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中期,有关民主选举的标语和口号在陕甘宁、晋察冀等边区较为普遍,如“选举是保卫边区的法宝“民选各级政府”人民是政府的主人”。此外,还有民主答疑、民主漫画等多种形式。这些做法旨在(     
A.使人民群众成为国家的主人B.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明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D.完善苏维埃基层政权组织架构
2 . 下图为《中国名产——政府罐头》漫画,描绘了20世纪初的清政府以及社会民众对政府的态度(有“腐败”、“可费钱了”“臭”等字眼)。据此可推知
A.清政府已然成为“洋人朝廷”B.民主革命具备一定群众基础
C.清末新政受到民众普遍抵制D.清政府的改革违背时代潮流
3 . 下图是20世纪早期发表的反映我国国内政治斗争的漫画,下列表述最能体现作者意图的是(     
A.晚清政权江河日下       B.维新变法失败,袁世凯统治天下
C.北洋军阀政府岌岌可危D.袁世凯走上专制旧路,天下是猿(袁)家天下
2022-09-18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图为上海《申报》在1920年12月发表的一幅漫画《共去厌物,道路平坦》,画中的四位农民正合力把一株枯树连根拔起。据此可知,当时
A.中共领导农民运动成效明显B.中国知识阶层关注社会改造
C.马克思主义与农民运动的结合D.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发展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11-1912年,漫画家对时事问题及时报道和评述,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普及宣传和启蒙教育的社会职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指出漫画宣传的史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漫画宣传的史事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3)你如何看待时政漫画的史料价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以下是中古时期西欧农耕图和唐朝农耕图,可信的解读是(     

A.唐朝时期曲辕犁传到欧洲
B.铁犁牛耕西欧用于旱地而唐朝仅用于水田
C.铁犁牛耕是庄园经济产物
D.唐朝与中古西欧生产力水平没有本质区别
7 . 下图为《点石斋画报》所载“计本火牛图”,描绘了进入朝鲜作战的清军“在百余头牛的双角上缚火把,驱使牛群冲向倭寇阵地……当倭寇拼命向火牛开炬开枪时,我军已从敌后发动攻击,倭寇大败而逃”的场景。这可以用来说明(       
   

A.清军在甲午战争陆战中获胜
B.军民合作反侵略的爱国精神
C.报刊迎合民众对战争的想象
D.洋务运动提升了清军战斗力
2023-09-12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A10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苏美尔人的经济文书用原始的楔形文字写成,创作于约5000年前,其中经常提到表1中几类人。据此可推知(       
苏美尔人经济文书中提及的部分人物

人物称呼

尼塔库尔

姆鲁斯库尔

图格迪

帕苏尔

含义

男奴(外邦男人)

女奴(外邦女人)

最高祭司

首席法官

指挥官

A.苏美尔人经济发展水平高B.苏美尔人已迈入文明时期
C.冲突是城邦间交往的主流D.出现政教合一的统治形式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庞氏家训》由明朝中后期广东南海人庞尚鹏所著。主要内容包括“务本业”“考岁用”“遵礼度”“禁奢靡”“严约来”“崇厚德”“慎典守”“端好尚”等共8章。最后用歌谣形式编写“训蒙歌”和“女诫”部分并予以专列。《庞氏家训》甫一问世,其“遵礼度”一款即有四条“已入乡约通行”。以下为《庞氏家训》部分内容的摘录

慎典守书籍为人蒙命脉,须置簿登记,依期晒晾,束之高阁,无令散失,以全先人手泽。
端好尚士、农、工、商,各居一艺。士为贵,农次之,工商又次之。量力勉图,各审所尚,皆存乎其人耳。予家训首著士行,馀多食货农商语,皆就人家日用之常,而开示途辙,使各有所持循。
训蒙歌幼儿曹,听教诲。勤读书,要孝弟。学谦恭,循礼义。节饮食,戒游戏。
女诫男女相维,治家明肃。贞女从夫,世称和淑。事夫如天,倚为钧轴。爱敬舅姑,日祈百福。教子读书,勿如禽犊。
请选择《庞氏家训》中的某章内容或多章内容,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知识,自拟论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10 . 20世纪50年代,拖拉机是先进生产力的象征,在各种宣传画(如下图)上,常常见到英姿飒爽的青年男女驾驶着拖拉机,奔驰在辽阔的原野上,当一个拖拉机手成为众多青年人的梦想。这表明当时(     
A.经济建设以工业化为中心B.艰苦奋斗的社会新风
C.人们渴望实现农业机械化D.土地所有制变革成效
2024-01-15更新 | 155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桐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