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68 道试题
1 . 迦楼罗是印度神话中的神鸟,能够吞食蛇虫。日本正仓院藏伎乐面中即有迦楼罗面具(如图),古希腊戏剧中的“酒神”面具经丝绸之路东传后,逐渐演化成为此类面具,唐代百戏饰演者往往戴此类面具。这表明当时
A.日本积极吸收古希腊文化B.中外戏剧文化互相借鉴
C.丝绸之路中心东移至日本D.艺术已有东西合璧色彩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材料二:“明定国是”诏书明确宣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共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清德宗实录》卷418光绪二十四年四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者在挽救国家颓势方面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两种方案的实践效果。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53月,英法意在斯特雷扎举行的反德扩军会议上,墨索里尼公开表示:“三国政策的目的,就是在国际联盟组织机构下,集体维护和平。三国一致同意,要采取各种可行的方法,反对危及欧洲和平的单方面违背和约的行为,并将为了达此目的,采取密切而真诚的联合行动。”英国外交部人员明白墨索里尼的意思,墨索里尼一方面表示愿意同英法合作防止德国重整军备;另一方面又要为他对非洲阿比西尼亚的侵略埋下伏笔。通过讨论,英国认为这个时候对意大利提出不得入侵阿比西尼亚的警告是不合时宜的,这等于把墨索里尼这么重要的合作者推向德国一侧。为了拉拢意大利以壮声势,法国对这一问题也是三缄其口。193510月,英法主导下的国际联盟对意大利发动对北非阿比西尼亚的侵略问题推行了绥靖政策,这直接导致国联在道义与威望上的急剧衰落,进而加速了英法主导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崩溃。

--摘编自姜鹏《砝码国家何以自抬身价?--两极格局下同盟政治中的“科林斯难题”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意大利参加反德扩军会议的意图。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法对待意大利态度的影响。
2022-02-2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表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任务的变化,这一变化
1986年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
1996年形成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盗的社会主义义利观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012年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促进了社会科学的发展B.实现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C.适应了现代化建设需要D.推动了工作重心的转移
5 . 在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历程中,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实现了政治的和平转型后,走上君主立宪道路;美国通过对《1787年宪法》的美妙设计,完成了对利益的相对兼顾和权力的分散与制衡,建立了联邦共和制。这说明
A.政治的转型有统一的模式B.历史与现实国情对政治道路选择的影响
C.妥协不足以体现政治智慧D.美国的顶层设计优于英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1897年,贵州学政严修向朝廷提出改革科举,“考求各国政事、条约、公法、律例、章程者”,获得允准。1903年殿试,清廷将外交、公法等作为策试内容。这表明
A.清政府外交逐渐走向近代化B.废除科举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C.清朝官员彻底摒弃华夷观念D.学习国际公法成为全社会共识
2022-02-19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下学期高三艺术班开学摸底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毛泽东在1943年4月写信给中央宣传部,说:“我的思想(马列)……不宜当做体系去鼓吹,因为我的体系还没有成。”此时毛泽东的思想著作不包括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论持久战》
C.《论人民民主专政》D.《新民主主义论》
8 . 钱穆说:“如今美国,大学最早全由教会创立,如哈弗,如耶鲁皆是。其建校全在美国开国前。美国总统主持全国行政,大学则不在管辖下。美国开国已两百年,逐渐有州立大学之创建,但迄今仍无国立大学。”材料主要说明
A.美国缺乏强有力的中央政府B.政教分离使美国无国立大学
C.美国总统掌握部分行政大权D.美国各州享有一定自治权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337年—1453年,英法之间的“百年战争”,唤醒了两国人民之间的民族感情,对西欧民族国家形成和民族意识觉醒产生了巨大影响。从 14 世纪开始,西欧各国出现了使 用本民族语言的浪潮,用英语翻译的《圣经》奠定了英国民族语言的基础。恩格斯说:“语族一旦划分……这些语族就成了建立国家的一定基础。”14 世纪末,欧洲的封建体制向近代政府体制过渡,民族国家化(“民族”从它的自然状态转化为“国家”的政治形态)的进程启动了。在这些新型国家中,君主是国家权力的金字塔顶,“君主的利益不再只与贵族的利益相吻合, 而是扩展到与全民的利益相吻合”。随着民族国家兴起,从前那种只知有教,不知有国的情况发生变化。中世纪文明那种孤立性、分散性的特点, 开始朝全国性、统一性、以及以公利和公权为主的方向演变。

——摘编自李肇忠《近代西欧民族主义》

材料二:自鸦片战争以来,“亡国灭种”的遭遇使得原有的国家认同不断被摧毁,这极大地引发了人们的思考。梁启超认为,“夫所谓……元、明、清者,则皆朝名耳。朝也者,一家之私产也;国也者,人民之公产也”,只有建立一个君主立宪的民族国家, 并致力于开启、培养国民与此相应的国家认同感,中国方可立于世界民族国家之林,革命派提出,中国在“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情况下,建立起一个现代民族国家“殆不可以须臾缓”。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一再强调“今日中华民国成立,满、汉、蒙古、回、藏五族合为一体”,各族“皆得享共和之权利,亦当尽共和之义务”。

——摘编自暨爱民 《百年凝聚:近代中国民族国家的认同建构》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西欧民族国家兴起的原因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民族国家观念兴起的原因。
10 . 2020年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决定授予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做出杰出贡献的钟南山“共和国勋章”,授予张伯礼、张定宇、陈薇“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这一决定(       
A.有利于全面提升公民素养B.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C.有利于推动精神文明建设D.有利于健全医疗卫生保障体系
2022-02-15更新 | 208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