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1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以来,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出现了大规模的淘金热,南非也发现了大金矿,金本位制迅速取代了以前流行的金银复本位制。至1900年,英国尽管失去了“世界工厂”和头号经济大国的地位,但其主导世界经济的综合实力不容小觑。金本位和坚挺的英镑已经成为英国为全球经济体系的运作提供的必要“公共产品”。世界各主要地区之间形成了一个多边贸易和支付体制。在这一体制下,英国对亚非拉热带地区拥有的顺差加上金融服务、投资等方面的收入,大大弥补了在商品贸易方面对世界其余地区拥有巨额逆差。

——摘编自李春放《全球国际体系的演进》

材料二   1944年,美国等44个国家召开布雷顿森林会议,与会各国决心重塑战后世界经济,避免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各国相继放弃金本位的混乱局面。经过努力,美元像1914年前的英镑一样,被接受为黄金的等价物。然而,随着美国在海外的花费超过它在海外的赚取,海外持有的美元超过了美国的黄金储备。1965年,法国将其持有的数亿计的美元兑换为黄金,欧洲其他国家和日本的私人投资者也抛售美元。面对上述情形,尼克松总统在1971年单方面宣布停止黄金兑换,世界上的主要货币相对于其他货币和美元的价格被允许逐日予以上下调整。全世界也逐渐学会了依靠国际协商和迅速交流信息来实现货币稳定。

——摘编自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19世纪中期-20世纪世界货币体系的演变历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20世纪40以来世界货币体系变动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20世纪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带来的影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金在立国初期,从原始的以物易物的交换状态下脱离开来,开始利用货币来进行物品的交换。但这时并没有自铸铜钱,沿用辽宋时期的旧钱进行交易。而到了海陵王正隆二年时金朝的统治者才开始进行铜钱的铸造,并将其命名为“正隆通宝”,相继有“正隆元宝”和“大定通宝”等铜钱铸造后进入流通,这几种为金代铸造流通的主要铜钱,为个人进行贸易提供了较大的便利。后来相续有其他一些铜钱进入流通中,但其数量较少,而且金朝开始铸造铜钱的起步较晚而且铸造的时间也较短,这主要是由于受到当时金朝的政治和经济发展因素影响较大。

——摘编自李速达《关于金代钱币制度特征的探讨》

材料二   作为王牌资本主义太国,英国的生产能力和经济实力在当时的世界经济中具有十分突出的决定性地位。以伦敦为中心的国际贸易网和以英镑为核心的国际支付网几乎遍及全世界每个角落。此时,英镑就扮演着国际贸易计价单位、国际间最主要清算手段、以及各国最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角色,形成了以黄金与英镑为中心的金本位制度。因此,人们也将这种国际货币体系成称为英镑汇兑本位国际货币体系。

——摘编自李凌云《“双本位”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与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金代货币发展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英镑为中心的金本位制建立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一、二归纳影响货币发展的共同因素。
2024-09-12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演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汉时期,分别形成了关中、关东和江淮三大经济区。其中,关中是政治中心所在地,达官显贵云集,为他们服务的官营工商业发达,以致“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关东地区人口众多,农业更倾向于精耕细作,纺织业、冶铁业发达,商业都会众多。江淮地区则较为落后,居民“率依阻山泽;以渔采为业”。两汉之际,关中遭到战火摧残,人口凋零。东汉时期定都洛阳,庞大的官营手工业也随之东迁,再加上良好的基础,关东经济逐渐超过关中。与此同时,不少人口南迁至江淮,江南地区“垦辟倍多,境内丰给”,还兴起了吴、江陵等商业都会。

—摘编自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

(1)根据材料,概括汉代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影响汉代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
2024-09-0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伊春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先后创办通久源轧花厂、通久源纱厂的著名实业家严信厚,原本从事钱庄业,开设有“源丰润”票号:叶澄衷在宁波等地开设钱庄的同时,又经营商业、地产和工业企业。从19世纪四五十年代起,宁波等地的部分钱庄率先采用“过帐”制度,即在日常商业交易活动中的款项支付,不用现钱或票据进行结算,而是凭薄折划转。这已具有近代金融业票据交换制度的特点。

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起,浙江各界掀起声势浩大的“保路”运动,要求收回沪杭甬铁路的筑路权。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经浙路公司股东大会讨论,决定成立“浙江兴业银行”,分为1万股,其中公司承购3841股,其余股份面向社会招募。这是浙江第一家近代商业银行。除了上述浙江本地发起成立的银行外,一些省外银行也先后来浙江设立分支机构。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寓居上海的浙籍绅商募集股银100万两,在杭州、嘉兴、湖州等地设立“华洋人寿保险公司”。经营人寿保险业务。此后衢州、台州等地也成立了“水险公司”“人寿保险公司”

——摘编自陈国灿《略论晚清时期浙江城市经济的演变》

(1)根据材料,概括晚清浙江城市金融业发展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推动晚清浙江城市金融业发展的因素。
2024-08-28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重点高中联盟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开学)历史试题
5 .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两河流域的不动产和动产的买卖和租赁、银钱和大麦的借贷活动从公元前两千余年的乌尔第三王朝时期就开始出现。新亚述时期的银钱借贷活动各要素更加完备,增加了抵押品规定,担保人也首次被写入了契约,由担保人和债务人共同对借贷负责。新亚述时期还出现了更精确的月利率和多种多样的利息,私人借贷活动日益盛行起来。

——摘编自李海峰《新亚述时期银钱借贷活动探析》

材料二 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贷粟”已颇常见。战国时期既包括实物借贷;也包括金钱借贷,并以金钱借贷为主。放贷者(债权人)有贵族、官僚、商贾、地主,还有国家政府。如果因债务问题发生纠纷,官府则依据“傅别”(借贷契约)断案。官府还有追债的职能,百姓欠官府债未还,则令该官府啬夫和主管其事的吏代为偿还。

——摘编自田侃《先秦时期信用思想探析:国家治理的视角》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两河流域借贷活动的基本特征。
(2)与材料一相比,指出材料二中春秋战国时期政府在信贷活动中的重要功能。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借贷活动对古代文明的影响。
7日内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承秦制,建立了由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丞相司直、监御史、绣衣使者、司隶校尉、部刺史等组成的多维监察网。汉惠帝三年(前192年),颁布了中国历史上首个专门的区域监察法——《监御史九条》,其实施范围虽然仅限于京畿,但其作为中国古代最早的专门监察法,对推动后续监察法规的独立化、完备化具有重要意义。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为加强中央集权、打击地方豪强势力,划全国为十三部州,每部设刺史一人,负责州郡的监察,并制定《六条问事》颁行全国。《六条问事》作为首部全国性的地方监察法,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魏晋的《六条察吏》、隋唐的《巡查六条》等均以此为模本,一脉相承。

——摘编自齐继伟《秦汉监察法规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启示》

材料二   在秦朝,皇帝之下设置三个重要官职: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并称“三公”。丞相掌政务,太尉掌军务,御史大夫掌监察。这种体制开创了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格局。汉承秦制,监察机构称御史台,长官为御史大夫,一面参与朝政,一面有“制临百司,纠绳不法”的监察权。唐代监察机构内部形成更严密的三院制,这种体制一直沿用到明清。对地方的监察制度,秦代也已形成,郡一级派有常驻的监察御史。汉武帝时将全国划分为若干大监察区,设刺史负监察之任。唐代对地方的监察由察院负责。明清时期,将御史台改为都察院,派出巡按地方的官员称巡按御史,权力很大。对政府部门公务进行经常性稽查和监察,开始于唐。到明清时设六科给事中,其主要职责为对六部公务进行稽查、监察。

——摘编自张晋藩《中国古代的监察智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汉代建立多维监察网所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官吏的主要职责及监察制度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进行简要的评价。
2024-09-06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国泰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月考)历史试卷
7 . 中国历史就是一部各民族碰撞、交流,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读图1,写出建立政权①的民族是____;政权②的名称是____;读图2,写出西夏都城所在的位置____(填字母),在今____(填城市名)

材料二   我们不能只认为宋、明这样的王朝可以代表中国,而忽略边疆民族建立的辽、金、西夏区域政权,……没有边疆何以中国?中国的历史就是边疆民族不断融入发展的历史。

——魏坚《不理解草原文明,就无法理解中国历史》

(2)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边疆民族“不断融入发展”的共同做法。

材料三

政权民族关系
辽与宋共存165年,和平时期122年,失和时期仅43年。
宋与夏1038年开始不断有边境战争,1044年议和,1084年再次交战,1098年后再无大规模战争。
夏与金共存110多年,11221123年边境战争后议和,维持至1211年蒙古攻金。

——摘编自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的特点。简述这一时期民族关系对“中国”国家发展的作用。
2024-08-19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桃源居中澳实验学校普高部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新生入学历史(三)试题
8 . 交流·合作·共赢

材料—   故事集《天方夜谭》中的很多故事来源于古代埃及和西亚等地的民间传说,通过王后讲故事的形式串联在一起。《天方夜谭》在中国广泛流传。在西欧,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终成眷属》等,都受到《天方夜谭》的影响。伊本·穆萨的《积分和方程计算法》附有800多个实例,把代数学发展为独立学科。白塔尼的《萨比天文历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天文学产生很大影响,曾经被哥白尼等人多次引用。伊本·西那的《医典》是一部医学百科全书,长期用作欧洲医学的标准教科书。数字符号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至今仍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摘编自《文化交流与传播》

(1)依据材料一,概括阿拉伯文化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材料二   咖啡的传播简表

起源于非洲的埃塞比亚15-16世纪,伴随着奥斯曼帝国的进军欧洲,咖啡也随之传播,后得到教皇克雷芒八世的推崇,咖啡从此在欧洲得到推广1652年第家咖啡馆在英国诞生,开启了咖啡饮用的风潮。1730年英国人把咖啡树移植到牙买加、古巴和中美洲,西班牙人把咖啡树移植到哥伦比亚18-19世纪印度咖啡源源不断地销往欧洲,后来荷兰和法国在拉丁美洲殖民地先后种植咖啡,并逐渐向拉美赤道附近地区发展

6-8世纪传入阿拉伯半岛,伊斯兰教禁止喝酒,于是咖啡迅速成为阿拉伯人生活中的必备品1607年,咖啡被引入北美。1690年荷兰成为第一个咖啡栽种和出口的国家,主要栽种地位于锡兰和爪哇1773年波士顿爆发“茶叶事件”,当地人由喝茶转向喝咖啡,咖啡成为北美普遍的饮料
(2)依据材料二,指出咖啡传播过程中所涉及的时代与社会的相关主题。

材料三

序号重大事件
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签署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1999年二十国集团成立
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2001年美国9·11事件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
2009年首次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
2011年叙利亚内战发生
2013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
2014年中国设立丝路基金
2015年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立
(3)从材料三中选三个事件,结合所学,运用所选史事从“当今世界时代潮流”这一角度进行阐释。
要求:总结和归纳合理;说明和论证充分;解释和分析逻辑正确。
2024-07-06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福利国家的建立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从历史上来看,欧洲自古就有“济贫”的慈善传统。18世纪西方启蒙运动所主张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等价值观亦为福利国家建立播下思想火种。“二战”后,欧洲国家饱受战争摧残,战争伤亡数千万人,经济大规模衰退,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剧。为了应对战后残局,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推行以政府干预为主的社会保障政策,通过全方位、大规模的社会保障体系来消除贫困、解决失业等社会问题,福利国家应运而生。

——赵浩华《欧洲福利国家的历史进程与经验借鉴》

材料二   上世纪70年代,西欧国家公共支出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0%,北欧各国更是占到50%以上,而福利支出又占到公共支出的三分之二。随着福利的不断增加,公民的工作意愿逐渐降低。不愿就业、失业率高的现象成为福利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各福利国家高通胀与高失业并存,经济增长率常年徘徊在2%左右,这一过低的经济增长率远远赶不上福利水平的增长率。福利国家的保障项目繁多,使得社会福利事业的经办机构与人员亦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系统,在这个庞大系统内官僚主义盛行,人浮于事的现象比比皆是,其效率自然较低,却消耗着大量资源。

——阳代杰、钟劲松《福利国家的因然改革:从极端到理性》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二战后欧洲福利国家建立的背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20世纪70年代后欧洲福利国家遭遇的困境,对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有何启示。
2024-06-27更新 | 100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9年巴黎和会、1921年华盛顿会议、1925年关税特别会议上,中国代表团都曾提出收回关税主权,但全部失败了。直至基本完成全国统一的南京国民政府,与列强展开谈判,在关税自主权上取得了进展。美国出于种种利益上的考虑,承认从192921日起中国实行关税自主。随后,法国、英国等国也陆续与南京国民政府缔结条约,承认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政策。在此过程中,中国工人阶级、商人、青年学生等组织活动以声援政府收回关税主权的活动。南京国民政府所实施的关税自主政策,提高了进口关税,降低了出口商品的税率,1927年到1931年,每年的关税收入分别是107089330元、128274076元、238101285元、281405583元、383404217元。1916年关税收支在财政总收入中仅占24.4%,至1934年已上升到40.6%。

——摘编自咎金生《简评二三十年南京国民政府关税自主政策》

材料二   新中国第一部《进出口税则》(1951年)规定平均关税为52.9%,在改革开放前的27年间,中国曾对关税税率进行过19次调整,但始终未降低中国关税的整体水平。改革开放后,我国根据国内外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关税税率,从1986年到1991年,累计调低83种进口商品的税率,到1992年自主降低关税前,我国关税的平均税率为47.2%。1992年我国第一次自主降税,关税总水平下降到39.9%,第二次自主降税至36.4%,第三次自主降税至16.7%,200111日为15.3%,2002年为12%,2005年为9.9%。

——摘编自杨瑞《新中国关税政策的变迁及其经济效应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南京国民政府在关税自主权上取得进展的因素,并评价南京国民政府的关税自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关税变化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以来中国关税发展的认识。
2024-07-07更新 | 22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百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