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格劳秀斯(1583~1645),荷兰著名的法学家之一。代表作《海洋自由论》和《战争与和平法》等凝聚着他的法学思想。他在《海洋自由论》中主张荷兰拥有本国的海事权利,葡萄牙以及任何其他国家都没有独占东印度群岛航行、渔业和贸易的权利。他在《战争与和平法》中认为,主权是国家存在的原则,他国不得干涉;战争在无政府国际社会不可避免,但应当受到限制,其目的道德与否非常关键;国家间应有共同的道德标准和法律规范来约束各国行为。格劳秀斯的国际法思想对现代国际法的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贸易法产生深远影响。

——摘编自卢玮《战争与和平法:格劳秀斯国际思想的法律表达》等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后,英国学派则更看重国家主权的存在,认为国际法并非每时每刻都能得到运用的秩序手段;1999年,剑桥学派塔克则认为格劳秀斯为东印度公司和荷兰发动战争的权利进行辩护是出于利益的考虑,并非出于“正义战争”的理由;2006年,神学派系杰弗里提出了颠覆性的解读,她认为格劳秀斯在关键时刻表现出虔诚基督徒惯有的和平主义倾向,包括反对正义战争。

——摘编自张云雷《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格劳秀斯与格劳秀斯传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格劳秀斯提出国际法学说的时代背景、并简析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关于格劳秀斯国际法学说的学术争论进行评析。
2024-05-01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汉武帝时期部分重要历史人物活动事迹

重要活动资料来源
汉武帝发使十余辈至宛西诸外国,求奇物,因风览以伐宛之威德。而敦煌置酒泉都尉;西至盐水,往往有亭。而仑头有田卒数百人,因置使者护田积粟,以给使外国者。

《史记·大宛列传》

李广利(汉武帝时大将)伐大宛时,“宛城中无井,汲城外流水厖宛城中新得秦(汉)人,知穿井”。

《史记·大宛列传》


张骞“为汉使外国十八年,得涂林。涂林,安石榴也”“使外国,得胡豆”。《齐民要术》


“孝武(汉武帝)之世,图制匈奴,患其兼从西国,结党南羌,乃表河曲,列四郡,开玉门,通西域,以断匈奴右臂,隔绝南羌、月氏。单于失援,由是远遁,而幕南无王庭”。《汉书·西域传》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2世纪中期,有阿拉伯地理学家指出,在摩加迪沙南边的布拉瓦,居民没有任何信仰,他们将地面突起的石柱视为神灵。但近年来的考古活动显示,这一区域存在大量的阿拉伯人墓葬,碑刻显示12世纪时该地区有许多穆斯林。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     
A.现代学者更加关注人种的迁徙B.文献记载受到作者信仰的干扰
C.阿拉伯帝国一度占领非洲东部D.考古发现有利于更新传统认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明清时期,宫廷音乐在社会上影响较小,而群众喜闻乐见的音乐、戏曲、歌舞小戏则相对繁荣,如安徽“花鼓”、湖南“花灯”、内蒙“二人台”等,演员少则二人,多则十余人。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宫廷音乐水平下降B.政府支持民间艺术C.民间艺人演技精湛D.民众生活丰富多样
2024-01-22更新 | 300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1月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公元7世纪末,新罗人薛聪利用汉字作音符,发明了被称为“吏读”的朝鲜文字。公元8—9世纪时,曾留学中国的日本学者吉备真备和空海分别利用汉字的偏旁与草体创制了“片假名”和“平假名”,从此日本有了自己的文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朝鲜和日本的文化源头在中国B.朝鲜和日本的制度建设效仿中国
C.中华文化传承具有鲜明地域性D.中华文化影响着周边国家的发展
2024-05-11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毕节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19501970年中国三次对外经济引进高潮部分情况介绍。   

高潮时间引进对象手段规模
第一次20世纪50年代苏联和东欧国家借贷,以货物偿付结算;引进技术设备的同时强调自力更生共计102.3亿元,按20世纪50年代年均美元比价折合40.4亿美元
第二次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延期、分期付款、补偿贸易43化美元引进方案,总投资的200亿元
第三次20世纪70年代末各类国家大规模借贷,开办合资企业,境外发行外债,出现设立特区思想78亿美元计划,总投资600多亿元

——摘编自陈东林《1564378:中国改革开放前的三次对外经济引进高潮》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美国学者马尔库塞于1970年指出:“过去的20年,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主义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有可能和更有必要了,但西方的无产阶级似乎没有能力完成他们的‘历史使命’,革命阶级的这种‘疲软’是二十世纪最主要的历史事实。”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无产阶级仍然在艰难地探索出路B.经济发展和社会改革缓和了矛盾
C.生产力水平限制了生产关系变革D.社会主义运动的条件还不够成熟
2024-05-15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所示为东汉与盛唐城市分布的情况。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这一时期(       

朝代

统计年份

黄淮地区

长江—珠江地区

西北

总数

数目/个

占比

数目/个

占比

数目/个

占比

数目/个

占比

东汉

140

700

59.3%

383

32.4%

98

8.3%

1181

100%

盛唐

740

615

37.5%

964

58.8%

60

3.7%

1639

100%

A.南方经济得到较大发展B.水运交通主导城市分布
C.南方社会比北方更稳定D.关中的城市化水平最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晚期,受重商主义政策的影响,并且为打破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海上贸易垄断,英国枢密院便示意伦敦商人筹备创办东印度公司。后凭借其自身的实力和政府的支持,公司在印度建立了许多的商馆、工厂和仓库,进行着英国与印度之间的商业贸易。168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董事会通过决议,提出要在“领土霸权的基础上”保卫公司的“商业霸权”,这标志着该公司不仅要在印度扩大贸易和追求商业特权,创造条件,争取建立殖民地已经成为与追求商业扩展平行的目标。1698年的政府颁布关于东印度公司转变时期的特许状第10条规定:根据需要,东印度公司有权在东印度任何要塞、工厂和种植园等地建立行政管理机构,有权提名和任命各地的行政官员。1773年,工业革命已经迅速地开展起来,英国颁布对该公司的调整法,其中第7条规定:为了更好地管理在印度的领地,(英国政府)将孟加拉省督升级为总督,对公司董事会负责,拥有对整个英属印度的全部管理权力,被授予包括宣战和签署和平条约的权力。

——摘编自汪定华《近代早期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变迁——以对特许状的解读为基础》

材料二   1873年,岩崎弥太郎利用自己多年负责土佐藩藩营商会的有利条件,以低廉的价格买下了原属于土佐藩所有、多人合伙承包的“三川商会”的全部财产,创建了私有的三菱商会,主营海运业。在明治前期,为适应日本移植西方资本主义需要政府和商人资本联合起来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要求,三菱公司采取充当海运业界“政商”的企业经营策略,获得了诸多的优惠便利和惊人的高额利润,从而一跃成为“海运之王”,并且在短短的10年间积累了巨额的财富。与日本选择“已无力扩张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近代化道路相适应,自19世纪90年代起,三菱财阀采取大力发展军事重工业的企业经营战略,特别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日战争和太平洋战争时期,三菱公司充分利用政府的战时经济政策,借助国家力量,将军需生产膨胀到前所未有的规模。在“岩崎社长阵头指挥体制”下,岩崎家族人才辈出,团结亲睦,共同推动三菱财阀的迅速崛起和发展。

——摘编自王文英《试析三菱财阀迅速发展的原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东印度公司起源发展的阶段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三菱财阀创建和发展的原因,并指出日本三菱财阀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共同点。
2023-03-27更新 | 14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第八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测试(三)历史试题
10 . 国家领导人的公开讲话往往带有强烈的时代印记。下面对领导人讲话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选项讲话内容解读
A“如果他们(农民)单个地换粮食,那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应当加以阻挠。”

——列宁(1921年)

苏俄政府调整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策略。
B“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

——斯大林(1937年)

优先发展重工业,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C“应当让企业制定出紧张计划……但这种计划要制定得能够完成。”

——赫鲁晓夫(1953年)

简政放权,政企分开,把企业搞活。
D“不是因为我们的工业工作有什么失败,而是为了充分的挖掘和利用我们社会主义制度。”

——勃列日涅夫(1965年)

提倡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A.AB.BC.CD.D
2022-04-09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