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

请结合近代中国历史史实,从材料中提炼一个论题,并进行论述。(要求:史论结合;紧扣主题;逻辑严谨;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2024-06-03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人类文明交往互动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大类为相同文明之内的相互融合,另一大类为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文明之间的交流和碰撞不仅影响了不同变化、区域和国家的发展变化,而且也对整个国际体系的变迁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人们习惯于把国际体系仅仅理解为国家间互动所产生的一种状态,但实际上文化的交流、碰撞与国际体系的变迁一直如影随形。

——摘编自彭树智、刘德斌等《世界历史上的文明交往》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观点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准确,史论结合)
2024-04-2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同情自由主义,但绝不等于它会提供支持。在美国内战当中,北方代表工业资本,政治上更加自由主义;南方还实行蓄奴制,使用黑人奴隶。那么如果按照意识形态,英国应该支持北方,但实际上英国支持的却是南方。因为英国纺织业用的棉花基本上都来自美国南部,支持北方的话英国就没有棉花可用了;美国北方的工业潜力太大了,如果北方获胜,那么英国的工业将碰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强大对手。所以英国给美国的南部各州提供各种援助,甚至还帮着造军舰。但是,英国对南方的支持有一条明确的底线,那就是绝对不能军事卷入。所以当北方的联邦政府用海军封锁南部各州海岸,南方的棉花运不到英国的时候,占有绝对优势的英国海军也没有去突破封锁。

——摘编自徐弃郁《英国简史》

根据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围绕“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钱乘旦先生说:“生产发生飞跃的关键就不在于生产本身,而在于社会能不能创造条件,使人的才能和知识得以运用。换句话说,社会的潜在结构是鼓励发展生产……还是一个社会的本质必须维持现状……这个问题就是从社会史的角度来认识英国工业革命的关键所在。”

史料一 “于是,在这种英国特有的贵族精神的推动下,同样以海盗式的掠夺得来的美洲黄金,并未像在西班牙贵族那里一样挥霍掉,而是大批地转化成再生产的资本,甚至连英王乔治三世也以‘农夫乔治’自称,在温莎城堡外设立模范农场,亲赴‘躬耕’,还饲养了一群螺角羊。”

史料二 “英国不同等级的人不知不觉地交错在一起,一种平等的精神贯穿于宪政的每一部分,各种地位各种状况之间彼此发生激烈的竞赛,每一个较低的等级都野心勃勃,无休无止地要把自己提升到更高一等的级别上去。”

结合史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围绕英国工业革命的爆发,简要阐释钱乘旦先生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阐释合理。)

2024-03-30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邓州市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代形式多样的歌舞百戏很多是在继承前代基础上有所创新,表演形式多样。如以说唱为主要形式的口头表演艺术,像弹唱、小说、说话等;以叙述故事为侧重的表演活动,如百戏、杂剧、宫调等;还有以竞技为主的表演活动,如投壶、蹴鞠、相扑等。宋代歌舞百戏的演出地点分布较广,有大型综合表演场所—瓦舍勾栏,有供人休闲娱乐的茶坊、酒楼等,也有专门搭建的乐棚、彩楼,甚至有随机的露台、空地都成为歌舞百戏的演出地点。

——摘编自段淑心等《由娱乐方式变化看唐宋社会风尚变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主题,并对其进行阐释。(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4-03-25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对中世纪以来的世界历史作了如下概括

第一阶段(500年-1500年)东强西弱,东富西方,东稳西乱,东进西滞,东学西传。

第二阶段(1500-19世纪初)西升东降,同时东强西弱,东富西追。

第三阶段(19世纪初-1945年)西强东弱,西富东穷,西扩东衰,西学东渐,以西塑东.东西格局发生逆转。

第四阶段(从20世纪中期至今)西强东弱,东升西降,东西相持,多极平衡。

(注:指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西指以西欧为代表的西方)

——摘编自李兴《世界史“西方中心论”破解与“三大体系”构建初探》


根据材料,选取其中任意一个阶段,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选阶段,史实正确,阐述全面,论证合理)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 15 世纪起,欧洲的走向自然、坚定而又明朗。 从此时起,或先后或同时发生的五个方面的大事,使欧洲的西部完成了近代社会的进程。其影响也辐射到东部和大西洋彼岸。这五件大事就是:一、地理大发现,突破了古代地理分割的观念。 二、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回归和大发展,取代了中世纪的神本主义。三、宗教革命,诱发了社会性的思想解放。四、启蒙运动,确立了理性主义的宇宙观和方法论。五、实证科学,使西欧社会的进步建立在科学发现和科学思维的基础上。作为这五个方面的社会表现,一见之于资产阶级的政治革命;再见之于产业革命。

——摘编自陈乐民《欧洲文明的进程》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相关知识,围绕“欧洲文明的进程”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8 .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1东汉十四州示意图

图2东汉人口密度图(永和五年)
从两幅地图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并进行合理解读。
2024-01-25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历史学的角度认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概念,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理解:从中国近百年的历史看,中华民族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近百年的中外关系史看,当前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关系与百年前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是可谓“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百年历史看,中国经过艰难探索,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显示出了巨大的优越性,将带领世界人民走向一个全新的境界,可以说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张海鹏《“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历史的结论》


选取材料中的一个角度解读“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概念。(要求:明确写出所选角度及内涵;解读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梁启超中国学问与其说是知识的学问,毋宁说是行为的学问。
冯友兰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达到超乎现世的境界。
张岱年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
张岂之中华人文精神充满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使命感,无论是教育、学术、文化以至个人修身,最后都归结到经世致用上来。
上表是几位学者对中国文化的部分看法,请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至少选择一个角度,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准确。)
2024-01-20更新 | 410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