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国际法

荷兰人格劳秀斯在1625年出版的《战争与和平法》一书中提到“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任何国家的主权不受别国的意志或法律的支配”,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


(1)根据格劳秀斯对国际法的定义,下列属于国际法的是(单选题)(     
①《非战公约》②《拿破仑法典》③《解放黑人奴隶宣言》④《联合国宪章》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国际法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阅读材料一至四,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所有罗马帝国的选侯、邦君和各邦,应根据本协议确定和确认享有他们自古以来的权利、特权、自由、优惠、自由行使领土权,不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或是礼遇性的权利,因而他们永远不能,也不应受到任何人以任何借口进行的骚扰。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材料二:1815年召开的维也纳会议,建立起以大国协调、欧洲均势为特征的国际关系体系。在维也纳体系下,……国际法的应用范围也逐渐从欧洲扩大到美洲、亚洲等其他许多地方。

——摘选自《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三:缔约各国,为增进国际间的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承受不从事战争之义务,维持各国间公开、公正、荣誉之邦交,严格遵守国际法之规定,以为今后各国政府间行为之规范,在有组织之民族间彼此关系中维持正义并恪遵条约上之一切义务……

——《国际联盟盟约》

材料四:一、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并为此目的:采取有效集体办法,以防止且消除对于和平之威胁,制止侵略行为或其他和平之破坏;并以和平方法且依正义及国际法之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

——《联合国宪章》


(2)上述四则材料内容分别与历史上的四个国际体系相关联,完成对应填写。
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
(3)近现代以来,推动国际法形成并不断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从空间范围、国家关系和历史作用的视角,概括近代以来国际法发展变化的趋势。
2 . 变革时代。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一次重大变革。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冶铸作坊遗址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战国时期,各国极力整顿内部,以增强国力。其中秦国在孝公即位后,大事改革。

孝公三年,商鞅说孝公变法修刑,内务耕稼,外劝战死之赏罚",规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尽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免除赋税或徭役)其身”。

孝公十二年,“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四十一县。为田开阡陌”。

——摘自《史记》


材料三   19世纪中后期,古老中国面临“秦以来未有之世变”。
1842《南京条约》签订,外国资本主义入侵1898维新人士提出一系列变法主张,最终归于失败
1865江南制造总局建立,该局制造军火,生产机器1912辛亥革命结束两千年君主专制统治,半殖民地半封建主义社会性质依旧
1869方举赞开设发昌机器厂,使用车床进行生产1914一战爆发,纺织、面粉等民族工业得到短暂发展
1895甲午战败后,清廷放宽民间设厂限制,筑路高潮出现,实业救国思潮兴起1919五四运动爆发,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1)根据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经济领域发生了什么变化?
(2)根据材料二,秦国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近代中国怎样回应“世变”?
(4)结合材料及所学,你如何看待中国历史上的这两个变革时代?
2023-09-17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3 . “当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在欧洲大陆上造成血腥和暴烈的悲剧时,在英国发生了一个变化。这个变化,归根结底使得围攻巴士底狱和滑铁卢战役在相形之下似乎无足轻重了。”在英国所发生的“变化”是
A.光荣革命成功
B.殖民霸权建立
C.工业革命开展
D.英联邦制形成
2019-09-02更新 | 46次组卷 | 2卷引用:2013年上海市松江区松江二中高三下学期开学历史试题
4 . 历史上以下的改革,未涉及土地所有制变化的是
A.商鞅变法中的“废井田,开阡陌”
B.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C.19世纪中期美国内战期间的“宅地法”
D.20世纪后期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 . 下表为英法美德四国工业生产总值在全世界所占的比重,导致列国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国别       年份美国德国英国法国
1870年23%13%32%10%
1913年38%16%14%6%
A.第二次工业革命
B.垄断与资本输出
C.帝国主义瓜分世界
D.世界市场形成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2016-11-18更新 | 5800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3年上海市松江区松江二中高三下学期开学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