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4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三棒鼓是一种具有浓厚地方风格的曲艺走唱形式,在唐代开始出现,时称三仗鼓,流传于恩施、天门、沔阳一带。下为恩施地区机关报刊《恩施报》于1951年10月刊登的三棒鼓《团结闹翻身》节选。这反映(     
过去地主们,压迫我农民,腿难缩来腰难伸,苦情数不清来了解放军,云散天气青,共产党是救命星,保卫我农民减租退押金,反霸吐冤恨,又是镇压反革命,为民解大恨
A.物质文化遗产内涵与时俱进B.时代变革影响地方民俗文化
C.土地革命得到民众广泛支持D.政府助推民俗文化形式革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巴西于1772年创办了第一个科学院——里约热内卢科学院,专门研究自然科学,包括物理、化学、农业、医学、药学等。该学院尤为关注植物学,建有自己的植物园以便进行有用的植物学实验。据此推断当时巴西(     
A.政府重视提升国民素养B.构建起完备的教育体系
C.科学与技术进步相结合D.受到理性主义深刻影响
3 . 【非洲城市化】

材料一:20世纪50-80年代世界各大洲城市人口平均增长率(单位:%)

增长率时间

地区
20世纪60-70年代20世纪70–80年代
亚洲3.53.6
非洲4.95
拉丁美洲4.23.9
北美洲1.81.4
欧洲1.81.5
大洋洲2.81.6

1960–2011年非洲区域城市化率(单位:%)

地区1960年1970年1980年1990年2000年2010年2011年
东非7.2710.2814.5717.5820.4623.323.67
南部非洲41.9643.6144.5448.6853.7358.5458.99
北非30.2435.9539.6844.2447.1649.5949.83
中非17.7424.8628.9932.436.1540.9441.45
西非15.062I.2727.1332.9638.5144.3144.88
非洲18.6923.6227.8932.0135.6439.3339.37

——摘编自王枫云《非洲国家的非均衡型城市化:特征、弊端及其反思》

材料二: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全部城市人口中,有将近一半生活在主要的大城市,与这一状况伴随而来的,是对政府管理、治安、基础设施等各方面的挑战。1997年,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43%的城市居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由于大多数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经济薄弱,现代正规经济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除南非外,大多数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并没有成功地建立强大的工业部门。因此,每一个非洲国家城市生活的特征是广泛的失业和不充分就业。据估计,非洲城市至少有25%的劳动力失业。

——摘编自丁金宏《当代非洲城市化的动因与困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二战后非洲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非洲城市化进程面临的困境,并提出应对之策。
4 . 【中华海洋文化的精神】

材料:在中国数千年的悠久历史中,中国人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海洋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海洋文化的外显具体内容
海神形象中国海神妈祖:尊贵慈祥、解危救难、和谐宽容,充满母爱的和平女神
名人名著名言“协和万邦”(《尚书》)
“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老子》)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历史上的国家行为郑和七下西洋的和平之旅
族群行为出洋华人海外谋生,安分守己,艰苦创业
经济行为谋利思义
当代大国的海洋作为中国倡言2l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
结合材料和所学,围绕“中华海洋文化的精神”,自拟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研究证明,世界各大洲都有古代岩画,在一些当代原始民族中,绘制岩画至今还是他们生活的内容之一。各地岩画中的许多符号是祖先们留下的原始符号,包含着他们当时一些较为深层的情感,或者是带有一些抽象含义的内容。这些原始符号(     
A.是世界各地文化发展趋同的证明B.是不同族群交流融合的主要工具
C.展现了原始人的想象力和思考力D.事实上具备成熟文字的基本特点
6 . 明代史学家王世贞认为:高拱官居宰辅,倾轧同僚,“虽有小才,乌足道哉”。清初阁臣张廷玉认为:高拱在整顿吏治、选储人才等方面政绩显著,“拱练习政体,负经济才,所建白皆可行”。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     
A.传统史学研究趋时更新B.正统观念影响人物评价
C.情感倾向主导历史认知D.多元评价利于还原真相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0-11世纪,西欧的不少庄园农奴特别是具有某种手艺的人为摆脱封建领主的奴役与剥削,往往逃到城里谋生。与此同时,因庄园生产生活资源有限,封建领主和寺院僧侣需要从市场上购买一些生活必需品和奢侈品,出售自己庄园中多余的产品。上述现象(     
A.推动了中古西欧的城市兴起B.反映了封建领主经济地位下降
C.表明西欧庄园经济走向瓦解D.印证了西欧近代文明曙光浮现
8 . 【茶叶贸易与茶文化】

材料一:早期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与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的路径是相吻合的,两者之间存在地理和时空上的耦合关联性。东路与北路以文化传播为主,西路与南路以贸易交流为主。一是西路,沿古代北方陆上丝绸之路,由土耳其人将茶传播到西亚各国并通往欧洲;二是东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韩国、日本两国的遣唐使和学僧将中国的茶籽带回并繁殖开来,中国的饮茶习俗连同佛教文化在两国普及开来,逐渐形成“韩国茶礼”和“日本茶道”;三是南路,通过“蜀身毒道”的南方路上丝纲之路,茶叶连同中国的其他土特产通过贸易的形式传播到东南亚和南亚地区;四是北路,通过汉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的融合,将中国茶传往我国的内蒙古及蒙古等地。公众号:武汉乐学教育plus

——摘编自盛敏《千年脉动: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

材料二:自唐代茶叶传入吐蕃以后,伴随着吐蕃、回鹘全民“恃茶”,丝绸之路上必要的运输品已悄然转变为“茶”,而不再是丝绸了。至宋已然“夷人不可一日无茶以生”,北宋政府推行茶马法,专设茶马司,加强对茶马互市的控制。明朝以降,朝廷强力控制茶马互市。明太祖言:“夫物有至薄而用之则重者,茶是也。始于唐而盛于宋,至宋而利博矣。前代非以此专利,盖制戎狄之道,当贱其所有而贵其所无耳。”强调“巡禁私茶之出境者,朕岂为利哉,制驭夷狄,不得不然也。”历朝大臣也力挺“茶马”之策,都御使杨一清言:“且金城以西,绵延数千里,以马为科差,以茶为酬价,使远夷(为)臣民,不敢背叛。如不得茶则病且死,以是羁縻之,实贤于数万甲兵,此制西番以控北夷之上策也。”

——摘编自彭玉娟等《茶马古道及其对茶文化传播的交互影响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早期茶文化对外传播的特点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唐朝以来历代政府强调“茶马”之策的原因。
9 . 文景时期,深受“惩恶亡秦之政,论议务在宽厚”理念的影响,许多官吏断狱从轻,“刑罚大省”,以至于“刑轻于它时而犯法者寡”,“断狱数百,几致刑措”逐步成为一种社会常态。汉初的司法实践(     
A.体现司法审判的公正理性B.契合黄老无为的治国思想
C.彰显以德治国的政治智慧D.沿袭秦朝司法的基本理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大历十四年(779年)冬十月,唐德宗下诏:“散官豢猪三千头给贫民。”不久,德宗又颁布《给百姓耕牛诏》,命“诸道节度观察使所进耕牛,委京兆府勘责有地无牛百姓,量其产业,以所进牛,均平给赐”。这些举措(     
A.意在优化基层政权的职能B.促成社会优抚体系的完备
C.利于提升社会治理的韧性D.彰显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