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材料 《五口通商章程》签订后,西方各国以中国审判方式野蛮、监狱条件恶劣为借口纷纷攫取了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但他们在审判中依据各自所属法律所规定的审判原则处理案件,令人耳目一新,使时人得以更直观的方式与西方审判制度、审判观念、审判原则相接触。1906年清政府着手司法官制改革:改刑部为法部,统一管理司法行政,不再兼理审判;改大理寺为大理院,作为中央审判机关,专掌最高审判。

1910年清廷通过了《刑事诉讼律草案》与《民事诉讼律草案》,明确把诉讼分为刑、民两部分,为审判中的刑、民分立确立了法律依据。1910年颁行《法官考试任用暂行章程》及其细则,以法令的形式初步确定了通过考试选取法官的制度,并严格规定了考试章程。在所颁布的《宗室觉罗诉讼章程》中,更是规定过去享有司法特权的“宗室”在民事诉讼中,审判管辖、起诉、被诉等审理过程中都不再享有特权,而与汉人“一体同科”,满洲宗室犯罪,必须像汉人一样关进监狱。

——龚春英《清末审判制度改革与中国法制近代化》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审判制度改革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概括清末审判制度改革的内容及影响。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时间战略计划评价
1955年《经济自立五年计划》以充分就业和经济自立为基本目标
1957年《新长期经济计划》出现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第一个高峰——“神武景气”
1960年《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经济进入有计划的高速发展时期

材料二2004年联合国大会期间,日本进行了频繁的外交活动,积极要求改革联合国安理会,增加安理会席位,明确提出日本要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为此,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联合国大会发表演讲,阐述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理由与愿望。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还有哪些其他因素。
(2)材料二体现了日本当前的发展方向是什么?联系所学内容,说明其原因。
2019-08-10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山西省平遥县和诚高考补习学校高三定时训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秦汉起,各级官员均由国家任命,无论是各地贤能被征辟或举荐到中央当官,或原在京畿居住者被外放到各地当官,大多存在有异地仕宦解决住所的需要。因此,由国家向赴任官员提供住房,大约也就在秦汉之际逐渐趋向制度化。……住房以外,官吏住所内的一应家具杂用亦由机关按入住者的身份提供。以明代淳安县署为个案,据《海瑞集·兴革条例》载,知县的家具杂用有六十三种二百余件,县丞、主薄等有六十种,典史仅十九种。洪武时,黄州府有个同知安贞,因“搜造公宇器用”,被部下吏员向按察司检举,按察司又向中央汇报。朱元璋得知后,为安贞开脱,说是:“房宇器用都是公家的,安贞若另迁他官,一样也带不走。”……另外,官员调任或退休时一所有家具杂用,都要按清单归还。

——摘自完颤绍元《古代怎样解决官员住房问题》

材料二   法国很早就开始实施官邸制,该制度具体名称是“公职人员职务用房制度”。……法国法律规定,住房大小与付费标准根据职务需要与地位确定。例如担任部长以上的公职,一般可以享受完全免费的职务用房,标准是家庭1-2人住3房套间,3个人住4房套间,4—5人住5房套间。中下级公职人员如果无住房就无法工作者,也参照上述标准分配住房。如果只是一般需要分配职务用房者,则应缴纳正常租金标准一半的房租。……美国官邸制适用范围则是总统、副总统、州长、副州长以及具有一定规模的大、中城市市长。在美国,各级官员官邸的购买、日常使用和维护费均由政府预算负担,居住者只需每年交纳象征性的租金1美元。此外,除了国际通行的驻外大使配有官邸外,一些大学校长也住“官邸”。

——摘自《看各国如何实施官邸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官员公房制度实行的目的和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与西方的官邸制有何异同?谈谈你对实行官邸制的认识。
2019-06-05更新 | 740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4届山西忻长临康四校高三第四次联考文综历史A卷试卷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几乎每一位西方作者写到中国社会状况时,毫无例外地要描述一番中国人吸食鸦片的方式及其对道德和身体的危害,于是,在一般印象中,中国就是抽鸦片的国家。

——转引自周宁《鸦片帝国》(1840-1876)

材料二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这种共和政体悲惨地残束了,即悲惨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N佩弗《远东》

材料三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学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下列六个阶段:①尊敬阶段(18世纪);②轻视阶段(1840—1905);③乐善好施阶段(1905—1937);④赞赏阶段(1937—1944);⑤清醒阶段(1944—1949);⑥敌对阶段(1949—

——袁明《备论中国在美国的形象》

材料四“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国内发生的变化令人惊奇。中国已经获得尊重,地位日益提高,其在地区及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无疑将进一步增强

——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西方人对“中国形象”分别做出了怎样的描述?

(2)简要分析材料三中美国对中国形成第④和第⑥两个阶段总体看法的主要政治背景。

(3)材料四反映了新时期怎样的“中国形象”?

(4)从“中国形象”的变化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5 . 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胡锦涛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1)据材料一,指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材料中提及“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国民党在1937年和1938年内,正面战场积极抗战的战役,并写出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战役。
(2)依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及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2018-01-13更新 | 66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平遥县和诚高考补习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1月历史易错题目定时训练(1.16)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以地球上最大之民族,而能建设适于天演之国家,则天下第一帝国之徽号,谁能篡之?特不知我民族自有此能力焉否也?有之则莫强,无之则竞亡,间不容发,而悉听我辈之自择。

——梁启超《论民族竞争之大势》(1902年)

惟是兄弟曾听见人说,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民族革命的缘故,是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1906年)

吾国今日既曰五族共和矣;然曰五族,固显然犹有一界限在也。欲泯此界限,以发扬光大之,……建设一大中华民族。

——孙中山《<国民党恳亲大会纪念册>序》(1921年)

材料二中世纪时,天主教之势力空前强大并占据支配地位,封建割据严重,王权弱小。14、15世纪情况发生了变化……一些国家的君主也要求摆脱天主教会的束缚,加强中央集权。到15、16世纪,西欧的英、法、西班牙等国先后形成为统一的民族国家,并且出现了以专制君主为核心的加强中央集权的趋势。

——崔爽《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材料三这是从15世纪下半叶开始的时代,国王的政权依靠市民打垮了封建贵族势力,建立了巨大的、实质上的以民族为基础的君主国,而现代的欧洲和现代的资产阶级社会就是在这种君主国里发展起来的。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导言》

(1)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的基本观点;指出孙中山民族国家观念的变化,并说明辛亥革命对现代国家转型的贡献。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5、16世纪推动英、法等欧洲民族国家形成的影响。综合以上材料,比较近代欧洲与中国寻求建立民族国家进程的不同。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卢梭说:“人类由于社会契约而丧失的,乃是他的天然的自由以及对于他所企图的和所能得到的一切东西的那种无限权力;而他所获得的,乃是社会的自由以及对于他所享有的一切东西的所有权。”而唯有服从人们为自己所规定的法律,才是自由。只不过自然的自由受制于个人的力量,而政治的自由受公意所约束。“自由”指的是不受强制地享有一些特定的公民权利,这些权利包括着就像洛克所说的生命、自由和财产等内容。这种“自由”都在“权利”这一概念中而被固定化和合法化了。在英国革命中,这种权利通过1689年的《权利法案》得到了体现,在法国大革命中,它以《人权宣言》的形式向世人公布。自由主义思想是对人的“权利”的肯定,对专制主义“权力”的否定。

——摘编自李宏图《什么是启蒙运动——以卢梭为个案的回答》等

材料二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欧洲有了十八九世纪的个人主义,造出了无数爱自由过于面包、爱真理过于生命的特立独行之士,方才有今日的文明世界。现在有人对你们说:“牺牲你们个人的自由,去求国家的自由!”我对你们说:“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争你们自己的人格,便是为国家争人格!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起来的!”

——摘自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

(1)根据材料一,概括启蒙运动对自由的认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启蒙思想家与《共产党宣言》对于自由认识的异同。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胡适倡导自由思想的历史背景。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曾几何时,台海阴云密布,两岸军事对峙,同胞隔海相望,亲人音讯断绝,给无数家庭留下了刻苦铭心的伤痛,甚至是无法弥补的遗憾。

——2015年11月7日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会晤时的讲话

材料二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谈判,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以为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

——邓小平《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材料三海峡隔不断兄弟亲情,挡不住同胞对家乡故土的思念和对家人团聚的渴望。同胞亲情的力量终于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冲开了两岸封锁的大门。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走上了和平发展的道路。我希望,两岸双方共同努力,两岸同胞携手奋斗,坚持“九二共识”,巩固共同政治基础,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

——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会晤时的讲话

(1)请指出台湾问题的由来。

(2)材料二中邓小平提出的“适当的方式”应该在怎样的方针指导下实施。

(3)结合材料三,用史实说明两岸关系的发展。并指出“九二共识”的内容。

9 . 儒家学说历经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留下了深深的步痕。

春秋战国时期被称为“在意识形态领域,也是最为活跃的开拓、创造时期”。

(1)就治理国家来说,战国时期出现了哪些各具特色的理论创造?以儒家、法家思想为例加以说明。

明清时期,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

(2)简述明清时期儒学有了怎样的发展?

“孔子之道,其本在仁,其理在公,其法在平,其制在文,其体在各明名分,其用在与时进化……故曰孔子‘圣之时者’也

——康有为《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序》

“孔学则严等差,贵秩序,而措而施之者,归结于君权。……于帝王驭民,最为合适,故霸者窃取而利用之以宰制天下”“儒教之最缺点者,在专为君说法,而不为民说法”。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儒学统一时代》

(3)概括康有为、梁启超对儒学看法的异同。

而儒家以孝弟二字为二千年来专制政治、家族制度联结之根干,贯澈始终而不可动摇。使宗法社会牵制军国社会,不克完全发达,其流毒诚不减于洪水猛兽矣。

——吴虞《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一九一五年七月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完成下列表格

背景主张评价

儒家思想是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批判儒家思想。

10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日世界已面临严重局势……几乎所有国家必在两种生活方式中选一种……集权政治之种子……在贫穷与争斗之劣土中蔓延及生长。重大责任及任务落到我们头上。

——杜鲁门1947年在美国国会发表的演说

材料二   下面的漫画(画中的Iraq指伊拉克、Afghanistan指阿富汗、Balkan指巴尔干)反映了冷战结束后人们发出的感慨。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两种生活方式”指的是什么?杜鲁门的演说对国际关系有何影响?
(2)材料二中漫画反映了冷战结束后的什么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二中的感慨反映了人们对冷战哪一方面的评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