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1 . 劳动者、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作为生产力要素,对经济发展作用巨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西汉-清)人口分布变化

时间断面西汉西晋唐代北宋南宋明代清代
2年)280年)742年)1102年)1208年)1460年)1820年)
南方地区人口占比24.04%48.11%44.24%63.42%53.98%58.33%65.97%

(注:“南方地区"是指淮河——秦岭——西藏自治区北界一线南侧地区)

——摘编自龚胜生等《两千年来中国经济重心变迁的量化分析》

材料二   宋代南方生产工具与生产技术改进情况(部分)

项目材料出处
项目一:
生产工具
宋代两浙路使用的曲辕犁非常先进,而且有的还加装了钢刃农具“料刀”,谓之“开荒裂刀”用来垦辟荒田,铁搭,是另一种重要农具,“南方农家或乏牛犁,举此斫地,以代耕垦”。摘编自漆侠《中国经济史·宋代经济卷》
项目二:
水利技术
宋人在江南,沿海筑海塘,丘陵修中小型水库蓄水,围湖围海,大规模开辟“水利田",在两浙及江东地区,高地采用设置堰闸等方法引水。低田则采取浚治河渠等手段解决其积水等问题。摘编自方健《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之一:农业篇》
项目三:
种植技术
唐以前,江南实行土地轮耕。约唐中期开始,水稻插秧技术推广,土地实现连作。宋代实行稻麦复种技术,即水稻收获后复种冬小麦,农作物实现了一年两熟。摘编自韩茂莉《论北方移民所携农业技术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人口分布变化的总体趋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项目,说明其如何促进宋代南方农业发展。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进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其他因素。
2023-02-12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石竹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表为20世纪60年代前后非洲国家坦桑尼亚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主题统计(部分)表,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64年前的主题1964年后的主题
①英联邦与热带非洲
②现代欧洲与英国和热带非洲
③英帝国与英联邦
①非洲历史——从公元前1800年前到现在
②东非之外的非洲历史——从公元前1800年到现在
A.历史研究理论的丰富发展B.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C.二战后英国对殖民的反思D.构建国家认同的需要
2022-01-13更新 | 1548次组卷 | 27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经济与科技革命战争或剧变新世界格局变化
第一次工业革命拿破仑战争维也纳体系
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经济大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雅尔塔体系
第三次科技革命苏联解体多极化趋势加强

——据【美国】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整理

提取如表中相互关联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进行阐释。(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20-1801年英国人口与人口结构(职业结构)变动

各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年代总人口(百万)城市人口乡村农业人口乡村非农业人口
15202.45.576.018.5
16004.118.070.022.0
16704.9813.560.526.0
1.7005.0617.055.028.0
17505.7721.046.033.0
18018.6627.536.2536.25

——据《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等整编

材料二1820年,英国总就业人口的63%已集中在工业和服务业领域,反映出工业革命的发展。

1825年,英国爆发经济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制度国有的基本矛盾。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产阶的政治要求得到满足,但无产阶级却依然无权。

1835年、英国棉纺厂工人的日劳动时间长达16小时,工资十分微薄,童工更占到52%。

1836年,英国宪章运动兴起,表明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新阶段。

1847年、欧洲多国工人参参加的国际性工人组织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绸领在伦敦正式出版。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和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指出1520-1801年英国人与人结构变化的趋势,请结合史实分析变化的原因。
(2)结合材料一、二与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工业革命带来的历史影响。
2021-09-12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1-2022学年高一初高中衔接学习素养测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秦汉至晚清二千多年间,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各有大致不变的方面,但就总的趋势而言,这些方面又并非没有变化。例如,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维持不变,但土地私有日益发展,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这些变化是平和的、渐进的和累积的,从变化迅速的现时代或短时段的眼光看,社会不免呈“停滞”或“缓进”之象,但它的内部实在又酝酿并产生了相当的变化。

——改编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古代历史某一方面的“变与不变”加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阐述时不能抄写材料所举事例。)
2021-06-08更新 | 7123次组卷 | 66卷引用:广东省名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自先秦时期就有“诗教”“乐教”的美育传统,从属于“礼教”。20世纪初,众多思想家、教育家在引入西方理论的背景下,展开了对近现代美育思想的建构,以期实现“立人”与“新民”。1906年王国维提倡“以审美拯救人性”,他认为美育应与“智、德、体”三育并重发展,才能造就“完全之人物”。1912年蔡元培积极提倡“美育救国”,首次把美育确立为国家教育的方针;1917年针对“忠君尊孔”的封建教育宗旨和传教士鼓吹的“宗教救赎论”,他又提出“以美育代宗教”拯救国民精神。20世纪初的美育思想以鲜明的实践品格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

——摘编自刘彦顺《中国美育思想通史》(现代卷)

材料二   1986年,《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报告》指出: “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执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方针。”这是近三十年后,美育重新回归全面发展教育方针。与此同时,艺术教育逐步走入正轨,中小学美育课时数明显增多。1999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将美育本体性功能放在不可替代的位置,激发创造活力,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2020年,教育部发布《美育教育规划细则》正式确定美育课程纳入中小学学业水平考试范围,美育课程全面开齐开足,倡导美育的全面性和终身性。

——摘编自孙刚成《历史制度主义视域下的新中国美育政策演进及启示》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初中国美育思想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学校美育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7 . 2010年,32个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的领导人在墨西哥召开坎昆峰会,就增进“地区团结”、成立一个“无美”的拉美和加勒比共同体等问题达成广泛共识。这次会议的召开旨在(     
A.排除美国在美洲的势力B.构建区域发展的新格局
C.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D.消除拉美国家间的分歧
2024-01-18更新 | 112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01944年,美国人口增长了4.7%,而全美高校授予学士学位的人数却减少了近33%,硕士学位人数减少近50%,博士学位人数减少30%以上。美国科技研发办公室主任万尼瓦尔·布什在1945年给罗斯福总统的报告中,频频使用了“人才赤字”概念。为此,美国政府为退伍军人提供大学教育、设立奖学金制度等多管齐下,加快人才培养。人才赤字问题不仅未彻底解决,而且呈常态化趋势。

——梁茂信:《冷战与美国人才吸引机制的形成(1945—1960)》

材料二   建国初期海外留学知识分子归国人数调查表(1949.061966) 单位:人

回国时间回国人数
1949.81950.6700~800(估)
1950.71950.12500(估)
1951.11951.12452
1952.11952.12128
1953.11953.1289
1954.11954.1263
1955150(估)
1955.121956.10158
1957103
195846
195918
1960196661

——余琳珣:《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海外知识分子回国研究》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45—1960年美国出现“人才赤字”的原因。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科技人才与国家发展”自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2012年以来,中国军队组织参加马航MH370失联航班搜救、菲律宾“海燕”台风救援、抗击西非埃博拉疫情、马尔代夫水荒救援等多项行动。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共访问43个国家,为到访国民众提供医疗服务,惠及民众23万余人次。这体现出(     
A.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加强B.国际救助成为军事交流的核心
C.新时代中国的国际担当精神D.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得以建立
2023-09-11更新 | 259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历史试题
10 . 有学者指出,“多极化”是当代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它并不专指对战后初期所形成的雅尔塔两极格局的根本改变,而只是说在美苏全球冷战中涌现出了多种影响世界局势发展的政治和经济力量。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多极化”(     
A.与雅尔塔两极格局并行不悖B.冲击了两极格局
C.于冷战格局结束后最终形成D.缘起于美苏冷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