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8 道试题
1 . 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纽约、波士顿、匹兹堡和华盛顿等城市一万多个单位的35万工人举行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罢工,当时在罢工工人中流行一首《八小时之歌》,歌中唱道:“八小工作,八小时休息,八小时归自己!”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了(     
A.美国社会阶级矛盾空前激化B.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到美国
C.工人阶级积极争取合法权益D.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阿拉伯帝国时期的伊本·鲁世德(1126—1198年) 在《关于宗教和哲学之间的一致性》中提出,哲学与宗教并非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人追求现实幸福靠的是现实的哲学科学知识和靠人本身的完善化,而不是靠宗教冥想或摈弃欲望。他的这一思想(     
A.加速了阿拉伯帝国民族交融B.有利于近代人文主义的产生
C.缓和了帝国境内的宗教矛盾D.有助于欧亚民族意识的觉醒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公元前517年,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下令统一全国货币制度,规定:金币称大流克,每枚重4克,含金量达98%,只有国王才有权铸造金币。行省总督只有银币的铸造权。此外,大流士一世还统一了度量衡制度。波斯帝国此举(       
A.促成了奴隶制国家统一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C.改变了国家政权的性质D.保证了君主权力的稳定
5 . 14世纪,黑死病在欧洲爆发后,那些往常自称受到上帝特别庇护的牧师和教士们也难逃魔爪。由于教会难以对瘟疫给出一个信服的解释,人们便根据现实和自己的文化观念进行思考并给出了五花八门的解释,以至于当黑死病的阴霾悄然散去之后,人们对命运观也有了一全新的看法。据此推知,黑死病的爆发(     
A.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B.推动了近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
C.促进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兴起D.客观上利于人文主义精神的复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古希腊戏剧《俄狄浦斯》的主人公在面对残酷的命运安排时仍旧拥有高贵的品质,他正直、善良、光明磊落,勇于承担责任。在城邦遭受瘟疫的祸害时,他说:“我的悲痛同时是为城邦,为自己,也为你们。”由此可见,该作品(       
A.歌颂牺牲精神B.称赞城邦民主C.宗教色彩浓厚D.宣扬集体意识
7 . 在18世纪的欧洲,土豆经过各国君主的推动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庄园里开始用一部分土地种植土豆来作为口粮,并把剩下的土地用来种植有交换价值的谷物;与此同时,地主也非常乐于推荐农民食用土豆,这样他们就可以把大部分直营土地用来搞有利可图的东西。这可用于说明,高产作物在欧洲的传播(     
A.造成了人口急剧增长B.加速了封建经济解体
C.增加了政府备荒选择D.加剧了列强殖民争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达·伽马首航的船队中没有(除奴隶以外的)外国人,同时,船队也没有女人;船队携带的货物包括条纹棉布、食糖、橄榄油、蜂蜜、珊瑚珠、洗手盆、红头巾、丝夹克、马裤、玻璃珠、小圆铃等。由此可推知,达·伽马船队的首航(       
A.试图在印度建立殖民地B.意在开辟大西洋奴隶贸易航线
C.具有探险与商贸的目的D.体现欧洲高超的工业生产能力
9 . 传统海洋法将沿海国家的领海限定在3海里范围。20世纪中后期,海洋资源被日益重视,在众多拉美临海国家的倡导下,1982年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将领海延伸至12海里范围内。这一变化表明(       
A.新兴国家利益得到保护B.国际法的领域得到拓展
C.世界殖民体系受到冲击D.生态环境保护得到重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光绪六年(1880年),李鸿章于天津设立津沪电报总局(中国电报总局前身),委派盛宣怀为总办,津沪电线通报后,经营四月,亏损巨大,后转为商办,陆续建成多条干线,并于光绪二十年开始,盈利显著增加。据此可知,中国电报总局(     
A.为兴办资本主义企业起了示范作用B.以实现自强为基本的目标
C.进一步扩大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规模D.开启了西方科技的中国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