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1 . 明清时期,许多出版商除原有业务外,也大量刊印童蒙识字教材、生活实用手册、通俗文学读物等类书籍,销售的对象以略通文字的平民百姓为主。明清时期出版商业务和销售对象的这种变化反映了
A.商品经济的发展B.文学世俗化的趋势
C.专制统治的加强D.思想控制的松弛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



——【英】迪恩和科尔《英国经济的增长》

材料二   18世纪中叶起,英国从私人圈地进入国会圈地时期……1760年开始的乔治三世在位时期,国会颁布圈地法令达3000个以上,从1760年到1815年共圈占农民土地600多万英亩。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世界强国工业生产能力变化表(1860~1900年)

年份位次
1860年英国法国美国德国
1870年英国美国法国德国
1890年美国英国德国法国
1900年美国德国英国法国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没有什么在表达工业时代的恶果时比这幅照片(《断掌工业》罗伯特·杜瓦斯诺摄于1956年)更令人震惊的了。早期的工业社会已变成疯狂的食人机器,浓烟蔽日的工厂和血淋淋的断指,是对19世纪兴起的所谓“人类的进步”最为直接的控诉。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01~1901年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的变化趋势。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造成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60~1900年世界强国工业生产能力的变化趋势。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全面简要地分析两次工业革命的共同历史影响。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52年中国主要工业品总产量的国际比较表

—根据赵德馨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数据整理

材料二:1998—2002年私营、国有和外资工业企业的工业生产总值比较表

—摘编自陈勇勤《中国经济史》、简新华、向琳等《论中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状况?这种状况是怎样初步改变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三类工业企业的产值变化趋势并说明原因。

2018-09-03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部分正史中表彰忠孝节义的“列传”一览表

史书名称成书年代表彰名教的列传
《史记》西汉
《汉书》东汉
《三国志》西晋
《后汉书》南朝宋列女
《宋书》南朝梁孝义
《魏书》北齐孝感、节义、列女
《梁书》孝行
《陈书》孝行
《隋书》孝义、列女
《新唐书》北宋忠义、孝友、列女、奸臣、叛臣、逆臣
《宋史》忠义、孝义、列女、奸臣、奸臣、叛臣
《金史》忠义、孝友、列女、逆臣、叛臣
《元史》忠义、孝友、列女、奸臣、叛臣、逆臣


表格能够反映我国古代正史在表彰名教方面变化的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要求:论述完整、清晰,逻辑严谨,文字通顺)

2017-11-03更新 | 181次组卷 | 18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代察举制与唐代科举制之比较

察举制科举制
内容地方长官选拔,送到中央,后汉中叶有考试形式;以地方均衡为原则;重德行(孝),重事功(廉)。个人自由向地方政府报名,送中央考试录取;全凭个人才学自由竞争;重才学,尤重诗文。
影响人才分布四方,地方政治优良;官与吏之仕途不分,行政经验丰富;经学(自有家法)法学能世家,终形成门阀社会。人才群趋中央,增加对中央之向心力;加重官与吏分为两途之趋势,形成吏员政治;文学靠天才性灵,不能世家,不致形成固定阶级。

——摘编自严耕望《中国政治制度史纲》

料二:英国是最早形成文官系统的西方国家(文官指事务官,即脱离政治争斗影响,担任实际行政事务的可永久任职的工作人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官吏任用制度仍深受封建恩赐制影响,任用私人和卖官鬻爵现象依然严重存在。工业革命后的英国蒸蒸日上的态势与人才奇缺、效率超低的政府工作职能的矛盾不断升级,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1853年英国的《麦克莱报告》指出:职员任用须经公司竞争考试,考试及格后再受训二年,期满按成绩分配工作。这一报告影响至深,英国行政部门流行的“通才教育”传统即追溯于此。

——摘编自陈小锦《从英国文官考选制度看清末科举制的衰亡》

材料三:英国借鉴科举并非生搬硬套,而是吸取了科举制度的合理内核,取考试的平等竞争原则和择优录用方法,舍弃了科举考试空疏无用的古代经典内容,因而后来能被其他欧美国家和日本等国仿效。

——摘编自李兵、刘海峰《科举:不只是考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能够延续一千三百多年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文官制度建立的背景及其主要特征。
6 . 如图展示了1985—2018年部分国家发明人才流动规模。据图可知(     
A.发明人才流动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B.发明人才的流动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C.发明人才流动数量的减少意味着国际分工的弱化
D.全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促使发明人才流动占主导
2023-08-2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历史试题
7 . 武昌起义前后,南方口岸城市地方精英希望通过签办团防来稳定地方秩序。在筹办过程中,支持“新政”“立宪”的绅士和经营现代工商业的新式商人取代传统乡绅,成为筹办团防的首要领导者。这反映了(     
A.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趋势B.近代中国逐步向殖民地过渡
C.社会转型时期形势的多变D.地方精英对列强侵略的态度
8 . 如图是1962年慕尼黑报纸发表的《新欧洲》,图中的法国总统戴高乐(右)和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左),正在设计、制作一张新欧洲的政治版图;墙壁上,法国和德国的两块地图位于正中,两人正在思考意大利、英国等国该如何摆放。该漫画反映了(     

A.世界多极化趋势逐渐出现B.欧洲国家由统一走向分裂
C.法德是欧洲事务的主导者D.欧共体促进欧洲的一体化
2022-08-27更新 | 236次组卷 | 6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3届高三8月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上半期是英国人口的迅速增长时期,其中,农村农业人口增长了近60%,粮食供应压力增大。1560年以后,农业革命在英国悄然兴起。当时,英国西部已经实行了早期形式的轮作制。英格兰人逐步把可轮换式农业、三圃制、革命性作物、畜牧业和可耕地结合起来,发明了诺福克四茬轮作制。17世纪,马铃薯的广泛种植,提高了英国人的抗饥荒能力°18世纪起,议会简化了圈地程序,涌现出许多拥有大地产的地主,人们常常把低质量的农场改造为精耕细作型的可耕地。到了18世纪,土地私有产权完全确立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农场主可以自主决定生产。最终,英国不但粮食生产增加,而且在18世纪的前几十年,还成为粮食的出口国°

——摘编自尹翔顺等《贸易战略的国际比较》

材料二   1953年,我国对粮食实行国家“统购统销工1954年,国家征收粮食309.8亿斤,收购569.73亿斤,比上一年度增加了21.98%,粮食库存量增加了51%,有效缓解了糠食问题°同年,美国联邦政府发布“粮食增产信贷法令”,发放信贷120亿美元。在消除贸易壁垒的历史趋势下,美国大幅降低棉食出口税,实行国家补贴以刺激农业生产。到1957年,美国粮食产量约占世界粮食产量的72%,主要出口日本、韩国、西欧等国家和地区。

——据周立《美国的粮食政治与粮食武器》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农业革命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美粮食政策存在差异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认识。
2022-09-28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新高考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2022年4月28日,美国总统拜登要求国会批准总额为330亿美元的“2022财年紧急补充资金”,其中用于“向乌克兰提供军事和安全授助、支持美国和北约盟友等合作,以加强欧洲安全”的资金高达204亿美元。由此可见(     
A.美国冷战思维威胁世界和平B.美国总统行政权力呈扩大趋势
C.美国极力维护欧洲安全秩序D.北约东扩冲击世界多极化格局
2022-08-17更新 | 297次组卷 | 4卷引用:贵州省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