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如图是“现代绘画之父”塞尚于1906年创作的名画《儒尔当的乡间小屋》。该作品
A.利用色彩的对比变化表现造型B.具有反传统抽象性特点
C.将浪漫主义之风融入绘画艺术D.超越了既往艺术的成就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图为俄国人列米佐夫于1917年5月在《新讽刺园地》上发表的漫画《农业》,部分题记为“农民:我已经没地放下我的另一只脚!”。此作品反映出
A.临时政府对土地问题的认识变化B.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可能性
C.压迫农奴的封建势力仍然很强大D.“四月提纲”得到民众的广泛拥护
2022-03-31更新 | 740次组卷 | 8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2届高三考前冲刺(一)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欧盟成员国在1996年召开了阿姆斯特丹首脑会议,于1997年达成了《阿姆斯特丹条约》。该条约加强了欧盟委员会的权力。增设了“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一职,以加强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在政策推行方面的连贯性。决定在理事会总秘书处设立一个“政策规划与早期预警小组”,由高级代表负责。以改变从前欧盟对国际事务反应不及时或不一致的被动局面。除此之外,该条约还修订了《马约》中规定的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五个目标,并进一步明确了实现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五项目标的手段。在防务方面,《阿约》修改了《马约》的一些条款。此外,《阿约》还引入了更有效的决策机制—“有效多数表决”与“建设性弃权”,以增强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更加有效行动的能力。《阿约》的上述进展,“有助于改善它对外部事态变化做出反应的速度。同时也表明了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一个发展趋向,即在政策立场上尽可能寻求一致和在政策行动上允许灵活参与。”

——摘编自马翠琴《论欧盟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历程、动因、现状、制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姆斯特丹条约》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阿姆斯特丹条约》的历史意义。
4 . 西汉初年,设令、丞、尉管理地方行政,并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者为县三老、乡三老,因民俗教化百姓。东汉时期,三老教化之职完全由地方小吏取代,行政、教化合一。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君主专制的强化B.乡里制度的瓦解
C.世家大族的兴起D.官吏群体的儒化
2022-03-22更新 | 786次组卷 | 2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模拟(二)历史试题
5 . 20世纪80年代,国企改革经历了从“利润分成”到“利改税”的过程。利润分成是指国营企业按照国家核定的比例提留一部分利润归自己支配:“利改税”是指通过法律把国家和企业的分配关系固定下来。税后利润全部留归企业。这一变化
A.增强了企业自主权B.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C.调整了所有制形式D.结束了计划经济体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唐前期人口自然增殖很快。武德年间,人户三百余万;永徽元年(629年),户口三百八十万;到神龙元年(705年),天下有户六百十五万余,口三千七百十四万;开元盛世时,户九百六十一万,口五千二百九十一万。一百多年中,人口增长了2到3倍。据此可知
A.均田制的推行逐渐困难B.唐人的生育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
C.唐代土地资源的开发与人口增长相适应D.唐朝实行了奖励生育的政策
2022-02-14更新 | 479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3届高三高考冲刺卷(三)历史试题
7 . 1986年,我国社会保障体制由原来的国家一单位制向国家主导、社会与个人共同分担的方向改革。这一变化原因在于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行B.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行
C.福利国家思想得到广泛传播D.设立经济特区取得巨大成效
2022-01-18更新 | 233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8 . 1932年11月,中国第一大刊《东方杂志》以“新年的梦想”为题向社会征文。这些征文中多次提及“民族”“阶级”“帝国主义”“日本”“计划”等关键词。这次征文活动
A.引发了社会阶级结构变化B.推动了各界政治立场趋同
C.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促进了社会主义思想传播
2021-04-26更新 | 706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1届高三6月考前冲刺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1913—1921年,中国海关税征收额受国际局势影响出现了一定变化。下列各项反映这一时期变化状况的是
A.B.
C.D.
2021-07-08更新 | 10382次组卷 | 106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3届高三高考冲刺卷(三)历史试题
10 . 1969年丁伯根因为提出蛛网理论,主张政府对市场失灵进行政策调节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1986年,布坎南因为提出公共选择理论,主张约束政府的权利,不应把增加社会福利与平等的权利随意交给政府,而应该由公民掌握最终决策权而获奖。这一变化表明在西方
A.公民运动的影响广泛深入B.凯恩斯主义取得主导地位
C.福利国家的弊端日益显现D.社会不平等现象更加突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