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至战国晚期,治与理合并为“治理”一词,指国家管理应按照某种规律、规则行事。“治理”一词的出现,是战国时期国家形态转型的反映,也是当时现实政治的需要。战国时列国在治国思想、政治制度、管理方向上都较之前的西周春秋时期的国家有了重大区别,这不仅表现在对于国与家、礼与法、公与私、职与能、功与劳、善与恶、治与乱等治国理念的理解纷繁复杂上,也表现在官僚制、郡县制、户籍制等治国手段内涵更加丰富上。秦朝廷续了战国时国家管理形态的基本形式,“治理”一词也沿袭了其在战国时代的含义。

-摘编自卜宪群《中国古代“治理”探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3-07-03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近代西方社会思想中,理性概念占据核心地位。契约论、自由主义、科学精神等许多形成现代社会的基本理念,都是凭借理性的支撑而树立的。理性概念自身也经历了由神的恩赐、人的本性、自然理性向启蒙理性内涵的发展与演变,并因此导致西方近现代社会进程的独特特征。“理性”是现代性事业的根基,它的“成长史”体现出大起大落的剧烈节奏,从奋力摆脱神学的超强束缚,到颠覆性的自我批判,西方理性每次都须面对急剧扭转的命运,只有启蒙理性认识到它问题的根源所在,转而求诸其他文明的逻辑。

——摘编自姚德蔽《近代西方社会思想中“理性”概念的发展与演变》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近代西方“理性”思想的发展拟定一个论题,并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合理,论证充分,条理清晰。)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世纪20年代,收音机、洗衣机、小汽车等,在美国已成为大规模生产的生活消费品,进入寻常百姓家。早期移民所崇尚的勤奋、节俭、不尚奢侈的传统观念和“先劳后享”的道德原则被超支购买、“未劳先享”和及时行乐的靡费心理所取代,信用卡和分期付款的赊购制度盛行。汽车被大量消费,微博认为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而且对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也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其他如洗衣机、电冰箱、私人住宅也多有人采用赊购方式购买。一时之间,酗酒、赌博、追求享受,投机倒把成为社会时尚。而这时的精神文化却显得肤浅、鄙俗,凶杀、冒险起家等题材的庸俗作品充斥着电影、杂志、广播,在思想界实用主义哲学流行,凡是“有用的”就是“有价值的”。

——摘编自许平《20世纪西方国家社会生活的演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生活自拟论题,并加以阐释。(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释须有史实依据。)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部分时期孔子画像的的内容

时期绘画作品内容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孔子衣镜图弟子颜回向孔子请教,孔子头戴小冠,身材消瘦,身穿深衣长袍。
东汉画像砖《孔子见老子图》孔子向老子问道,穿着布衣,一幅谦谦学者之态。
魏晋《孔子见荣启期图》孔子寻访隐居山中的荣启期。
顾恺之《孔子为鲁国司寇像》孔子面容和蔼,着官服,带官帽,一幅官员气派,展现“为政以德”之志。
北宋马远《孔丘像》孔子沉思默想,具有超然世外、清新脱俗的气质。
曲阜孔子像孔子身着君王服饰,“冕十二旎,服十二章”。
丁云鹏《三教图》孔子与释迦牟尼、老子共坐交谈。
从表中任选两个时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孔子形象的变化拟定一个论题,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明确写出两个时期孔子的形象特点,论题正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罗马卷入希腊化世界导致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之间的一种复杂遭遇局面

领域事例
史学希腊历史学家波里比阿作为人质被从希腊带到罗马,对罗马历史的编纂做出了贡献。他撰写的《历史》以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的分析传统来书写,追溯了罗马在仅仅53年之内就迅速崛起为世界霸主的历程,还包括对滥用权力所进行的道德评判。
戏剧两位罗马剧作家普劳图斯、泰伦斯从希腊化时代的新喜剧中获得灵感,把一些欢乐的因素注入罗马文学之中。他们作品提供的场景既可以让人看到日常生活常见的错误有趣的一面,也加强了罗马统治者在巨大新帝国里的贵族政治的价值。
哲学对罗马人最具吸引力的希腊化时代的伦理哲学是斯多葛主义,因为这一学说鼓励积极的公共生活,强调政治生活中的道德行为,同时也鼓励达到广泛教育这一目的。
艺术希腊化艺术影响罗马的公共品味。希腊艺术家不久移居罗马,分享富有的罗马人的自主。在罗马的富裕和希腊艺术风格影响下的修辞、文学都出现了。特别是在人物塑像方面所表现出的风格,大胆地表现出面孔上的皱纹,令人尊敬的雕塑——罗马祖先半身像的传统就是这样与希腊艺术融合在一起的。

人们常说的被俘虏的希腊世界征服了捕捉者。以“罗马的希腊化”为核心内容,自拟论题并结合世界史有关知识进行论证。(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语言简练并具有一定的逻辑性。)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在传统史学家笔下,宋朝是屡屡遭受非议且评价不高的朝代,总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压抑感。然而,德国汉学家库恩在《宋代文化史》中指出,中国在11世纪至13世纪发生了根本的社会变化。首先,文官政治取代唐朝的藩镇为代表的的军人政治。其次,宋代的农业文明、城市文明和物质文明方面都取得很大成就。……因此库恩甚至认为,宋朝是中国中世纪结束和近代的开始。……正如日本学者宫崎市定所说,宋代将终极裁决权交给了皇帝。与此相对应,朝廷御前会议的礼仪也发生了变化,汉唐宰相可以坐着与皇帝议论国家大事,谓之坐而论道,到了宋朝,大臣已无坐而论道的资格,在皇帝面前必须站立奏对。


依据材料提取一个论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论证合理)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19492010年中国对外援助状况

年份援助国家(地区)援助方式备注
19491959越南、朝鲜军事、政治援助
19601969越南、阿尔巴尼亚、巴基斯坦、古巴、非洲民族主义国家政治援助为主,辅以经济、技术、军事援助提出“对外援助八项原则”,强调平等、互利、尊重主权
19701978终止援助越南、阿尔巴尼亚,加大援助第三世界力度政治、经济技术、人员援助援外支出占国家财政比重不超过5%
19792010第三世界、最不发达地区、重债穷国以经济、技术援助为主援外主体多样、加强多边援助,强调互利共赢

——摘编自于涌泉《中国对外援助的状况研究(19492010年)》


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信息关联,持论有据,表达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