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38年7月7日,《新华日报》头版刊登了张谔创作的漫画(如下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生动展现了抗战初期正面战场抗战情况
B.旨在动员组织民众力量进行全民族抗战
C.革命统一战线对抗战胜利具有重要作用
D.其创作背景是抗战进入到战略相持阶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抗战时期的漫画《江西瑞金漫画通讯》(见下图)描写到:妻子收到了丈夫从陕北寄来的家书“战争让所有真正女性感到可憎,可是,女性却一直被教导着宁要对于死去的男人的回忆,也不要耻辱活下来的男人”。该漫画表明(     
A.呼唤和平成为社会共识B.敌后战场演变为抗战主战场
C.传统价值观念影响深远D.民众思想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2022-08-25更新 | 139次组卷 | 8卷引用:广东省2023届高三8月开学摸底大联考历史试题
3 . 如图是美国时评漫画家乌多·开普勒于1901年创作的漫画《下一个!》(图中有“美孚石油”字样)。该画作旨在揭示美国

A.生态环境日益恶化B.能源需求不断扩大
C.垄断资本支配力强大D.权力制衡机制遭到破坏
2021-12-27更新 | 4955次组卷 | 39卷引用:广东省名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图为20世纪初一幅名为《军纪套笼》的时政漫画。画面中一名德国军人正在训练一排带有编号的非洲长颈鹿练习正步走,另一名德国军人正在给一条非洲鳄鱼的嘴巴戴上安全笼套。作者意在(     

A.赞扬德国使非洲秩序井然B.揭露德国掠夺非洲动物资源
C.讽刺德国的铁腕殖民政策D.表现德国军队严谨纪律作风
5 . 如图为刊登在《救亡漫画》第五号(1937年10月10日)封面上的《“今年的双十节”》。漫画中的日军军官举起双手投降,两只分别注明“共产党”和“国民党”的手上横抓着一杆步枪,其投影到日寇身后的墙上刚好构成一个连体的“双十”。该漫画反映了(     

《“今年的双十节”》蔡若虹
A.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B.国共两党共赴国难合作抗日
C.日军军官战败举手投降D.国共两党签订《双十协定》
6 . 如图是1935年发表于《人言周刊》的抗战漫画《对内与对外》,该漫画描绘的是一二·九运动期间,反动军警用鸣枪警告和洒水镇压北平爱国学生,但等到日本军一来,纷纷落荒而逃的场景。该漫画旨在(     
A.讽刺国民政府对日妥协政策B.揭露日本侵略者吞并华北阴谋
C.反映中华民族意识不断觉醒D.说明国共两党合作条件不成熟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11-1912年,漫画家对时事问题及时报道和评述,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普及宣传和启蒙教育的社会职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指出漫画宣传的史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漫画宣传的史事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3)你如何看待时政漫画的史料价值。
8 . 下图是1858年英国漫画《秦士河老向伦敦城女士介绍他“白喉”、“淋巴结核”、“霍乱”三个子孙》,漫画信息反映英国
A.黑奴贸易造成病传播B.技术革新加劇贫高差距
C.城市发展伴随环境污染D.社会转型重视民生建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829年《利物浦水星报》刊登雨山桥实验的比赛广告,该比赛的目的是为了决定新建的铁路采用哪种动力。比赛吸引了10000~15000人参加,从哲学教授到机修工都参与其中,有人发明了“手动车”,有人发明了“轮足机”(如下图所示)。这反映了当时(       

A.畜力仍是动力的主要来源B.民众对技术创新充满热情
C.群众性体育运动的兴起D.机械力与畜力难以兼容
2024-01-23更新 | 651次组卷 | 10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惠东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人类文明本多样,世界文明皆平等,交流互鉴促发展。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5世纪上半叶,中国人已开始与阿拉伯人通商,从而形成各自对对方形象认识的雏形。艾布·阿提凯转述穆罕默德的训示说:“知识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中古时期阿拉伯地理书籍中,中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商人们公正、守信,人们心灵手巧,精于手工艺品。马斯欧迪曾描述“中国国王最注重体察民情和善待士兵”。从第一本记载中国的阿拉伯地理文献《中国印度见闻录》(成书于851年)一直到阿拉伯地理学走向衰落的13世纪完成的《伊本·白图泰游记》,阿拉伯人对于中国的描写从未中断过。伊利汗国时期的历史书、地理书等作品中关于中国的记载,呈现出突破性的进步。不过,他们曾描写中国的鸡比鸵鸟还大,把所见到的一切精美的手工艺品都称为中国产的。

——摘编自郭筠《中世纪阿拉伯地理学研究》

材料二   2001年中国阿拉伯友好协会成立,针对阿拉伯国家开展民间友好工作。2004年,中阿合作论坛成立,以新的双边合作机制。发展成为涵益众多领域、建有10余项机制的集体合作平台。2006年,首届阿拉伯艺术节在中国举行,成为中阿合作论坛之下中阿文化交流、文明对话的重要机制。2014年、中阿双方确定2014年和2015年为中阿友好年,并倡导中阿共建“一带一路”。

——摘编自刘少华《走在古今丝路上的中阿交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古时期阿拉伯地理文献中出现“中国形象”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古时期阿拉伯地理相关文献所记述的“中国形象”的特征。
(3)进入新世纪,中阿交流迈入快车道。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出现这一现象的现实依据。
2023-09-03更新 | 156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