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18 道试题
1 . 下图是一幅法国人绘制于1871年的漫画。图中下方戴头盔的人物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首脑梯也尔,他正在把城门钥匙递给俾斯麦等人。这幅漫画
A.属于现实主义流派的绘画风格B.揭示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
C.反映了巴黎公社的有关背景D.反映了德意志统一的正义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英国辉格党人吸取法国大革命的教训,认为不能像法国一样发动革命、推翻现存制度;同时又能拉拢中等阶级,让他们成为原有制度的新的社会基础,还能顺应中下层人民变的愿望,同时又保住了现有的制度,给它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A.确立了联邦共和制B.开创旧瓶装新酒的政治先例
C.导致英王统而不治D.通过政治妥协推动社会进步
2021-05-07更新 | 45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年秋季高三历史开学摸底考试卷-课标全国专用-单科历史卷03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形成苏攻美守的局面。苏联企图以阿富汗为南下基地,威胁中东产油区,控制中亚枢纽地区,与其太平洋战略互相呼应,最终实现其世界称霸的目的。阿富汗新上台的阿明政权试图摆脱苏联控制,声称要与美国实现关系正常化。苏联认识到,阿明政权不能实现苏联在阿富汗的利益,决定实施南下战略。197912月入侵阿富汗。苏军采取武装直升机掩护空降突击部队参战,使用装有化学武器的火箭,同时改变以往集中使用炮兵的习惯,采用单炮作战。阿富汗游击队在兵力兵器方面处于劣势,但在国际社会支持下顽强地同苏军进行周旋。苏联入侵阿富汗,削弱了国力,旷日持久的战争使苏联在政治、外交、经济上承受巨大压力,受到世界的谴责,处境孤立。戈尔巴乔夫任苏共总书记后,改变全球战略,积极推进阿富汗问题的政治解决。1989年,苏军最终撤出阿富汗。

——摘编自《凤凰书刊·关于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苏联:盛极而衰的年代》


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苏联入侵阿富汗的背景与战略意图。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在阿富汗战争中的优势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归纳总结苏联最终从阿富汗撤军的原因。
4 . 商周时期,锸、䦆类农具开沟起土较慢,农田垄与沟的宽度比约为1:2,沟宽垄窄;战国晚期,垄、沟宽度之比变为1:1;沟、垄宽度基本一致。这一变化表明战国晚期
A.生产发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B.集体劳作方式不断得到强化
C.人地矛盾推动经济结构调整D.技术革新带动种植面积扩大
2021-05-05更新 | 1746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1年秋季高三历史开学摸底考试卷-课标全国专用-文综历史卷03
5 . 《全球不平等∶一个全球化时代的新手段》中写道∶"以收入为标准,研究了从1988至2008年的赢家和输家。大赢家中既有全球最顶尖的那1%高豪,也包括在新经济体的中产阶级;而大输家——那些得到很少甚至一无所获的人,包括发达国家的贫民和中产工薪阶级。全球化并不是造成此状况的唯一原因,但无疑是原因之一。"这表明
A.经济全球化需要发展中国家参与B.发达国家充当了全球化的领导者
C.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贫富分化加剧D.发展中国家是全球化主要受益者
2021-05-05更新 | 1832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三历史开学摸底测试(中外历史纲要下)-试卷05
6 . 佛教最初传入中原时关于“剃度”并无明确限制。但东晋高僧慧远却指出,凡是尚在朝廷效力的人,尤其是士兵,或者还没有征得父母同意的人都不能受戒剃度。这一变化表明当时
A.中外文化交流频繁B.儒家统治地位动摇
C.佛教主动适应现实D.三教合一开始出现
2021-05-05更新 | 1667次组卷 | 14卷引用:历史-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B(统编版)
7 . 19世纪80年代,法国共和派在取得参众两院优势后,对1875年宪法进行修改,规定:如众议院被解散,新的众议院必须在两个月内选出,之后10日内开会;参议院的组织法不再具有宪法效力,终身议员制被取消。这些规定
A.彻底废除了君主制度B.加强了对政府的监督
C.削弱了众议院的权力D.旨在防止独裁的出现
8 . 1949年9月,当国旗图案在全国政协会议上通过后,“许多机关、团体、学校、商号以至民宅,立即自发去订新式国旗。光永茂实业公司一家在三天之内就做了四千多面。包揽做国旗的新建被服厂各单位,连明连夜地赶,也还是不能满足顾客的要求”。这说明
A.民众追求新的社会风尚B.民族工业获得发展良机
C.新兴政权得到民众认同D.国内工业生产技术落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