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 道试题
1 . 《马关条约》签订后,不仅康、梁等知识分子上书要求拒和、迁都、练兵,与日本决一死战,而且 在清朝统治层内部,官僚士大夫认为割地将使日寇占据辽河以南,逼近畿疆,控扼山海,“陆则拊我之背,水则扼我之喉,早发夕至,防不胜防,是纵豺狼于肘腋之间,权纾患而患转迫也”。这反映出甲午中日战争
A.使中国的民族意识初步觉醒B.导致了地方势力与中央分庭抗礼
C.直接激发了民主革命的兴起D.强化了近代知识分子的危机意识
2 . 在西周分封制下,诸侯、卿大夫有助祭的义务,并通过助祭活动接受上一级君主的政命或政事,即“天子祀上帝,诸侯会之受命焉,诸侯祀先王、先公,卿大夫佐之受事焉”。这反映出当时
A.国家权力依血缘关系建构B.宗法观念渗透到社会民众的日常生活
C.政府行政管理逐渐垂直化D.分封制利于加强各级政权的隶属关系
3 . 鸦片战争发生时,清政府绿营兵和八旗兵肩负的并非只有征战一项,他们还担负着衙门日常勤务、守陵、河工、漕运等任务。清廷还规定“各省水陆孔道之旁,设立墩台,驻宿兵丁,所以护卫行人,稽查匪类”。清廷的这些举措
A.反映了清政府统治的腐朽不堪B.推动晚清军事近代化进程
C.促使满汉之间的矛盾趋于缓和D.不利于集中兵力抵御外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与之前中国人民进行的斗争相比,超越历史地表现为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整体性觉悟,参与其中的不仅有起着先锋队作用的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广大工人、商人、教师、市民及农民群众都以极大热情投身五四运动的浪潮之中。该学者意在表明五四运动
A.青年知识分子发挥了先锋作用
B.是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开端
C.使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
D.开启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全新阶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在回答日本外宾关于“一生中最高兴的是什么”的问题时,兴奋地回忆道:“我一生中最高兴的是解放战争时期。那时我们的装备很差,还都在打仗,而民国三十六年的这一胜利是在以弱胜强、以少对多的情况下取得的。”对这一胜利理解正确的是
A.百团大战,鼓舞了军民抗战士气
B.辽沈战役,东北形成了“关门打狗”之势
C.逐鹿中原,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D.渡江战役,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民国初年,建立党社发表政治要求与见解的做法大受欢迎。据统计“仅上海、苏州、南京、广州、武汉、天津、北京七地,从1911年10月至1913年4月的一年半时间里,先后成立的党社共计386个,其中政党与具有明显政治色彩的社团271个。”材料表明辛亥革命
A.彻底改变中国民主革命的性质
B.开创了近代政党政治的先河
C.推动了中国政治的近代化进程
D.促进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宋朝赵普一人为宰相,太祖欲分其权,设参知政事为副相;政事堂设于禁中;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及其他行政机构,官无定员,也无专职,都由别的官以差遣的名义掌管其事。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使中央官员相互牵制B.加强对地方官的控制
C.提高中央政府的效率D.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宋代盛行婚姻论财,遭到一些士大夫的批评。南宋理学家张栻认为,“婚姻结好,岂为财物?”甚至表示“治其尤甚者,以正风俗”。还有理学家强调婚姻是“合二姓之好”,上能事先祖,下可继后世。这反映了当时理学家
A.淡化婚姻中的宗族观念B.意图维护礼教纲常
C.背离政府对民俗的引导D.促成婚姻习俗变革
2021-06-13更新 | 11936次组卷 | 102卷引用: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有学者认为:至于三省的职掌,普遍的说法是中书省出诏令,门下省主封驳,尚书省掌执行……事实上,初唐三省均参与诏令的决策和审议,遵行宰相一致原则。该学者认为三省制
A.会导致行政效率低下B.扩大了中书与门下省的决策权
C.是一种集体宰相制度D.便于抑制相权以加强中央集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周人把统治区域划分为“国”与“野”:“国”为奴隶主贵族的政治中心和军事据点,工商业者居于其中;“野”分布着被征服族的农村公社或氏族部落,居住者主要为夏商等族之后。“国人”有参政、当兵和受教育的权利,“野人”则没有。这体现出分封制下
A.被统治者受剥削程度具有一致性B.“国人”对“野人”剥削严重
C.生产力进步导致贫富差距拉大D.阶级矛盾和城乡差别较为明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