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5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礼记》记载,“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本”“心以体全,亦以体伤,君以民存,亦以民亡”。《孟子》也有“是故得乎民而为天子”“得天下有道,得其民得天下”之说。墨子也提出,“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论语》记载,“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认为礼的运用王和谐,认为先王的治国之道是最好的。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以抱目,冲气以为和”,认为和谐的状态是事物发展的基本条件。“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语出《周易》,指天体运行是没有终止的,不因外界事物干扰而屈服,君子也应该效法天,自强不息、永不停息。《孟子》记载:“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体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不畏艰险、奋发图强的精神。

——摘编自朱美荣《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

材料二   国传统文化发展到近代不得不发生深刻的变革。由于中国的大门是在被迫的情况下打开的,外来文化的涌入使时人一时难以阻挡,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以儒学为骨干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待传统文化的讨伐声中,匆忙转向新文化,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在这种急迫心理的驱使下,往往对中国传统文化所遇到的近代危机缺乏深刻的理解和分析,文化批判的功利色彩较浓,文化自觉运动的参与者无论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对传统文化简单否定的倾向。面对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鸦片战争后的民族救亡,是循着“利器”到“改制”和“化教”的程序进行的,这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对文化变革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的深化,另一方面也强化了人们“只有西方文化才能拯救民族危亡”的简单思维习惯。

——摘编自蔡雅娟《近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变革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先哲思想体现的社会价值观,并简析其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传统文化变革的特点,并简析其发生变化的原因。
2023-09-27更新 | 76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汉南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综合检测(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英国颁布系法律,把医院管理、社区服务、社会治安和教育等都交给相关公司承担。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大量私有部门和志愿部门参与到地方自治中来,从而使得地方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了。材料反映了(     
A.西方福利国家政策的调整B.西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C.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D.西方政府行政能力的削弱
2023-09-26更新 | 169次组卷 | 60卷引用:湖北省天门外校2020届高三起点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61年,苏联以非集团语言出版的图书总产量达到4000万册;阿拉伯语图书翻了三倍,西班牙语、印度语和波斯语的图书产量翻了一番,日语、库尔德语和意大利语书籍也大幅增加。这反映出苏联(       
A.文教事业取得显著成果B.外交空间得到极大拓展
C.文化活动受到冷战影响D.积极争夺舆论的至高点
4 . 下表为1890~1959年非洲一些国家主要出口商品的年产量。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

埃塞俄比亚

咖啡(千吨)

加纳

可可(千吨)

刚果

铜(千吨)

马里

花生(千吨)

南非

金(吨)

乌干达

棉花(千吨)

1890—1899年

0.3

62

1900—1909年

4

9.1

107.9

5.2

1910—1919年

4

79.2

14.6

268.2

5.2

1920—1929年

9.4

204.3

74

38.4

287.6

23.9

1930—1929年

16.6

260.4

109.5

108.7

353

52.5

1940—1943年

23.8

229.1

155

62.4

392.9

46

1950—1950年

49.4

246.9

255.9

109.2

452.3

65.7

材料来源:希尔帮和格林(2018)《非洲——一个大陆的经济和社会历史》

A.宗主国殖民控制放松B.世界贸易中心转移
C.非洲人民的广泛觉醒D.全球化进程的推进
2023-09-22更新 | 171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2世纪,英王亨利二世进行司法改革,规定凡经教会法庭判决有罪的教士,必须移至普通法院进行审理和惩罚;教会法庭已经判决的案件,非经国王许可,一律不得上诉于罗马教皇;将全国划为六个巡回区,由国王派出的巡回法院审理案件等。这些措施(       
A.加速了封建庄园法庭的崩溃B.为王权的扩张留下更多空间
C.初步奠定了大陆法系的基础D.沉重打击了罗马教廷的权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图为20世纪50年代《人民画报》对某一历史事件(政策)的报道频率图。该历史事件(政策)最有可能是(       
   
A.抗美援朝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三线建设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7 . 1926年,毛泽东主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在广州开班。在开设的25门课程中,把注重本党主义之解释、国民革命基础知识之灌输摆在第一位;还特地设有14课时的“革命画”课。这一课程的设置意在(       
A.增强党的组织动员能力B.加速国民革命高潮的到来
C.宣传工农武装割据思想D.提升广大群众的综合素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北宋前期,士大夫主要以诗人眼光看待和评价杜甫,其影响力有限。但到了中后期,宋人评价杜甫着眼于“道”与“文”两个方面,甚至称杜甫“至其出处,每与孔孟合”。杜甫得到包括官方在内的整个社会的崇扬,地位不断提高。这反映了(       
A.儒学教育的平民化B.政教价值的时代选择
C.商品化趋势的加快D.市民文化的逐渐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北朝谱学以官修谱牒为主,侧重士族及其门第评定。唐前期三次官修谱牒,评定士族及其等级,“崇重今朝冠冕”。至唐后期,朝廷不再分定姓族、官修“氏族志”;私撰谱牒,也不再注重士族评定,谱学转向关注姓源、姓望等姓氏知识。唐朝谱学的转变主要由于(       
A.选官制度的调整B.人才观念的变化
C.阶层流动的增强D.君主专制的强化
10 . 秦汉时期的“平贾”制是一种官定价格标准的制度。“平贾”由地方评定、谒报于县廷,在本县范围内发挥效力并定期更新。汉武帝施行平准法,利用“平贾”对民间交易价格进行干预。秦汉时期“平贾”制的实行(       
A.表明政府经济政策松动B.推动了全国市场的统一
C.旨在打击地方豪强势力D.有利于社会良序的建立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