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马克思对启蒙思想有一段评述:“作为纯粹观念,平等和自由仅仅是交换价值的交换的一种理想化的表现;作为在法律的、政治的、社会的关系上发展了的东西,平等和自由不过是另一次方上的这种基础而已。”马克思的这段评述(     
A.以唯物史观为指导B.仅涉及政治性理念
C.肯定了理性的永恒价值D.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虚伪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学者对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变化评述如下。这一变化出现于(     
随着士族的消亡,他们那套治国之道也渐被忘却和遗落了。一个新阶级士大夫阶级出现了。他们受到儒家学说的熏陶并通过了科举考试,已做好准备,决心承担起重塑中国传统的责任。他们在政治、意识形态、哲学文化、文学、艺术、科技上所取得的成就与那些改变了日常生活的、强大的经济力量结合在一起。
A.魏晋时期B.隋唐时期C.两宋时期D.明清时期
3 . 玉米原产于美洲,16世纪传入中国,清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到鸦片战争之前已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引种而居杂粮之首。历史学家评述玉米在世界传播的意义时说:“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玉米的对外传播(     
A.新航路开辟之前已经传播到欧洲B.加强了亚非欧三大洲之间的文化联系
C.直接推动了清朝赋税制度的变革D.改变了欧亚非大陆的粮食生产结构
4 . 明末清初,近万部西方书籍被传教士带入中国,其中四百多部翻译成中文。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等思想家均受到西学影响。康熙年间出版的《数理精蕴》是一部东西方数学家共同撰写,融中西数学于一体的教科书。乾隆时期的《四库全书》收录评述了三十余部西学著作。材料反映出(     
A.西学东渐使传统科技重生B.中外官方交流规模空前
C.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交融D.天朝上国观念开始动摇
2022-11-11更新 | 283次组卷 | 9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宜城一中、枣阳一中等六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唐高宗时期,大臣刘晓评述当时士风专注“驱驰于才艺”,以致出现“朝登科甲而夕陷刑辟”的情况,并认为“日诵万言,何关理体;文成七步,未足化人”。这实际上(     
A.提倡关注官员文化素质B.提出了复兴儒学的希冀
C.要求反思当时选官制度D.主张以科举来引导士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所示为《史记》和《汉书》部分篇目的内容摘选。据此可知(       

篇目

《史记》(西汉·司马迁)

《汉书》(东汉·班固)

货值

“人富而仁义附焉”

“贵谊而贱利”

游侠

“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己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

“不入于道德,苟放纵于末流”

汉武帝

“尤敬鬼神之祀”

“雄才大略”


A.价值判断影响史家的历史评述B.时代变迁决定历史评述
C.历史评述受到阶级立场的影响D.历史评述缺乏客观标准
7 . 有学者评述汉武帝,在思想层面尊崇儒家,在管理国家的操作层面上仍执行法家的势、术、法那一套。据此,该学者意在强调当时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贯彻不力B.迎合大一统需要的思想得以重用
C.汉武帝倡导的“有为”政策已实施D.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存在着弊端
8 . 1881年,《万国公报》刊文指出“中国制造各物亦既有年,而卒无可以胜于西人之处,此其何故哉?盖由官办而非商办故也”。这一评述(     
A.识破了列强侵华的本质B.意在呼吁晚清政府发展民用工业
C.检讨了洋务运动的局限D.旨在揭示甲午战争失败的根源
2021-11-18更新 | 149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天河英才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