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56 道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论述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世纪初

教皇为填满自己的财库,为应付奢侈生活的巨大开支,在德意志征收赎罪券

1517年

马丁·路德将《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九十五条论纲》)贴在维登堡教堂的大门前,以辩论的形式反驳赎罪券可以免除一切临时的罪过

1520年

马丁·路德发表了《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书》,痛斥罗马教廷对德意志的专横、掠夺,主张君权神授

1523年

马丁·路德发表《论世俗政权:对世俗政权服从的限度》,论述教会和世俗政权的权限和区别

1533年

亨利八世通过《禁止上诉法案》,规定此后对坎特伯雷或约克大主教法庭判决不服的上诉,应在国王的大法官法庭向国王上诉,由国王任命的一个委员会来处理,并豁免支付给罗马教廷的苛捐杂税

1534年

英国国会通过《至尊法案》,英国国王成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

1536年

英格兰国会通过《小修道院解散法》,宣布解散岁入在200镑以下的小修道院,其动产、不动产均归王室所有;加尔文在其《基督教要义》(1536年)所提倡的“天职”观念和现世性的禁欲主义生活态度成为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有力杠杆

1539年

国会通过新的法令,封闭一切大修道院和残存的小修道院。亨利八世钦准出版英文版《圣经》

1648年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将“教随国定”的原则确立为处理宗教分歧的基本原则,宗教信仰已经由教会的专利变成了纯粹个人的事情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2024-04-17更新 | 4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靖远县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宗延英墓志铭

材料   封建王朝时代,树碑立传是王侯将相、达官贵人的特权,普通人鲜少有墓志随葬,商人墓志更为少见。然而在陕北地区的府谷县却出土过一方北宋商人的墓志碑石。其内容摘译如下:

宗延英,字遵贤,祖籍洛阳。曾祖宗行德,严毅有武力,建隆初年,担任府州威远军第一指挥使,因而举家迁徙于府州府谷县。祖父宗汉杰,从事农业生产,没有进入仕途。父亲宗重矩,和谨公直,精于吏事,任军马司孔目官(掌文书簿籍或财计出纳)。

宗延英,一位府州县资产丰厚的牙商。因其擅长相马,故在宋和夏、辽贸易中扮演重要角色。1044年,宗延英曾作为商人代表参与了宋夏和议活动,主要负责双方贸易条款中的定价问题。

宗延英平日崇学尚文。府州有地方州学,宗延英空闲时常盘桓其间,并能如父如师一般勉励士子努力学习,与府州州学关系良好,其墓志修撰者王慎修、书写者安俊、篆额者苏霖均为乡贡进士。

宗延英于元丰五年(1082年)四月十二日患疾去世,享年81岁。曾娶“马氏、李氏、赵氏”三妻,次子宗文某子承父业,三子宗度“业进士”。

——摘编自高建国、邹楠、强泽东《宋代边贸中的一位牙商——〈宗延英墓志铭〉考释》

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宗延英墓志铭对研究北宋社会生活的史料价值。
2024-04-12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二)(4月)历史试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三线建设中的青年选择

材料   三线建设,是指自1964年起至1980年我国在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借助三线建设参与者的口述对三线建设时期政治动员实效进行个人口述反证可以发现,三线建设参与者对当时政治动员的认知、解读以及响应动机突显出较强的青年群体特征。三线建设政治动员口号有效建构了青年的身份认同,充分尊重了青年的主体性,极大激发了青年的政治效能,其与青年群体特征的叠加合力是促成三线建设成就的重要力量。

三线建设是动员青年从一线城市迁往艰苦的三线地区,甚至是搬进丛林与山洞之中,访谈中我们发现支撑他们最初选择以及半个世纪后回忆时依旧充满自豪感的主要来源是响应国家号召,支援国家建设,为地方发展作贡献。有被访者回忆当时参加三线建设是需要写申请的,被批准的条件有三:第一是要政治过硬,第二是技术过硬,第三是身体素质过硬,“不是任何人说你想来就能来的”“因为在那个群体里边,我算最年轻的,而且文化层次最高的,所以就把我调出来叫支援三线”。

——摘编自时昱《政治动员中的国家叙事与青年选择——基于贵州三线建设亲历者口述历史调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三线建设中的青年选择”为主题撰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4-11更新 | 38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二)(4月)历史试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航路开辟后,最初来华的西医师主要身份是传教士,他们通过外科手术在中国站稳脚跟,之后西医在中国迅速推广。传教士带来西医的同时,也将中医向西方传播。如清前期法国传教士殷宏绪将中医人痘接种技术传入欧洲;20世纪初,法国驻昆明副总领事苏里耶·德·莫朗学习针灸并回国行医,在西方掀起了学习中医的热潮。新文化运动后,国内出现了激烈的中西医论争。南京国民政府曾一度通过废止中医的法案。新中国成立之初,仍有许多人强烈要求废除中医,毛泽东坚定支持中西医结合,中医才得以延续和发展。改革开放后,中医得到长足的发展,并进一步走向世界。据统计,到2022年,中医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18个国家和地区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

——摘编自罗曼《西医东渐及其与中医的碰撞》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或多个角度,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准确,逻辑严密)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5世纪以后,大西洋沿岸成为四个大陆及其附属岛屿内部及其之间人口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和其他形式的交流平台,一个地方发生的事件在其他地方也会形成影响,甚至直接影响了人类历史发展方向与进程。

——摘编自施诚《方兴未艾的大西洋史》

选择15世纪后大西洋沿岸国家或地区的一个新变化,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以具体史实阐述这一变化对大西洋沿岸及人类历史发展方向与进程所产生的影响。(要求:选择的变化与史实须相互吻合,表述清晰,观点正确。)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9年至今我国四种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特征

主要内容起步发展观
1949~1956
政治发展观
19571977
经济发展观
1978~2002
科学发展观
2003年~至今
发展目标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政治基础发展生产力人的全面发展
发展标准工农业总产值国家政局稳定人均GDP人均GNH*
发展途径增长优先政治斗争优先生产力优先全面协调发展
发展重点重工业政治意识领域民用工业农业着力民生改善
发展方式外延式粗放型阶级斗争外延式粗放型内涵式与集约式
发展形式积累优先政治挂帅积累消费并举科学发展
发展动力生产关系革命抓革命促经济经济改革与开放人对幸福的追求
发展态势不切实际快速政治表面稳定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发展
发展层面单一经济政治生活为主经济社会发展四个文明建设
区域发展全国一起发展全国人民革命东部带动西部东西兼顾协调
发展结果经济初步恢复经济衰落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发展显著

*注;人均GNH是称量一个国家人民生活质量高低的国民幸福指数。

——摘编自罗建文《60年来中国社会发展观演变特征与启示》

提取上表中的若干信息,围绕“中国发展观”,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亚当·斯密认为,发现美洲大陆和发现绕好望角通往印度的航线是“人类历史所记载的两个最伟大和最重要的事件”。“发现美洲大陆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能够提供大量的贵金属,而且在于它能够为欧洲商品提供新的、永葆兴旺的市场。”它最重要的后果之一、是“把商业活动推到了一个光辉灿烂的境地,没有美洲大陆,就完全不可能取得如此成就”。它促使全世界的贸易突飞猛进。如果说19世纪是生产的世纪,那么17世纪和18世纪则是贸易的世纪。对于英国来说,当时的贸易主要是三角贸易。威廉·伍德在1718年说过,奴隶贸易是“万流之源”。几年之后,波斯尔思威特把奴隶贸易描写成“一切事物的首要原则和基础,也是引起机器运转的主要发条”。

——摘编自艾里克·威廉斯《资本主义与奴隶制度》(1944)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从中任选一个观点,并就所选观点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3-24高三下·甘肃·阶段练习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教科书中的文明史

目录(节选)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1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2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3   中古时期的欧洲
4   中古时期的亚洲
5   古代非洲与美洲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6   全球航路的开辟
7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8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9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概括指出材料中所示教科书目录的设计者力图告诉我们的信息。
2024-03-26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2024届高三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三百年来,世界近现代文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之中,中国都是不知不觉地参与在内。经历了三百年之久的蜕变,我们竟可以如此说:西方近代文明,从最初的理想,到最后的终结,每一个重要的阶段,都有中国的影子或中国实体的参与。这也正是人类文明全球化的过程中一个必然的情况。

——摘编自许倬云《三千年文明大变局》


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任选世界近现代文明发展中一个或者多个阶段,谈一谈你对材料中观点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4-03-26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镇原县三岔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理性在西方文化语境中有不同含义,但其主线是自然哲学观主导的,即强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万物之间有着共通感;强调宇宙的和谐、有序和永恒。爱因斯坦说过: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我自己只求满足于生命永恒的奥秘,满足于觉察现存世界的神奇的结构,窥视它的一鳞半爪,并且以诚挚的努力去领悟在自然界中显示出来的那个理性的一部分所有这些志向都是为着使人类的生活趋于高尚,把它从单纯的生理上的生存的境界提高,并且把个人导向自由。启蒙运动以来,科学、理性逐渐在历史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在科学主义和理性主义基础上诞生的资本主义文明以工业革命的实践方式迅速崛起,使欧洲一度成为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摘编自王玉秋《正本清源:西方理性及其对科学发展的作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近代西方“理性”思想的发展拟定一个论题,并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合理,论证充分,条理清晰。)
2024-03-25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