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战国至秦

官吏俸禄形式主要以斗发给粟米

西汉

官的大小和俸禄级别以“石”表示,俸禄以斛为计量单位,按月发给粟米;汉宣帝时因“小吏皆勤事,而俸禄薄,欲使其毋侵渔百姓,难矣。其益(增加)吏百石以下俸十五”

魏晋

帛、粟、钱各占⅓

唐代

唐初大体沿隋,俸禄有粟、田、钱,俸禄依官的品级九品正、从分为十八级。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将各种粮钱合为一起,以月俸为名,随月发钱

宋代

官员的俸禄丰厚,名目繁多,如最高文散官除每月给俸钱120贯钱外,还有绢绫罗锦以及职钱、公用钱、出差费和仆人费用等

元代

俸禄支付纸钞,也叫俸钞

清朝

在京文武官员每年俸银,一品180两白银,二品155两白银,以此减少。京外文官俸银与京官相同,但没有禄米,而武官的俸银减半。雍正帝,七品知县每年只有45两俸银,“不取之百姓,势必饥寒”,因此,推行养廉银制,其数目大大超过各级官员的俸银

——摘编自曾宪阳《浅议古代官吏的俸禄》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古代官员的俸禄”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追求幸福是全人类的最大愿望和永恒主题。几千年来,人们为追求幸福不懈努力、艰苦奋斗,心中充满了诸多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西方幸福观

类别

内容

感性主义幸福观

强调人的自然需求以及通过欲望的满是而获得快乐,认为人活动的目的是在于追求快乐,避免痛苦。梭伦将人的幸福概括为中等财富、身体健康、心情愉快、好的儿孙、善终五个方面。

理性主义幸福观

崇尚人的理性,追求道德品质的完善,关注人类精神的自由和圆满,轻视物质欲望和享受。苏格拉底的幸福观即知识(理性)是前提,道德是途径,幸福是目的。亚里士多德强调幸福是人完善自己的一种活动。

基督教幸福观

以来世主义为基调,幸福是人们对于某种信仰的不断追求。罗马帝国教父的代表人物奥古斯丁认为反省自身的罪恶,向上帝仟悔才是人类获得幸福的唯一途径。

劳动致福观

突出劳动在创造幸福中的重要作用。在卢梭看来,“一个人在那里坐吃不是他本人挣来的东西,就等于是在行乞”。费希特指出,劳动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每个公民都能得到应得的劳动报酬。

——摘编自孔德生、黄晓天等《西方幸福观的历史回眸与现实思考》


提取材料部分或整体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3-06-21更新 | 207次组卷 | 2卷引用:纲要下第8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遗产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届会议通过《世界遗产公约》,旨在集各国之力,对日益遭到损毁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实施有效保护。《世界遗产公约》充分肯定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对于一部分全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加以重点保护。截至2021725日,世界遗产总数达1122项,中国拥有世界遗产56项。如图是中国的“世界遗产”的LOGO。

——摘编自《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等

材料二   世界遗产(部分)

名称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评价
敦煌莫高窟地处丝绸之路的战略要点,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同时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
大运河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也是工业革命前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土木工程项目。
良渚古城遗址展现了一个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并存在社会分化和统一信仰体系的早期区域性国家形态。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为东亚和东南亚贸易网络的海上枢纽,对东亚和东南亚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法国米迪运河运河沿线点缀着许多城市和村庄,两岸有繁忙的公路和铁路,还有许多步行小道。
凡尔赛宫及其园林凡尔赛宫是路易十四至路易十六时期法国国王的居所,一个多世纪以来,凡尔赛宫一直是欧洲王室官邸的典范。
雅典卫城显示着希腊1000多年繁荣的文明、神话和宗教。
古罗马斗兽场是古罗马帝国专用的角斗场和剧场,它曾经是古罗马帝国的象征,是政治、社会、文化和娱乐的中心。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等参考

材料一、二,选择材料二中的两个世界遗产,提炼一个主题,结合所学,紧扣所选的“世界遗产”,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3-11-09更新 | 175次组卷 | 6卷引用:选择性必修三第15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05年,《苦学生》在《绣像小说》第63期上开始连载。书中人物杞忧子是深受八股毒害的旧式文人,他发出这样的内心独白:我自受生到今日,少困咕哗,长图皋比,只知做几句八股,对几条空策·····悠悠忽忽了五十年,壮不如人,老之将至,热诚空抱,人寿几何,眼见得没有什么长进,好在社会上贡献了。诸君啊!青年的诸君啊!趁这个时候,努力猛进。看着我老朽现在的后悔,万勿入老朽已往的蹉跎。诸君将来的幸福,就是中国全体同胞得享的幸福了。”·····此时的清廷无论社会秩序还是政治实体,都被讫入达尔文进化论式的世界体系中,杞忧子想到此处,胸头一根根血管,如沸如裂

——摘编自林培源《制造伟大的国民晚清教育小说〈苦学生〉的叙述者、海外空间与民族寓言》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杞忧子之“忧”进行历史阐释。
(要求: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2023-04-25更新 | 430次组卷 | 6卷引用:选必一第4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5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班”是清朝对英国东印度公司派驻广州机构负责人的称呼。清朝的许多涉外事务是通过大班与行商的往来合作完成的,大班与行商通常只是一种较为单纯的贸易管理的关系。

1833年,英国政府任令律劳卑担任驻华商务总监督,取代此前的大班,但英国既没有发给他凭证,也没有通知清政府。1834年7月25日,律劳卑未经准许,擅自抵达广州。律劳卑向行商表示,他要立刻以英王代表的身份直接与总督往来,并致函总督卢坤,声称他“有保护与促进英国贸易之权,并得依情形之需要行使政治与司法权”。广东地方当局拒绝接收其公函,称“中外之防,首重体制,该夷目律劳卑有无官职,无从查其底里,即使实系该国官员,亦不能与天朝疆吏书信平行,事关国体,未便稍涉迁就,致令轻视”。但律劳卑置之不理。9月2日,广东发出告示,下令停止中英贸易。9月5日,律劳卑令军舰强行驶过虎门,与清守军交火,在广东当局抗击下,律劳卑命令军舰离开广州。9月29日,中英贸易恢复。这就是所谓的“律劳卑事件”。

——摘编自朱谐汉《律劳卑事件》等


评析“律劳卑事件”里中英两国的做法。
2023-04-20更新 | 544次组卷 | 6卷引用:纲要上第15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劳模精神的“变”与“不变”

马克思认为,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中国劳模精神的发展从萌芽到雏形再到成熟历经近九十年。下表反映了我国劳模精神演进的历史阶段特征。

时期劳模代表劳模特征
中国革命战争时期吴满有、赵占魁等“为革命生产劳动、为革命拼命献身、为革命苦干巧干”的“革命型”特征
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年王进喜、时传祥等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埋头苦干、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老黄牛型”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郭明义、包起帆等以创新创造、争创一流为核心与灵魂,呈现出“知识型、创新型、技能型、管理型”特征

——摘编自王海亮、李庆华《“变”与“不变”:论新时代中国劳模精神的生成发展逻辑》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时代与劳模”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叙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08-28更新 | 357次组卷 | 6卷引用: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分层作业)-【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7 . 有观点认为,“世界史就是一部货币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克罗伊斯金币,约公元前550年由吕底亚王国《属今土耳其地区》克洛伊斯王所铸的椭圆形货币,是世界上最早的货币之一。在此之前,吕底亚使用形状、重量、纯度不一的块状金银作为支付媒介。
亚历山大头像银币,发行于公元前305年至前281年,在亚历山大死后约40年由其部将利西马科斯铸造于土耳其,是已知最早带有领袖头像的硬币。亚历山大头像上的公羊角源自他自称是“宙斯-阿蒙神之子”。
明代纸币,印有“大明通行宝钞”字样,字下方有象征皇权的龙纹,这张纸币面值一贯,原到上可兑换1000铜线,但明代宝钞发行15年后,面值一贯的宝钞只能兑换250枚铜钱。1428年,明政府废止了宝钞。
八里尔银币,发行于1573年至1598年,是铸于南美波托西地区的西班牙货币,是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货币。八里尔银币被西班牙用于购买亚洲的丝绸、香料、茶叶、瓷器,过量的八里尔银币的流入,在欧洲和亚洲都引发了通货膨胀。

——摘编自[]尼尔·麦格雷戈《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货币与信用”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2023-03-29更新 | 437次组卷 | 3卷引用:选必一第15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士”作为古代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演变具有深厚的时代烙印,下表是不同时期“士”涵义及身份地位的发展变化。   

时期涵义
上古时期“吾国古代之士,皆武士也”;掌刑狱之官
商、西周、春秋时期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室,士有隶子弟”;贵族阶层;多为卿大夫的家臣
春秋末年到战国时期知识分子的统称,职业多途化,有武士、文士吏士技艺之士、商贾之士、方术之士、谋士等
秦汉时期称为士大夫,可以指军队中的将士也常常是在中央政权和州郡县供职的官吏的泛称;称为士人时,则一般特指具有较高封建文化素养、从事精神文化活动的知识分子
东汉时期特重士名(即人格名望、风骨气节及学识才能)
魏晋时期“士”固化为特殊的阶层
隋唐以后士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士作为一特定阶层的观念仍然保留
宋代以后又称衿士,是科举中有功名的人即举人贡生秀才监生进士未出仕者亦为此中人;宋代政治地位提升“士以天下为己任”要求与皇帝 “同治天下”绝大多数都从“四民”中产生;明代后政治地位有所下降

——摘编自冯尔康《先秦至近代前期中国社会结术演变简史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任一历史时期对“士”涵义的变化进行解读。(要求:明确写出变化解读逻辑严密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03-25更新 | 352次组卷 | 3卷引用:选必一第5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二十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战后,各大国的首脑都对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并提出过相应的理论。但是,谁都没有也不可能注意战败国、小国、弱国和穷国的利益,他们所奉行的都是代表不同国家利益的由大国划分势力范围、主宰世界的国际关系理论。这是殖民主义政策的继续,也是小国、弱国没有取得独立、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处于附庸从属地位的必然反映。但随着世界局势的发展,又会对原有秩序提出强有力的挑战和冲击。

——摘编自李捷《世界多极化趋势与毛泽东的三个世界划分理论》


依据材料并结合世界现代史相关史实,自选角度,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3-03-10更新 | 272次组卷 | 4卷引用:纲要下第17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6世纪以前,英国社会普遍认为“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最佳场所,父母是儿童的最佳照顾者,儿童问题是个人私事,儿童照顾主要是家庭责任和父母的义务”。该时期英国儿童福利的对象主要是贫困和流浪儿童,而实施的主体是教会慈善组织。

19世纪以来,英国儿童福利走向法制化。1802年颁布的《学徒健康及道德法案》,规定禁止纺织厂使用9岁以下儿童,学徒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并禁止从事夜班劳动。1899年颁布的《预防虐待儿童和保护儿童法》,第一次使政府介入父母子女关系,将虐待和忽视儿童认定为法定的犯罪。

二战后,英国儿童福利保障的立法不断完善,对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参与权等权利作出了细致入微的规定和强调。英国福利国家的建设,不仅增加了儿童福利的项目,而且扩大了儿童福利的规模,提高了福利标准,形成了多层次、立体式、全方位的儿童福利体系。

——摘编自庞媛媛《英国儿童福利制度的历史嬗变及特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与英国儿童福利制度有关的题目,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3-02-14更新 | 202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纲要下)第九单元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