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

历史从来就不是刻板、静止、单线的,她是生动、鲜活与丰富多样的,下面的素材就呈现了历史这样的特性。下列为新文化运动时期不同的面孔以及他们对新文化运动的反应

不同面孔反应(或态度)
反动军阀洪水猛兽、异端邪说
守旧文人众叛亲离、人头畜鸣
青年学生良师益友、当头一棒
下层人民不识字、听不懂
运动领袖打到孔家店、废灭汉字
毛泽东将脏水与老母亲都一起泼掉了
蔡元培在北大不但未提“铲伦常,还大倡父子有亲、兄弟相连、夫妻有别、朋友有信

请在研读表中不同面孔的反应,研判其理由的基础上提炼出一个明确的观点,从材料中选取两个以上的面孔,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楚)
2022-01-10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西北四校2022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表

阶段概况
1949~1980国家在有条件的社、队成立农机站并投资,支持群众性农具改革运动,基本形成了遍布城乡、比较健全的支持保障体系;农机工业从制造新式农机具起步,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先后建立了包括第一拖拉机厂、天津拖拉机厂、常州拖拉机厂等一批大中型企业
1981~1995集体农机站逐步解散;1983年国家开始允许农民自主购买和经营农机;农机工业开始第一轮大规模结构调整,重点生产了适合当时农村小规模经营的小型农机具、手扶拖拉机、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农用运输车等,而大中型拖拉机和配套农具的保有量停滞不前
1996~20031996年,国家有关部委开始组织大规模小麦跨区机收服务,高效率的大中型农机具开始恢复性增长,联合收制机异军突起,利用率和经营效益大幅提高,一度成为农机工业发展的支柱产业

——摘编自尚书旗、王东伟《中国制造2025大众读本-农机装备》

从上表中任选两个阶段,指出这两个阶段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特征,并予以说明。(要求:选取两个阶段即可,说明须史论结合。)
2022-01-01更新 | 225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南省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492417日,哥伦布与西班牙王后伊莎贝拉签订了圣塔菲协议,主要内容如下:

1.凡在新发现土地上所出产、交换而得的一切黄金、白银、珍珠、宝石、香料和其他财物的十分之一都归他个人所有,并免予征税。

2.凡涉及上述物的诉讼,由他或他的代表以元帅身份掌握审判权。

3.他有权对一切开往新占领地的商船贸易,享有八分之一股份的特权。

4.封他以“唐”的贵族头衔和远征军元帅的称号,封他为发现土地的副王和总督。

5.其子孙后代永世继承其爵位、职务和权力。

——摘编自张家唐《论哥伦布西航的动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时间事件主要内容
19454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党在奋丰的过程中产生了自己的领袖毛泽东同志。毛泽东同志代表中国无产阶级和中国人民,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理论,创造性地应用于中国这样的以农民为主要群众、以反常反封建为直接任务而又地广人众、情况极复杂、斗争极固难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大国”:“我党终于在土地革命战争的最后时期,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央和全党的领导,这是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的最大成就,是中国人民获得解放的最大保证。”
19816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规定:“一定要树立党必须由在群众斗争中产生的德才兼备的领袖们实行集体领导的马克思主义观点,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强调在高度民主的基础上实行高度的集中。并指出:“今后,除了发生大规模外敌入侵,决不能再离开这个重点。党的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全党干部特别是经济部门的干部要努力学习经济理论、经济工作和科学技术。”
202111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千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四个伟大成就;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奋困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十大历史经验: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关于党的建设的一个或多个重要决议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持论有据,逻辑严密。)
5 . 古代政治制度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由于以上的双重原因,地方分权因而大大削弱,而中央集权则高度强化。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皇帝绝对专制,中央绝对集权的开端。

——引自周振鹤《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十讲》


据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皇帝绝对专制,中央绝对集权的开端”这一观点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可以赞成,也可以反对或提出自己的观点。论述充分,史论结合。)
2021-12-13更新 | 17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东南教改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6 . 明清时期中西雇佣劳动

材料   根据清代刑部档案,许涤新、吴承明列出24例关于清中叶农村雇工的记载,雇工人数在8人之内的20例,占80%;20例中又以雇工35人为多。此外,雇工中短工占一半,属临时帮佣,只是家庭劳动力的补充,属于“农家夫耕妇馐,终岁劳动,日不暇给,则雇工力穑”。而西欧16世纪以后,农场的经营规模就出现了从小型向中型甚或大型发展的趋势。在R.H.托尼统计的英格兰67个农场中,33个农场的经营面积超过200英亩(合1200多市亩),占55%,已具有相当规模;12%以上的农场达500900英亩,可谓规模恢弘,现代农场的形象已依稀可见。

——据侯建新著《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


明清时期中西雇佣劳动的规模相差悬殊。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西雇佣劳动呈现不同规模的原因,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7 . 历史中的垄断现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楚同学在参加了“历史中的垄断现象”的主题研究中了解到《盐铁论》是西汉桓宽根据著名的“盐铁会议”记录整理撰写的重要史书。盐铁论争论的核心是国营垄断和自由经济之争论,对当今的中国很有借鉴作用。为此,他们展开相关理论学习与史料搜集工作,形成如下学习笔记:

观点●“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盐铁论忧边》


●“善为政者,弊则补之,决则塞之”

—《盐铁论·申韩》


●今郡国有盐铁、酒榷、均输、与民争利。散敦厚之朴,成贪鄙之化。是以百姓就本者寡,趋末者众。夫文繁则质衰,末盛则本亏。末修则民淫,本修则民悫(què,音却,忠厚),民悫则财用足,足侈则饥寒生。愿罢盐铁、酒榷、均输,所以进本退末,广利农业,便也。

—《盐铁论》


材料
●蔡襄曾记载:福州地区的荔枝味道鲜美,在刚开花时就被商人以“立券”的形式承包收购,待到果实成熟,经陆海交通被转运到京师、北漠、西夏,以及新罗、日本、琉球、大食等地区,“重利以酬之”,因其被垄断,故稀有堪比红色的盐,商人凭此一年所得,数千万亿计。但荔枝产区的农民若想品尝反而成为稀罕物,“以其断林鬻之也”。

——摘编自罗维英《论宋代国家对私人垄断行为的法律约束》


●谢尔曼法是1890年美国国会制定的第一部反托拉斯法,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授权联邦政府控制、干预经济的法案。该法规定:凡以托拉斯形式订立契约、实行合并或阴谋限制贸易的行为,旨在垄断州际商业和贸易的任何一部分的垄断或试图垄断、联合或共谋犯罪的行为,均属违法。

——摘编自百度百科


通过研读,有的同学看到了垄断的危害,有的同学看到了垄断的优势,有的同学看到了垄断政策在不同时期的调整。请以“历史中的垄断现象”为主题,任选角度,自拟论题,结合笔记中的观点与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1-12-10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一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8 . 古代、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

材料   近代“民主”一词源于古希腊。古希腊民主制度是指人民直接参与政治活动,而在此之前,从来没有如此制度。因此古希腊民主被称为“世界上第一次自由的思想”,直接影响了后世西方的政治制度。近代西方民主国家,大多数属于国土辽阔、人口众多、商品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社会的进步已经不同于传统希腊的发展格局和政治格局,古代城邦的直接民主制度显然无法满足当代要求,自然也无法适用于现代社会。民主制度形式的改变也是由于古希腊民主制度本身的缺陷及无法克服的局限性导致的。近现代的代议制和传统的直接民主相比,它的优势及包容度也是公认的,虽然代议制同样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但它基本上能够满足近现代西方国家的基本发展及社会要求。

——摘编自李滨《古希腊民主对近现代西方代议制的影响》


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2021-12-01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九师联盟(部分学校)2022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历史进程中的”时代主题”

材料   每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时代主题,即那些能够体现时代特征的、具有全局性和迫切性的主要战略性问题。对时代主题的理解将对国家、政党和社会的发展理念、道路、战略和方针政策等产生直接影响。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对时代主题的认识,如图:

时间言论来源
1922“最近世界政治发生两个正相反的趋势:一是世界资本帝国主义的列强企图协同宰割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一是推翻国际资本帝国主义的革命运动,即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先锋—国际共产党和苏维埃俄罗斯—领导的世界革命运动和各被压迫民族的民族革命运动”。中共二大
1945“反法西斯的人民大众和法西斯残余势力之争,民主和反民主之争,民族解放和民族压迫之争仍将充满世界的大部分地方”。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的报告
1947“现在是全世界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走向灭亡,全世界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主义走向胜利的历史时代,曙光就在前面,我们应当努力”。毛泽东在中共中央陕北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1956“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现在,国际形势的发展对于我国的建设事业是更加有利了……由于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不断努力,国际的局势已经趋向和缓。”中共八大开幕词节选
1984“现在世界上问题很多,有两个比较突出。一是和平问题。……要争取和平就必须反对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二是南北问题。这个问题在目前十分突出。”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的讲话

——摘编自王新影、刘宏伟《中国共产党对时代主题认识深化的历史进程和经验启示》


请从上表中任意选取相邻的两个阶段中国共产党对时代主题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其认识的成因及影响。(要求:明确写出两个阶段,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1-11-26更新 | 9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2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有着悠久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一 日本遣唐使井真成“衔命运邦,驰骋上国”,将唐朝文化带到日本,推动大化改新。

图二   马可.波罗东行及返程路线图

图三   乾隆接见英使马戛尔尼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一个有关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主题,并加以论述。(要求:主题明确,论从史出,逻辑清晰,表述通畅)
2021-11-25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