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1 道试题
1 . 党史专家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近百年可以概括为“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惊天动地”四个阶段。
(1)分别写出每个阶段对应的历史时期及其起止时间。
(2)任意选择其中一个历史时期,写一份党史简介。
2023-07-06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天壹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23年国家文物局利用“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对南海西北陆坡沉船进行了第一次考古调查,随后发布消息:我国南海发现两处明代沉船,分别被定名为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和南海西北陆坡二号沉船,保存相对完好,时代比较明确。其中,一号沉船文物以陶瓷器为主,散落范围达上万平方米,推测数量超过十万件;二号沉船则发现大量原木(初步判断是从海外装载货物使往中国)。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影像                           南海西北陆坡二号沉船影像

材料二下表是《中华文明史普及读本》丛书(2009年)关于中华文明的阶段划分与阶段特征:

时期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先秦从“协和万邦”到“海内一统”黄土与青铜奠基与经典
秦汉魏晋南北朝波峰与波谷恢宏与古朴经世与玄思
隋唐至明中叶创新与再造辉煌与成熟鼎盛与革新
明中叶至辛亥革命倾覆与再建传承与新变集成与转型
(1)提取材料一相关信息,说明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对研究明朝有哪些史料价值?
(2)选择材料中任意一个时期的任意一个维度的阶段特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阐释。(要求:标题表述简练,如“先秦·物质文明·黄土与青铜”;逻辑清晰,史实准确,形成结论。)
2023-07-06更新 | 58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整体而言,计划经济时期的技术引进,是中国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的以自主研发为主体、以快速实现技术追赶并建立完整工业体系为目标的技术引进。既包括20世纪50年代苏联援建工业项目这样系统的、全面的引进-中国从项目选择、设计、建设到设备、技术再到人才培养都进行了全方位的学习,也包括六七十年代所进行的有针对性的、局部的、为解决某些特定困难而进行的设备引进。然而,总体上是“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中国在这一时期所选择的是一条植根于独立自主的技术进步路线,不论是否具有比较优势,中国都在一些高精尖技术领域进行了艰难的研发和攻关,这为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的最终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摘编自王丹莉《新中国技术引进的历史检视》

材料二   科技领先是美国的核心优势,更是美国霸权的根基。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端于美国,为了维护其科技霸权地位,美国努力限制技术的对外转让。为了跟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步伐,日本推行技术革新,促进了其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也因而招致了美国的打压限制。从“广场协议”到结构性改革,作为弱势一方的日本作出了更多的妥协,承担了更多的成本。随着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科技企业的崛起,美国开始了对华科技企业的种种打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方兴未艾,随着我国科技强国的加快建设,美国正不断调整对华科技政策,中美科技的竞争仍在继续,智慧应对是我们的不二选择。

——摘编自陈淑梅《中美科技竞争的态势与前景-基于与日美科技争端的比较》

(1)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技术引进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时代背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科技进步的时代价值以及我国智慧应对中美科技竞争的策略。
2023-07-06更新 | 70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231649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运回研兰的食糖统计   

单份数量(单位:磅)糖类
16233176冰糖
163133841孟加拉糖
16341P8RR3中国黑糖、砂糖、暹罗冰糖
16452583017砂糖
16473482737砂糖、冰糖、孟加拉糖、中国块糖
1643898257中国糖、孟加拉糖、巴达维亚砂糖

——据李倩《17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远东贸易研究》整理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中期及80年代初期,世界食糖市场曾出现过2次大的波动。一次是1974年11月国际糖价达到66美分/磅(1452美元/吨),1975年6月跌至11美分/磅;另一次是1980年9月跌至5.4美分/磅,最高价与最低价相差十几倍。20世纪90年代以后,食糖价格波动趋于平缓,但仍处于大波动状态。如1990年3月,由于当季食糖减产、消费增加,食糖库存降至20世纪80年代以来最低值,糖价涨至16.28美分/磅。受到欧盟减产、巴西食糖出口量下降及巴西酒精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2000年10月世界食糖价格达到11.4美分/磅。

——摘编自徐雪《世界食糖生产与贸易发展》


(1)根据材料一,概括17世纪上半期荷兰食糖进口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影响国际食糖价格的因素。
2023-07-05更新 | 74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80年代中期,鉴于国际形势的变化,俾斯麦政府抓住机遇,开始大力进军海外,抢夺殖民地,拓展国际空间。1882年德国商人在西南非洲向当地土著头领买下第一块土地,18844月德国政府宣布该地区置于德国保护之下。随后,西非的多哥、喀麦隆和东非的坦噶尼喀等相继成为德国殖民地。此外,德国在南太平洋的殖民活动也迅速展开。在18844月至18855月短短的一年中,西南非、西非、东非以及南太平洋的许多岛屿上都升起了德意志帝国的大旗。

——摘编自邢来顺《国际战略空间经营与德意志帝国的崛起》

材料二   巴黎和会一开始,法国就提出了一个奴役和肢解德国的计划。在领土问题上,法国坚决要求从德国版图上夺回莱茵河左岸地区,法德边界以莱茵河为界,并建立一个法国保护下的莱茵共和国,还企图使巴伐利亚脱离德国,在德国南部建立一个独立的巴伐利亚共和国;1871年被德国夺取的阿尔萨斯—洛林应归还法国,并把藏煤丰富的萨尔盆地并入法国,还要夺取在非洲的德国殖民地。在经济上,法国主张向德国索取巨额赔款,赔款项目不仅包括一般的战费和因贸易上的亏损造成的间接损失,还有繁多的索赔项目。

——摘编自吴友法《法国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对德国外交政策述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国19世纪80年代对外扩张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削弱德国的主要目的和主张。
2023-07-04更新 | 28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湖南历年桐油出口数量与出口价值

年份出口数量(担)出口价值(海关两)全省出口总额价值(海关两)桐油价值占出口总额(%)
191213112613708931286135510.66
191649096386699181472962.13
192122059031418131746987217.98
192637484493674102791362433.56
192728487973279852385830030.71
192842252622776083027798137.25
1929510193129673722885825044.93
19304799211190261427.32607843.56
193132364257247371840910831.10
193231830061498891546162139.78
193336052151072481328095438.46
19341610855229615

说明:①单位:国币元资料来源《中国实业志——湖南省》,第七编《工业》第二章《桐油工业》,第6~7页(庚)。

——摘编自《中国实业志——湖南省》

材料二   湖南盛产桐子,产地计四十二县,采用旧式手工榨法将桐子榨成桐油。清前期,桐树主要是由个体家庭种植。近代戊戌维新时期,地方政府采取奖励种植桐树的政策,种植面积扩大。清前期,湖南桐树的种植主要集中在湘西沅水流域。近代以来,桐树种植扩大,湖南的湘、资、沅、澧四大流城均有种植。不过,沅水流域仍处于首位,桐油的产量也最大。在桐油贸易方面,近代以前,湖南桐油的销售方式主要是通过牙行进行交易。油商将桐油运到销售集散地后,即投当地牙行,探听行情,由牙行联系买主,成交后牙行收取一定比例的费用。到了近代,贸易方式发生变化,封建的牙行制度已经不复存在。桐油的销售方法有二:一为在各帮桐油俱到达销售集散地后,共同举行交易大会,大批量分销桐油;二为油商在销售集散地(如汉口、镇江)常年派驻雇佣的庄客(伙计),负责销售事宜。

——摘编自《近代湖南区域贸易与社会变迁(1860- -1937>》

材料三   桐油贸易的兴衰,可分三个时期。1840-1911年:太平天国被清政府镇压后,桐油贸易得以恢复,洪江著名的“张积昌油号”号称百万(银两)之家,即创立于一八六四年(同治三年)。后历经“洋务运动”“百日维新”“清末新政”,桐油贸易得到初步发展。1912-1936 年,湖南桐油贸易1912年为131126担,到1931年为323642担,比例从占全国桐油出口总额的15. 58%上升到30.67%。1932 年至1936年亦稳步增长,实为湖南桐油贸易的鼎盛时期。1937-1949年:抗日战争爆发后,1939年国民党政府在湖南设立复兴湘分公司,对桐油贸易实行“统制”,即统购统销。“统制”条例严密,转运手续綮复,复兴公司收购牌价,似不免略低,商人遂多观望,从而此种营运事业,乃不如前,本省桐油运销之前途,便日呈衰落。抗战胜利后桐油贸易似复兴有望,又因国民党发动内战,滥发法币、全圆券、银圆券,导致货币贬值严重,洪江老牌庆元丰、杨恒源油号都相继倒闭,桐油贸易的衰退局势一发不可挽回。

——摘编自李菁《湖南桐油贸易的兴衰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湖南桐油贸易的特点,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湖南桐油贸易兴衰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以“湖南区域贸易发展与国家政局”为主题进行说明。
2023-06-30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名校联考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雅典城外阿波罗神庙墙上,铭刻着古希腊哲人的一句名言:人啊,认识你自己!体育就是人类认识自我的一种方式。雅典在公元前8世纪形成奴隶制城邦,公元前594年梭伦改革推进社会发展。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体育思想影响了2000多年来的人类生活。

古希腊体育思想   

苏格拉底提醒雅典人要不懈地提高身体素质,“体育教育……让他们从小就开始接受。而且,体育训练应该十分小心,并且要终其一生”。
柏拉图提倡进行简单而朴素的身体锻炼,认为青年人,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应该严格地受到音乐与体育的教育,借以成为优秀的卫国者。
亚里士多德认为“体育锻炼有助于培养人的勇敢”,“显然预先应把儿童交给体育教师和角力教师,这些人分别能造就儿童的体质和教给他们身体方面的本领”。

——摘编自谭华、刘春燕主编《体育史》等

材料二   孔子在“六艺”教育中,重视体育活动教化作用。“射”“御”及“乐”中的“舞”,都是通过一定规范的身体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礼”,即通过体育的形式培养学生尊重理法的习惯和精神。孔子体育思想是为理念服务的,这种理念是以“礼”为外壳,“仁”为内核的思想。在中国古代体育历史长河中,孔子体育思想起到了各家诸子都无法比拟的后世影响力。后世儒家在继承基础,上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使之更为成熟与完善。人们遵循孔子的体育思想,积极从事实用性体育运动,强身健体。

——摘编自王烈《基于“六艺”教育下孔子体育思想的阐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典的体育思想,并简析其兴盛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古代雅典相比,我国古代体育思想展现出的特质,并简析孔子体育思想的意义。
2023-06-21更新 | 359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西方社会福利制度]

材料一   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随着二战的爆发,世界经济处于一片混乱之中,人民生活水平普遍偏低,社会危机与社会矛盾尖锐。为尽快走出二战阴影,缓和社会矛盾,复苏经济,社会福利制度开始在一些国家建立。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在福利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各国的阶级矛盾得到缓和,经济逐渐复苏,社会走向稳定。以瑞典、丹麦、挪威、芬兰等国家为代表,建立起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体系,福利国家迅速发展。

——摘编自王晓洁《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演变与启示》

材料二   关于西方福利国家的影响,以下两种观点颇具代表性。

观点一   福利国家关于分配的行政管理手段和官僚主义的方法与市场方法相比是较为低劣的;福利国家的干预行为在道德上是令人厌恶的;福利国家否定消费者对福利服务的任何实际选择;尽管把大量的资源用于福利,但是它难以消除贫困,或难以根除不平等的机会。

观点二   证明了资本主义具有改革的能力;使社会没有日益两极分化,实际上是难以置信的多样化的增长;改善了工人阶级的地位;对促进社会进步是相当有效的。

——摘编自杨寄荣、杨王生《西方福利国家理论与实践评析——作为经济运行机制的福利国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
(2)以材料二为例,谈谈评价历史现象的史学原则。
2023-06-14更新 | 113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一)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53—1957年,新中国编制、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并对其进行了广泛的宣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把几亿农民组织起来走社会主义道路,从某种意义说,确实比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还要艰巨。报社在这方面用的力量最多。21篇社论,有12篇是专对农民说话。如《帮农民算三笔账》。社论强调应该从实际出发,通过农民的切身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生动事例向他们宣传大道理,用算细账的方法使他们从眼前利益看到远大利益,看到眼前利益必须服从远大利益。社论按照这个路子,帮农民算了三笔账,即:党、人民政府和工人阶级在解放以来使农民得到利益的账;农民按照党和人民政府的安排,把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卖给国家,对国家和农民有什么好处的账;农民响应党和人民政府的号召,参加互助合作,对各方面有什么长远利益的账。社论列举了大量不容辩驳的数字,列举农民亲身经历的许多事例,丝丝入扣,由近及远,自然而然引出农民很可以甚至很容易接受的道理……这种形式效果颇好。

——摘编自李庄《人民日报风雨四十年》


(1)根据材料,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相关史实,请你以《人民日报》评论员的身份帮助农民算清这“三笔账”。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民日报》上述社论的认识。
10 . 战国秦汉的农牧业分界线

   

                 战国秦汉的农牧业分界线变迁图

上图的农牧界线在秦汉时期历经变化。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派蒙恬逐匈奴,取得今河套包括鄂尔多斯高原的“河南地”,在这块一直是游牧民族活动的“草木茂盛,多禽兽”的森林草原地带,设置了44县,并修筑长城,“徙谪戍以充之”。公元前217年又迁三万家于北河(今河套乌加河)榆中地区。这两次大规模移民戍边,将农耕区的北界推进至阴山以南一带。不久,爆发了秦末农民起义,秦朝灭亡,戍边者乘机逃回,匈奴渡河而南,与中原王朝以战国以来的故塞为界。至汉武帝时期,农牧界线又向北移动。

——摘编自邹逸麟编著《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阅读图文资料,结合所学,评析战国秦汉时期农牧业分界线的变动。
2023-05-30更新 | 670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