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94 道试题
1 . 为扭转革命局面,保存革命有生力量,毛泽东提议“上山”,认为“上山可造成军事势力的基础”,由此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天地。“上山”是指(     
A.开展土地革命B.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C.实行战略转移D.实现国共首次合作
2 . 大型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记录了“蛟龙下海”、“墨子”升空等一个个生动的中国故事凝聚了中国力量,弘扬了中国精神。由此让我们联想到创业年代的英模人物,其中被誉为“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是(     
A.邓稼先B.王进喜C.焦裕禄D.雷锋
3 . 19世纪中期,(英国)由于实行政党政治,政府的更迭经常导致工作人员大换班,往往引起周期性的政治动荡。材料意在说明(     
A.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B.英国文官制度的弊端
C.文官制度建立的必要D.责任内阁制必须废除
4 . 秦汉时期,对官员实行一年一考,三年一次总评定的办法;唐代,实行一年一小考,四年一大考,大考按九等定黜徙的制度;明清时期,实行三年一考,九年考满的京察大制。这反映了中国古代(     
A.官员行政效率的提高B.监察权得以超越行政权
C.考核机构趋向专业化D.政府重视对官员的考核
5 . 某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列出了如下要点。该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是(     
启用俾斯麦为宰相
通过“铁血政策”
先后打败丹麦、奥地利、法国

A.英法百年战争B.意大利的统'一
C.德意志帝国的建立D.第一次世界大战
2022-09-28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新高考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晚清时期思想家康有为提出“天下之公,非一人之私、梁启超亦反对“君为政”,主张“民为政”;谭嗣同更是认为“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这些思想(     
A.是对传统思想的新突破B.受到欢迎成为朝野共识
C.仍停留在中体西用层次D.有利于民主宪政的尝试
7 . 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入主白宫后,启动了大基建,由国家财政出钱招募工人,修建公路、桥梁、医院、机场、学校等大型公共工程、这实质上反映了美国(     
A.社会矛盾走向缓和B.经济的成功转型
C.政府加强经济干预D.制度的自我完善
2022-09-28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新高考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据考古发现,在陕西扶风县出土的西周晚期梁其壶,其祉间及鼓部铸铭文78字,内容为颂扬祖先功德,并表示忠心服侍天子。据此可知(     
A.西周的青铜铸造水平高超B.西周政治秩序相对稳定
C.诸侯国与周王室纷争激烈D.贵族重视家族历史传承
2022-09-28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新高考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18世纪对于西方来说是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的时代。在科学上,牛顿成功探索了宇宙运行规律;在经济上,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突飞猛进;在观念上,自由、平等、博爱思想迅速传播。这表明当时(     
A.人文主义走向成熟B.欧洲近代化的成果显著
C.近代科学发展迅速D.人们推崇资本主义社会
2022-09-28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新高考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戊戌政变发生后不久,有人表示此前“从来没有听说过康有为这个人”。直到康有为等流亡海外后,人们才在欧美主流报刊上看到有关维新党人的报道。这可以用来说明(     
A.维新变法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B.欧美舆论肯定晚清的政治变革
C.清末新政难以取得显著的成效D.康有为未承担维新变法的重任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