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16 道试题
1 . 从1834年通过第一部文化遗产保护法起,希腊在对待古迹方面的基本原则就是“文化遗迹永远是第一位的”。尽管一些人认为过于严格的法律有时候会影响经济增长,但希腊文化遗产保护优先的原则从来没有动摇过。希腊的这一做法(     
A.促使社会治理水平得以高度发展B.使文化立国政策得到了有效落实
C.秉持优先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D.为人类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借鉴
2 . 1917年8月,北洋政府正式对德宣战,并制定了“以工代兵”的参战政策,约14万华工被派遣到欧洲战场。一战结束后,这些华工成为声援五四运动的重要力量,后来有的还转变为无产阶级革命者。据此可知,一战客观上(     
A.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点B.助推了中国民族民主革命发展
C.直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传播D.促成了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3 . 印度宗教之多,是古代其他各国难以比拟的,其中重要的有婆罗门教、佛教、耆那教、印度教、锡克教、伊斯兰教等,较小的宗教和各教中的派别更是不胜枚举。这可用来说明,古印度(     
A.是世界宗教中心B.文化管理较为混乱C.文化的丰富多彩D.奉行政教合一制度
4 . 1948年英国制定《国籍法》,赋予英联邦国家公民入境和定居英国的权利。随后,亚、非、拉有色人种涌入英国,仅印度、巴基斯坦和西印度群岛三地就达到了48.5万人,他们在英国从事建筑、环卫、交通运输、餐饮等工作。这一状况(     
A.导致了英国人口结构的巨变B.有利于推动英国的经济发展
C.促成英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D.激化了英国各民族间的矛盾
5 . 如表所示为中外古代著名人物与图书馆的关系简述。这说明(     
古代西方欧几里得、阿基米德、阿里斯塔克等人的数学和科学成就都与亚历山大图书馆有密切关系
古代中国孔子、司马迁、班固、司马光等都曾管理过国家图书,其研究均受益于图书馆
A.图书馆提供智力资源B.东西方文化发展路径不同
C.东西方文化政策迥异D.国家图书馆承载多种职能
2024-04-26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美国共和党领袖塔夫脱当选总统(1909-1913年在任)后明确指出:“我绝对不会偏离我的南部政策。……我不会在南部任命黑人为官员,……我不会放弃在那里建立一个白人政党的希望。”这一言论(     
A.阻碍了黑人奴隶制度的废除B.反映了美国的种族歧视顽疾
C.加速了民主共和政治的完善D.协调了美国南北双方的分歧
7 . 唐代妇女在学校学习的书籍几乎包括了所有儒家经典,其中以《春秋》《礼》和《诗》最为普遍。此外,有关“妇德”的教科书数不胜数,比如《女仪》和《女诫》就是唐代妇女常读的书籍。这说明唐代(     
A.妇女政治地位得到提高B.社会观念进一步开放
C.积极推动学校教育发展D.重视妇女的道德规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法国汉学家安田朴在《中国文化西传欧洲史》中写道:“在广大的中亚、西亚地区很少发现可以肯定是从陆路运来的北宋器物,这是和当时的政治形势相对应的。”基于“当时的政治形势”,宋朝(     
A.积极发展远洋航运B.被迫转向闭关自守
C.对舶来品加征关税D.推动边境贸易发展
9 . 二战以来,韩国创建了近百个书院或其他形式的儒学学校。这些学校主要向青少年讲授儒学典籍和传统礼仪。成均馆大学以儒家思想为办学理念,开设儒学必修课,以仁、义、礼、智为校训。由此可见,韩国(     
A.排斥西方资本主义文化B.重视传承和发展儒家文化
C.形成了独有的民族文化D.积极推动民族文化的转型
10 . 苏美尔人发明的楔形文字被阿卡德人接受,巴比伦人、亚述人先后采用。此外,埃兰人、赫梯人、胡里特人等也根据各自需要,对楔形文字加以改变并使用。1500年左右,埃及与西亚各国的交往书信也用楔形文字书写。这可用于说明(     
A.西亚和北非文明发展的趋同性B.文字的出现标志着文明高度发展
C.苏美尔人为区域交往作出了贡献D.古巴比伦长期是区域的文化中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