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7 道试题
1 . 英国的志愿者组织和非盈利组织不直接接受政府部门的行政控制,具有广泛的行为空间,在能够促进社区发展的前提下,可以以任何合理合法的方式介入社区发展,为社区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智力保证或者教育培训方面的优质人力资源。英国的这一社区治理模式(     
A.体现了权力钳制下的高度自治B.有利于降低社区运营成本
C.说明社区已取代了政府的功能D.推动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2023-10-05更新 | 493次组卷 | 30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普通班)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2 . 英国《泰晤士报》声明:“由于这次爆发了军事行动,现有的各种条约就此作废了,我们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安排我们同中华帝国的关系了。广州最近发生的事变警告我们,应当坚持要求取得1842年条约规定的自由进入这个国家以及进入对我们开放的那几个口岸的权利。”该声明内容实施的后果是(     
A.外国势力开始深入中国内地B.清朝近代政治改革运动兴起
C.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D.中国半殖民地社会最终形成
2023-06-13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以来文化的变迁……反映在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推行“三民主义”,民主、科学观念的普及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等文化价值观念的变迁中。总体来看,近代意识形态的显著特征是以革命为中心,并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革命文化,特别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材料二   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学兴起到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再到宋明理学、明清时期“经世致用”的新儒学的历史文化变迁中,最终形成了“以儒为宗”的中国古代意识形态。……虽然在不同历史时期其表现形式不尽相同,发生了内生性的演变,但却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承续性,如崇尚和谐、爱好和平、天人合一、与人为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和连续的。

——以上材料均摘自王永贵《文化自信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思想发展以革命意识形态为特征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023-06-1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1993年我国开始推行公务员制度,随后建立了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并于2006年1月正式实施。据此可知,我国(     
A.改革开放事业已进入全面深化阶段B.公务员考录工作已步入法制化轨道
C.公务员的政治和文化素养得到提升D.进一步完善了机关干部廉政建设制度
2023-06-10更新 | 523次组卷 | 10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195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存在的基本问题是:总体关税水平过高,税率结构不尽合理,税则的商品分类目录不适应对外经济、贸易和科学、技术交流的需要等。1985年颁布的同名税则对这些方面进行了修改,主要是改变商品分类目录,调整进口税率。1985年税则调整旨在(     
A.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B.维护国家关税自主权
C.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D.促进科学、技术交流
2023-06-10更新 | 245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1984年,全国人大在制定《民族区域自治法》时,原来的草案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而正式通过时则改为"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把其中“的民族”三字删掉旨在(     
A.准确界定民族区域自治的主体B.扩大民族区域自治适用范围
C.向群众宣讲《民族区域自治法》D.突出强调法律用语的精炼化
7 . 列宁在《亚洲的觉醒》中强调:“亚洲的觉醒和欧洲先进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斗争的开始,标志着20世纪初所开创的全世界历史的一个新阶段。”对世界历史新阶段理解正确的是(     
A.帝国主义的统治开始松动B.世界范围内民族民主运动发展
C.世界殖民体系逐步瓦解D.马克思主义与各国国情相结合
2022-12-16更新 | 576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1939年9月17日,当波兰濒临败亡之际,苏联进入波兰境内的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地区,借口是波兰出现的局势对苏联构成了威胁。9——10月,苏联又分别与波罗的海沿岸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三国签订了互助条约,规定苏联在三国境内有驻军、建筑军港和空军基地的权力。苏联这些活动的主要目的是(     
A.趁机瓜分波兰西面的领土B.防止德国法西斯战火东延
C.建立波罗的海的军事霸权D.加强与东南欧的政治联系
2022-11-14更新 | 878次组卷 | 12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葡萄牙亨利王子(1394—1460)在世期间,在葡萄牙西南海岸的萨格拉什创办航海学校,培训本国水手;设立专门研究航海技术的观象台,广泛收集地理、气象、造船、海流等方面的文献资料;聘请热那亚和加泰罗尼亚等地的航海人才为师。这些措施(     
A.促使葡萄牙成为殖民霸主B.为新航路开辟准备了条件
C.旨在发展本国的海事教育D.推动了葡萄牙的社会变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据统计,“七五”时期(1986~1990年),全民所有制工业年均增长7.3%,集体所有制工业年均增长17.6%,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资经营的工业年均增长74%。全民和集体所有制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由1985年的97.7%下降到1990年的91.4%。这一现象反映出中国(     
A.改革开放的有效推进B.计划管理调控作用的增强
C.经济结构调整的完成D.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实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