秦以来的传统,自都城到郡县均设刑场于“市”,村民时常会遇到处决犯人的场面,从中可以直接感受到朝廷官府的赫赫威力,有心人也能从中察觉到政治的细微变化。

材料二   关于城市与乡村的关系,主流观点认为两者是对立的。不过,分析有关记载,可以找到事例,为认识两者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角度。《太平寰宇记》:“废延福县……后魏废帝元年于此置延陵县,属扶宁郡。”值得注意的是西魏设立延陵县是在“延陵村”的基础上进行的,县的名称也由该村而得,县的治所也设在该村。这个原本普普通通的村落由于这次设县活动,一跃而成为“县”一级的行政治所。……从而使该村朝城镇方向发展。延陵村在西魏时期所经历的变化并不是孤例,而是有相当普遍性的现象。

——摘编自侯旭东《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县与村里》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简要梳理北朝对村落治理的主要举措。
(2)运用材料二所提供的事例,简要说明城市与乡村关系的“新的角度”。
2024-03-22更新 | 117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3 中国古代史(非选择题)-【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浙江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夏朝汲取了旧石器时代中原文明的精华,从古国文明的汪洋之中脱颖而出。《史记·夏本纪》记载:“(大禹)声教播于四海。于是帝锡禹玄圭,以告成功于天下,天下于是太平治”。以下关于夏朝说法正确的是(       
①私有制产生并即将迈入了阶级社会的门槛       ②统治集团内部由“传贤”演化为“传子”
③犁耕已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④二里头文化吸收了各地区的先进文化因素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④D.③④
2024-03-22更新 | 247次组卷 | 4卷引用:(5大核心考点+70道高频选择题)专题01 先秦时期: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