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30年代,世界局势风云变幻,危机迭起。对于这一时期世界历史发展的特点,美国当代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用“走向战争”四个字高度概括。他在《全球通史》一书中指出:20世纪30年代是萧条、危机和战争的10年。关于危机,也有学者解释:大危机英文叫Great Depression,它含有危险(Danger)和机遇(Opportunity)的两重内涵。


试以“风云变幻的20世纪30年代”为题,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2024-03-27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0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方文明最重要的一次思想变革发生在17世纪,并最终遍及全世界。少数思想精英和科学精英们——笛卡尔、伽利略、牛顿、开普勒、培根和波义耳——以16世纪的突破为基础,出于对自然界更加浓厚的研究兴趣,奠定了现代科学的基础。在现代科学的发展过程中,上述思想家对已有的宇宙概念和以前的知识假设提出挑战。宇宙不再被视为稳定、不变和有限的,而是运动和无限的。18世纪,这些科学理念和方法逐渐流行,一些启蒙思想家在方法上强调怀疑主义、经验推理和对愚昧旧习的讽刺,他们发展并普及了诸多的相关概念,奠定了现代思想的基础。

——摘编自(美)丹尼斯·舍曼《世界文明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从科技与人文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23-10-07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第八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3 . 读材料,完成要求。
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反映了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审美意识的嬗变。

时间

服饰情况

民国时期中山装创制后风靡一时。1912年,民国政府通令将中山装定为礼服,民国十八年制定宪法时,规定四级文官宣誓就职时一律穿着中山装,中山装遂成为南京国民政府的制服。政府院部如此,国民党党部如此,地方政府机关亦如此。国民党向机关、学校推广中山装,向民众宣传。
建国初期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女孩子爱穿带有俄国风情的“布拉基”,花布衣衫或花布袄是中青年女性的衣装。
文革时期从红卫兵到女民兵,都以着军装、戴军帽荣,绿色成为流行色,蓝、黑、灰、绿色充满中国街头。
革放来改开以1979年对世界敞开国门以后,世界最新潮流的时装可以经由最便捷的信息通道-电视、因特网等瞬间传到中国。国内的着装者也迎来了个性服装时代,迎来了百花齐放、五彩缤纷的服饰艺苑的美好春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近现代史的知识,从表格内容中提炼自己的观点,并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具体,说明须史论结合。)
2023-07-04更新 | 70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请从所学中国古代史内容中任意写出6个重要概念,自拟主题,自选角度建构逻辑。
2022-11-29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问题是:中国人是如何获得长达800余年的稳定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思想在13世纪形成了一种平衡,并且在当时的思想、技术条件下达到了完美的程度。这种完美的平衡到了1920世纪,在经受了外界的剧烈破坏和撞击仍未完全打破。这在世界文明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现象。中国人为他们辉煌的过去而感到骄傲,大约也是很有道理的。”

——费正清《传统与变迁》


提取材料中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2-08-31更新 | 304次组卷 | 6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2019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018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论述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建筑是一种有形的文化,是不同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反映和见证。


1合肥包公祠。全名“包孝肃公祠”,是祭祀包拯的专祠。“孝肃”二字,是宋仁宗在包拯死后赐给他的谥号,评价、肯定了包拯的忠孝一生。


2徽州棠樾牌坊群。共七座,明建三座,清建四座,分别是鲍象贤尚书坊、鲍逢昌孝子坊、鲍文渊妻节孝坊、鲍漱芳父子义行坊、鲍文龄妻节孝坊、慈孝里坊和鲍灿孝子坊,体现了“忠、孝、节、义”。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关系方面加以阐述
2022-08-19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建筑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校名性质所在地国文试题
花京大学国立北京本科仅有作文题。题百:中组,咯迷汉宋学术的并
同;乙组;述司马迁的兴想和他的文学。
预科两大题一}作为:“斫究国故”和“保存围粹”,
是不是阿样的事情试把个人自己观察所得写出
来。(二)文言文断句标点:
恶山大学国立唐山仅有作文一题,题目:日知其所无,月无忘所能说
南开大学私立天津三大题。(一)作文:论治学当有怀疑之精神;仁)文言文
解释并点句;笔答:⑴中国文字构造之原则若何?
⑵试列举唐宋二代重要之文人。
上海圣约翰大学教会上海两大题。(一)读文街论;(F)上校长陈述入学志愿书。
复旦大学
(商学院本科)
私立上海仅有作文一题。题目:各述母校国文教学方法
大同大学私立上海仅有作文一题。题目;鳏禹治水成败论。
东南大学国立南京四大题:一)作文: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山
林泉壤,实文思之奥府。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二)文
言文分章断句并说明章旨。(E)国文常识,20个填空
题。四修改病句,两句。
广东大学国立广州两大题。(-作为(两个题目任选一):粤汉铁路筑成
于中国之影响;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流域之特性及其
融合方法。(二)用白话文解释丈言文。

——《全国专门以上学校投考指南》第3期,丽江旅京学会1925年版


根据材料,提取20世纪20年代中国教育某一方面的特点,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知识加以阐述。(要求:信息明确,逻辑合理,阐述清晰,史论结合)
2022-08-03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古老的北京见证了中国从一个沉沦到谷底的老大帝国向独立、富强、民主的现代国家转变的伟大历程。请以“镜像中的历史”为主题,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领袖(著名)人物的为切口,以政治为主线,实现三则历史镜像的有机链接,写成一篇历史小论文。
2022-03-16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张骞出使西域后,逐步形成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两种运输方式。汉代,丝绸之路以商队运输形式从中国到罗马帝国,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丝绸之路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商人、传教士和其他一些旅行者,也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自遥远的西方。唐代,东南沿海有一条叫作“广州通海夷道”的海上航路,这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叫法。玄奘从印度带回很多佛教经典,并编写《大唐西域记》,介绍西域沿途地理风情。波斯文化影响中原文化,西雨绘画技术传入。到了宋代,瓷器逐渐成为中国对外输出的大宗货物,特别是广州、明州等地设立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大批瓷器从这些港口启运,源源不断地销往亚洲、非洲各地。郑和七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利玛窦等人将《本草纲目》翻译并介绍到欧洲,西方的基督教、天文和历法也逐渐传入中国。

——万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

根据材料,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2年,教育部颁发的教学计划中,将基础课程明显减少,专门化课程的总学时高达400学时。虽经1953年青岛修改教学计划会议,这种情况有所缓解,然而,综合大学只重教育不重研究、工科院校又只注重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的某些专业的局面仍未得到彻底纠正,导致基础理论工作无人问津。加之学习和使用俄语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风靡全国,语言的障碍制约了中国与世界其他科技大国的交流,无形中越发拉大了中国与国际先进水平的距离。

——摘编自刘茗、王鑫《建国初期高等教育学习苏联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对材料中“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提出自己的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看法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