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唐代部分典籍对乡间私学的记述(部分)。

记述

出处

(开元二十一年敕令)许百姓任立私学,欲其寄州县受业者亦听。苏冕等《唐会要》
予于平水市(浙江会稽县东—乡间草市)中,见村校诸童,竞习诗。召而问之,皆对曰:“先生教我乐天(白居易)、微之(元慎)之诗”。元稹《白氏长庆集序》
(唐朝窦易直)家贫,就业村学教授。赵璘《因话录》
上表可用于说明,当时(       
A.社会文化环境宽松B.科举选官制度渐趋完备
C.诗歌创作受到推崇D.私学注重规范幼童行为
2024-04-16更新 | 198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关于“流求”空间指向的演变(节选)

朝代

内容

元朝

1349年汪大渊撰《岛夷志略》:“琉球”位置记为“自彭湖望之甚近”,与泉州地方文献相同。

明朝

嘉靖年间,时任工部尚书的雷礼诗作:“水环赤(尾)屿尽闽疆”。

清朝

康熙五十七年,中琉双方共同认定的《琉球三十六岛图》《琉球地图》等东海舆图明确记载了钓鱼诸岛属中国疆域,“姑米山”(今称久米岛)为中琉界山。
该表是当代中国某学者为研究“元明清东海疆域的形成”搜集的相关史料。由此可知,该学者(     
A.围绕着官修正史开展研究B.重视文献与口述史料的互证
C.坚持以诗证史的研究方法D.立足治史情怀确定研究主题
2024-05-07更新 | 17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实验中学高考五模历史试卷
23-24高三上·湖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乡饮酒礼是我国古代一种融合礼、乐、诗教于一体的礼仪制度。明代对乡饮酒礼的规定甚为严格:规定了主持乡饮酒礼的人,在乡闾里社为有贤能的长者;宾客分明等级,以贤德和年龄为标准,犯法之人需被单独列出。由此可知明代乡饮酒礼(     
A.以重塑社会秩序为宗旨B.创新了周礼的基本内容
C.利于推行基层道德教化D.是基层治理的一种形式
2023-12-01更新 | 854次组卷 | 17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下表列举了唐宋时期三位诗人的诗句。诗句中描述的现象反映了当时(       

朝代

作者

作品

诗句

晚唐

姚合

《庄居野行》

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

北宋

梅尧臣

《闻进士贩茶》

浮浪书生亦贪利,史笥经箱为盗囊。

南宋

陈普

《古田女其一》

插花作牙侩,城市称雄霸。梳头半列肆,笑语皆机诈。
①商业活动主体多元                                ②新的经营方式出现   
③社会环境相对开放                                ④人身依附关系增强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1-0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4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下面为近现代诗人鲁歌于20世纪80年代,为纪念某一事件而创作的两首律诗(部分)。下列与该诗内容有关的是(       )
一:
回首艰难五十年;神州满目尽烽烟……学子岂能老砚墨;苍生无奈久熬煎。悲歌拍案抛书起,敌忾同仇共着鞭。
二:
熊熊烈火起燕京,遍野燃烧到皖城。为复国仇甘罢学,欲除民贼敢偷生?拼将热血演沟壑,誓与妖魔作斗争……
A.五四运动,促进社会思想解放B.一二·九运动,掀起抗日救亡新高潮
C.七七事变,全国抗战正式打响D.抗议美军暴行运动和第二条战线开辟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冲刺押题卷(三)历史试题
6 . 隋朝时期,西域高昌国(统治中心在今新疆吐鲁番一带)兴办学校,教学内容“有《毛诗》《论语》《孝经》,置学官弟子,以相教授”。唐蕃和亲后,松赞干布“仍遣酋豪子弟,请入国学以习诗、书,又请中国识文之人典其表疏”。这些现象的出现(     
A.有利于促进各民族政权的友好交往B.得益于中原王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C.是中原文化对外来宗教传播的回应D.加快了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进程
7 . 北宋官员苏颂使辽途中曾写下《奚山道中》(奚山道:宋辽间的往来驿道,位于辽中京附近)一诗:“拥传经过白霫(白霫:北方少数民族)东,依稀村落有华风。食饴宛类吹箫市,逆旅时逢炀灶翁。渐使犬羊归畎亩,方知雨露遍华戎。朝廷涵养恩多少,岁岁轺车万里通。”诗中所述(     
A.反映出政权割据下的统一因素B.赞扬了辽宋间榷场贸易的繁荣
C.彰显出了女真族的封建化成就D.体现北宋对外交往的开放色彩
8 . 唐朝是我国音乐艺术发展的全盛时期,各民族的器乐、歌唱竞相齐放,而与音乐密不可分的诗歌创作也进入鼎盛时期,唐代的音乐诗有一千五百多首,描写乐器和器乐的诗篇有三百余篇。这表明唐朝(  )
A.音乐与诗歌盛行B.重现周代的礼乐文化
C.文化开放包容D.崇尚阳刚力量之美
2024-03-17更新 | 4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7月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卷02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晚唐诗人李频在《长安感怀》中说“一第知何日,全家待此身”,将诗人的压力表露无遗;王建《送薛蔓应举》中写到“一士登甲科,九族光彩新”,则生动地反映了士人登科的社会现实。据此可知,科举制(       
A.有助于打破社会阶层壁垒B.践行了四民平等思想
C.注重士子文化才能的培养D.缓和了统治阶级矛盾
10 . 图1、图2分别为1955~1956年拍摄的动画片《神笔》《骄傲的将军》的剧照,两部影片融入了中国传统戏曲、诗画等元素,在世界影坛上独树一帜。这体现出新中国艺术创作(     

      

A.探索民族化道路的取向B.以进入世界市场为主要目标
C.摆脱外来艺术形式影响D.服务于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2023-06-09更新 | 6504次组卷 | 41卷引用:黄金卷08 -【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辽宁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