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2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想用软的一套手法把共产党吃掉,谈何容易!可是,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

——19458月蒋介石的谋士陶希圣

史料二   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之中,正是这种意识才使我们能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

——摘编自胡锦涛在孙中山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探究】
(1)根据史料一,概括蒋介石发起重庆谈判的原因及真实目的。
(2)根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为实现“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的目标,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进行过哪些努力和斗争?
2023-09-14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纲要上新课同步-第24课学习讲义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   巍峨的遵义城,屹立在乌江边。云消雾散霞光闪,捧出红日照山川。毛泽东,伟大的领袖,英明的舵手,拨正船头,升起风帆,引导我们胜利向前,向前。拨正船头,升起风帆,引导我们胜利向前,向前。

——《遵义城头霞光闪》


【探究】
史料中“云消雾散”指什么?毛泽东成为“舵手”指什么?“拨正船头”“胜利向前”又指什么?
2023-09-14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纲要上新课同步-第21课学习讲义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的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义地是正确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史料二   中国仍属于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和交通极端落后,各地区发展不平衡,那种在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主要依靠工人阶级在反动统治力量强大的城市进行革命的理念,不符合中国国情。

——刘宇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探究】
(1)根据史料一,概括“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主要内容。
(2)根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影响我国民主革命道路选择的具体因素。
2023-09-14更新 | 65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中历史纲要上新课同步-第21课学习讲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

——摘编自谢缵泰题《时局图》诗

史料二   1895年“公车上书”事件标志着维新派正式形成。他们的政治理想就是在中国建立立宪政治。“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主张在中国实现三权分立,拟订宪法,召开国会,君民共主。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文明十五讲》

史料三   在“百日维新”短短的103天内,光绪帝发布各种谕旨180条。光绪帝谕令合并衙门,裁汰冗员,“将现在各局所中冗员一律裁撤净尽……限一月办竣”。由于裁撤面较宽,在裁撤中又采取了一些强行封查的办法,使一些中下层人士猝然失业,难以度日。光绪帝下令裁撤绿营,同时让旗人自谋生计。这些人多达100万,被突然中止生计后没能妥善安置,以致他们对新政怨声载道。95日,康有为连上两折,提出剪发辫,改穿西装,改元迁都。许多人认为这是改朝换代之举,难以接受。

史料四   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20世纪新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

——梁启超

戊戌变法实开中国近代改革之先河,冲击封建桎梏,刷新风气,启示后人,功不可没。

——摘编自马立诚《历史的拐点》


(1)史料一反映的社会现实是什么?
(2)依据史料二,分析维新派在制度设计上有何创新,又有哪些保留?
(3)根据史料三,概括戊戌维新运动中的除旧措施及其弊端。
(4)如何认识史料四中两人的观点?
2023-09-14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纲要上新课同步-第17课学习讲义
5 . [探究]

史料一   “《海国图志》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世界地理书,魏源根本没有走出天下观念的限制,只是把四夷的范围推向极致而已。‘海国’二字其实就是新形势下的四夷,以中国为天下的概念没有根本的变化。《瀛寰志略》则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地理图志,徐继畬客观地将中国降为万国之一,走出‘天下’的阴影,进入世界新境,瀛寰就是世界的意思。”

——周振鹤《正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纪念徐继畬诞辰二百周年》

史料二   然而,“天朝上国”的惰性太强大了,失败很快成为过去,刚刚醒来的雄狮打了个哈欠又睡着了。中国辜负了林则徐、魏源的一片苦心。左宗棠在《海国图志·序》中感叹:“书成,魏子殁,廿余载,事局如故。”

——马勇《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


(1)依据史料一,概括说明徐继畬是正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主要依据。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后“开眼看世界”的局限。
2023-09-14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纲要上新课同步-第15课学习讲义
6 . [探究]

史料一     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产品业已增加了的需要……新贸易市场尚待建立,新部署尚待进行。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的修订……我们可以希望,英、法、美交涉人员通力合作……都更能影响中国政府去履行对目前事情的改进。

——摘编自1854213日英国《克勒拉德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

史料二     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

——摘编自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

史料三   务须让西方列强进入中华帝国的北方口岸和首都,马戛尔尼那时的岁月已经远去,如今要与天子本人,而不是地方代表,要在朝廷宫中,而不是在总督府等衙门,继续商谈已从帝国南部或中部重镇开始的关系。

——摘编自高第《中国与西方列强关系史》第二卷


(1)史料一中英国人对鸦片战争的结果表示了什么态度?其中哪一句话最能反映英国要求“修约”的原因?
(2)史料二中的规定表明了什么问题?
(3)结合史料三及所学知识,思考继鸦片战争后,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有哪些?
2023-09-14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纲要上新课同步-第15课学习讲义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新文化运动肇于《青年杂志》,但掀起洪波却始于蔡元培将陈独秀和《新青年》引进北大。五四前的蔡元培没有介入论战,却顶住压力保护陈独秀。……五四后,蔡元培接连发表《新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何谓文化》《东西文化结合》等系列文章,尖锐批评新文化运动的流弊,不赞成简单否定旧文化,主张对复杂的文化问题持分析态度。

——摘编自张晓唯《蔡元培传》

史料二   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以改造国民性为主要目的的新文化运动。他们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批判“吃人礼教”,提出要“以科学和人权并重”,中国文化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大体实现了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变。……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鲁迅的小说、梁启超和胡适等人的著作,实质上都是“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摘编自沈永刚《论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传承》

【探究】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蔡元培推动新文化运动发展的具体举措。
(2)依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2023-09-13更新 | 48次组卷 | 3卷引用:高中历史纲要上新课同步-第19课学习讲义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1913年有698家工厂,拥有创业资本330824000元,工人270717名。1920年有1759家工厂,拥有创业资本500620000元,工人557622名。

史料二   袁世凯接掌政权并不是简单的旧政权的复辟。他在担任总统的时期内表现出一种新的进一步发展经济的决心,完成了商业的立法,稳定了财政与货币制度,鼓励私有企业。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探究】
(1)史料一中的具体数据表明了什么历史事实?它将产生什么影响?
(2)史料二说明袁世凯政权在统治措施上有何特点?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由诸国分应主办……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即弹压惩办。

——《辛丑条约》

史料二   

   

《辛丑条约》签订于光绪二十七年七月二十五日,因该年为辛丑年而得名。条约签订日为阳历97日,因此有“九七国耻”一说。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探究】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辛丑条约》中列强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加强了对华奴役的具体表现。
(2)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条约签订日被称为“九七国耻”的主要原因。
2023-09-12更新 | 60次组卷 | 3卷引用:高中历史纲要上新课同步-第17课学习讲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摘编自《晦庵先生朱子文集》

史料二   性即理也……于是人物之性,因各得其所赋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德,所谓性也。

——摘编自《中庸章句》

史料三   朱熹把《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加以具体化、通俗化,构建了上自国家的皇帝、下至各个家庭百姓的一套周密社会秩序。他关注社会基层民众的日常言行、所作所为,希望从基层着手,改变家族与村落,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因此他重视儒学的普及化、通俗化,他编著《四书章句集注》,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四书”,使理学透过“四书”而深入人心。他编著《小学集注》,旨在教育青少年遵循“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他编著《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行为、读书、写字、饮食等方面的习惯,都提出了道德性的行为规范。

——据任守愈《朱熹格物致知论》等整理


[探究]
(1)根据史料一分析“理”体现在人身上是什么?体现在社会上又是什么?
(2)根据史料二,概括宋代理学家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对儒学的发展。
(3)史料三反映了朱熹在哪一方面的贡献?分析其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2023-09-12更新 | 41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中历史纲要上新课同步-第11课学习讲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