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自先秦时期就有“诗教”“乐教”的美育传统,从属于“礼教”。20世纪初,众多思想家、教育家在引入西方理论的背景下,展开了对近现代美育思想的建构,以期实现“立人”与“新民”。1906年王国维提倡“以审美拯救人性”,他认为美育应与“智、德、体”三育并重发展,才能造就“完全之人物”。1912年蔡元培积极提倡“美育救国”,首次把美育确立为国家教育的方针;1917年针对“忠君尊孔”的封建教育宗旨和传教士鼓吹的“宗教救赎论”,他又提出“以美育代宗教”拯救国民精神。20世纪初的美育思想以鲜明的实践品格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

——摘编自刘彦顺《中国美育思想通史》(现代卷)

材料二   1986年,《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报告》指出: “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执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方针。”这是近三十年后,美育重新回归全面发展教育方针。与此同时,艺术教育逐步走入正轨,中小学美育课时数明显增多。1999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将美育本体性功能放在不可替代的位置,激发创造活力,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2020年,教育部发布《美育教育规划细则》正式确定美育课程纳入中小学学业水平考试范围,美育课程全面开齐开足,倡导美育的全面性和终身性。

——摘编自孙刚成《历史制度主义视域下的新中国美育政策演进及启示》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初中国美育思想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学校美育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有学者认为:“19世纪最后十年……被迫向竞争对手或侵略者学习的选择,也带来深层次的心态紧张,进而促生一种集焦虑和激情于一体的急迫情绪,总想完全彻底地一次性解决中国的问题,并不惜借助非常规的方式。”这可以用来说明(     
A.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B.维新变法的特点
C.义和团运动兴起过程D.甲午战争的背景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工业革命冲击了农业和传统手工业,为寻求就业,大量劳动力进入新兴工业聚集区,这导致了两方面问题的出现:一,机器大工业的迅速发展需要很多劳动力,但一些农村人口失去生计而成为“危险的职业讨饭阶级”;二,许多劳动力由于文化水平和身体等原因,不能获得工作,而且由于各地区的劳动力分布不均衡,劳动力过剩的地方会出现失业、贫困现象。1782年,英国议会通过《吉尔伯特法》对贫民实行“院外救济”。1795年,英国实施“斯宾汉姆制度”,根据食品价格决定基本工资标准,对不能达到这一基本工资标准者,由政府给予救济补贴。19世纪中叶,以马尔萨斯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对斯宾汉姆制度提出批评,认为这种制度有可能带来英国人口无节制的增长,强烈要求对济贫法制度进行改革。在这种社会背景下,183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新济贫法》,主要内容有:183771日起一律停止对济贫院所有壮年男子的救济,将救济对象严格局限于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幼身上;废除以教区为单位的救济行政,实行中央督导制,组建济贫法实施委员会管理救济工作。

——摘编自《工业革命时期欧洲劳动力政策及其特点》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英国1834年《新济贫法》颁布的背景。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英国1834年《新济贫法》的内容,并对《新济贫法》进行评价。
4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西方近代企业制度生成的过程中,公司制度的缘起较之于工厂制度要早。大致上从16世纪起,西方社会就开始出现最早的特许制公司组织,其主要的经营领域是对外贸易,其中如1555年获得特许状的俄国公司,1600年获得王室特许状的著名的东印度公司等。1720年《泡沫法案》对公司的设立进行了强制性的规制。英国海外贸易法人的建立一般被认为是世界近代公司制度的起源。18世纪60年代,纺织、冶炼、机器制造、造纸、玻璃等行业建立了一系列工厂,工厂制度开始形成。工厂制度与公司制度在制造业领域普遍化的内在结合是在19世纪70年代之后。随着技术的进步,机器使用的扩大,固定资产规模大大扩大了,股份公司制度就被引入工业制造业。

——摘编自张忠民《中国近代企业制度的生成来源》

材料二   与西方工厂制度脱胎于旧有的工场手工业,并且最早产生于棉纺织业不同,西方的近代工厂制度传入中国之后,由于中国的近代工业最早产生于国家特许、甚至是国家经营的军用重工业,资金耗用以及生产规模的巨大,使得近代中国最早的工厂制度一开始就走上了与公司制度相结合的演进道路。只不过当时的中国,由于尚无明确的经济立法,无论是工厂制度还是公司制度,都缺乏相应的适用法律调整,使得当时的近代工厂企业显现出明显的早期制度特征。

——摘编自张忠民《中国近代企业制度的生成来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近代企业制度兴起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工厂制度的特点,简析其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38年7月7日,《新华日报》头版刊登了张谔创作的漫画(如下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生动展现了抗战初期正面战场抗战情况
B.旨在动员组织民众力量进行全民族抗战
C.革命统一战线对抗战胜利具有重要作用
D.其创作背景是抗战进入到战略相持阶段
6 . 宋元明清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商业已与国计民生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联系生产与消费、支林城乡经济发展的经济命脉,对当时社会经济生活产生深刻影响。末代商人依名多渠道的市场经营,为社会提供可重的产品与服务,商业生活里现延物生机。宋代文化市场如笔丕纸砚等文化用品买实书函收箴交另、曲艺伎乐、节假旅游等尤为繁荣,多姿多彩;蒸蒸日上,皆离不开商人的精心经营。许多富商大贸还远沙重洋,经营海外贸易,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宋代商人还发明使用了“交子”这一世界上最平的纸币,极大地促进了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张熙惟《宋代: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高峰》

材料二   为君也……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利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于女,以氧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世偏不察,以工商为木,要议抑之。夫工困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财计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关于宋代商业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请为这一观点提供史实依据。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其产生的背景。
2023-02-27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和“夏”是两个字,在上古时期便已开始连用,合称“华夏”。周朝时,凡是遵周礼、守礼乐的诸侯,都称“诸夏”。由于这些与周王室亲近的诸侯国大多集中在中原地区,所以当时的诸夏就是指中原地区。中原周边的地区,因文化上的异质性很强,不合于华夏礼俗,就被称为“夷狄”。到了汉代,董仲舒把“大一统”思想与华夷之辨相衔接,提出“王者爱及四夷”,即王者是天下共主,承天命教化万民,而万民也包括夷狄。

材料二   近代以后,面对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和东方“天朝大国”的割地赔款,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上下求索:中国究竟怎样才能救亡图存?是否应当像日本那样效仿西方建立一个“民族国家”?在这样的背景下,1899年梁启超在《东籍月旦》中最先采用现代意义上的“民族”概念,提出“东方民族”之说。

   1901年,他在《中国史叙论》中首次提出“中国民族”的概念。1902年,他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论及战国时期齐国的学术思想时正式提出“中华民族”的概念。1905年,他叉写出《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通过对中国民族多元性和混合性的分析得出结论:“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由此,梁启超完成了“中华民族”从形式到内容的革命性创造。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左鹏《从“华夷之辨”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从先秦到汉代“华夷之辨”观念的变化及呈现出的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完成“中华民族”概念的革命性创造的背景。
8 . 下图是经不完全统计整理的两汉士人家庭官职代间传承的情况。据此可推知,两汉时期(     
A.职官阶层属性划分明显B.官职世袭制开始被打破
C.家世背景影响社会流动D.官员执政能力不断降低
2023-02-12更新 | 332次组卷 | 8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从1865年李鸿章筹办上海江南制造总局开始,一批军工、工矿企业陆续建立,它们都与化学密切相关;许多民用工业品如火柴、肥皂、食品等也离不开化学。化学知识的引进已刻不容缓,在这种形势下,一系列化学译著陆续问世,包含了无机、有机、分析化学等方面。与此同时,江南制造总局还译出了不少专门的化工著作和其他化学著作。江南制造总局的主要口译者傅兰雅还以自己的力量创办了第一份中文科技刊物《格致汇编》,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和宣传了各种科技知识,其中化学知识占有较大篇幅。

材料二   1915年中国科学社的刊物《科学》开始发行,便时常有化学论文发表。1933年,《中国化学会会志》创办,从创刊到解放初期,为便于国际学术交流,论文均用外文发表。这份刊物不但是国内化学刊物中最重要的一种,并且在国际化学界也赢得了一席之地。此外,由学会创办的刊物还有《化学》《化学通讯》《化学工程》等。除了由学会创办的刊物外,还有学校刊物、研究机关刊物和工厂刊物。这种种刊物,虽质量不一、规模各异,但它们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化学的发展状况。除了刊物外,书籍也是化学出版物的一种重要形式。据统计,从1927年至1941年春,中国出版的化学书籍共有327部,其中工业化学书籍所占比例最大,居于第二位的是化学教科书及普通化学书籍。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中后期中国引进化学知识的背景及特点。
(2)根据材料二,分析20世纪前期中国化学出版物大量出版的积极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双屿港”一般认为位于今浙江宁波六横岛,阅读16世纪中西方有关该港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双屿是东方自由贸易港,因一葡萄牙人的胡作非为,双屿在片刻间被夷为平地。当时那里有3000人口,其中1200为葡萄牙人,葡萄牙在这里的买卖超过300万金,这里比印度任何一个葡萄牙人的居留地都更加壮观富裕,在整个亚洲规模也是最大的。那天,中国巡按御史派出由300艘大帆船及80艘双桅帆船,60万大军组成的部队,在不到五个钟头内摧毁了一切。据说,仅在白银、胡椒、檀香、荳蔻花、核桃及其他宝物上就损失了15万金。

——摘编(葡萄牙)费尔南·门德斯·平托《远游记》(文学自传,成书于1576年)

材料二:(倭)寇屯双屿,引西番人交易。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四月,都御史朱纨遣都指挥使卢镗率兵船30只,兵1790名捣双屿港贼巢,镗入港,毁贼所建天妃宫及营房战舰,贼首李光头就擒。五月,聚木石筑寨港口,贼舟不得复入。而二十年盗贼渊薮之区,至是始空矣。

——摘自(明)郑若曾《筹海图编》(明海防军事图集,成书于1562年)

材料三:市舶之开,惟可行于广东。盖广东之去西南之安南、占城、暹罗、佛朗机诸番不远,诸番载来楜椒、象牙、苏木、香料等货……故市舶之利甚广。数年前,有徽州、浙江等处番徒,勾引西南诸番,前至浙江双屿港等处买卖,逃免广东市舶之税。及货尽将去时,每每肆行劫掠,故军门朱(纨)虑其日久患深,禁而捕之。

——摘自俞大猷(抗倭名将,1503-1579)《正气堂集》

材料四:防海之禁,斤斤明于国初,然寇未尝绝,何也?夷夏有无之互通也……嘉靖初市舶罢,流臣严其所私请,商市渐阻……寇势盛,隐泊于宫前澳、南纪澳、双屿澳……寇盗不已,何也?寇与商同是人也。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始之禁禁商,后之禁禁寇。

——明廷刑部主事唐枢,摘引自(明)王鸣鹤《登坛必究》(成书于1599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叙述材料记述事件,并比较两则材料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以16世纪的中西方社会背景为中心,评析明代“海禁政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