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8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世界诞生了多个重要的国际组织,下图为部分国际组织的标志。

国际组织体现了国际局势的演变趋势。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选择一类国际组织,概括国际组织体现的国际局势,并进行阐释。(要求:明确写出选择的国际组织和体现的国际局势,阐释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4-04-30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时间

中国

世界

二战后初期至五十年代

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先后出席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
实施“一五”计划,进行三大改造。
美国组织“联合国军”参加朝鲜战争。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

20世纪六十年代

周恩来出访亚非十四国。同法国建交。
与朝鲜签订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古巴导弹危机。
不结盟运动兴起。

20世纪七十年代

与美国实现关系正常化。提出划分“三个世界”的思想。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美国从越南撤军。尼克松访华。
非洲几内亚比绍、莫桑比克等地区独立。

——摘编自顾宁等著《新中国与世界》等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2024-04-08更新 | 38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口移动理论认为,从移民移动动机看,人口移动可以分为自愿性移民和被迫性移民。自愿性移民大致为不同程度地基于主观愿望而奔赴海外者;或为躲避专制迫害;或为改善自身的物质境况,谋求致富和发展的机遇。被迫性移民则是违背移民主观愿望在外力胁迫下的人口移动。

材料二

15—18世纪大西洋沿岸洲际人口移动主要路线示意图

根据材料一的观点,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概括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对其进行合理解读。(要求:概括准确, 解读全面、客观、条理清晰。)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七八十年代1979年,开始新中国第三次民法典起草。八十年代先后出台《经济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20世纪九十年代为适应发展现代化市场经济的要求,1993年开始起草《合同法》,1998年开始起草《物权法》。
21世纪2015年,第五次民法典编撰工作正式启动。2020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11日起施行。

——摘编自粱慧星《中国民法典发展脉络梳理》


阅读材料,对表中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结合所学中国现代史知识加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2024-03-30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欧洲“中世纪”的概念,最早是由15世纪人文主义历史学家比昂多提出的。他在《罗马帝国衰落以后的历史,472——1440年》中,认为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古代史的结束,开启了另一个新的时期,即中世纪,它的历史绵亘千年,至14世纪初文艺复兴时代的来临。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将中世纪称为“黑暗时代”,浪漫主义学者以及19.世纪以来的一些历史学家则认为中世纪并不黑暗,它对人类文明同样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

——摘编自张广智《西方史学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中世纪”历史的评价进行论证探讨。(说明:在材料中任选一个观点进行论述,也可以提出新的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24-03-24更新 | 220次组卷 | 25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一3月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中叶,荷兰人将咖啡移植到锡兰岛(今斯里兰卡),后传到印度、印度尼西亚。18世纪初,咖啡传入拉丁美洲,这里成了日后世界咖啡的主产区。17世纪初,威尼斯商人开设了欧洲第一家咖啡馆。17世纪末18世纪初,咖啡馆在欧洲各个城市纷纷出现,并推广到北美的波士顿、纽约、费城。人们在咖啡馆休闲聊天,咖啡馆成了社交的重要场所。

——摘编自2019高中历史教科书《经济与社会生活》

材料二   

   
咖啡在世界的传播及种植情况示意图

   
休闲咖啡馆

   
花样咖啡

——摘自网络


根据以上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拟订一个主题并进行阐述。(要求:主题明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4-03-19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南六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类文明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资源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示意图
结合图片信息,从“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的三个阶段中任选一个阶段,并进行阐释。(要求:阶段明确,阐释合理,条理清晰)
2024-03-18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精英联赛文综历史试题
8 . 动物在中国的外交领域还发挥过重要作用,尤其是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在动物外交领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家表现
苏联19541959年,北京动物园与苏联国家动物园动物交换频繁,每年23次,1957年中国送给了苏联一只大熊猫(平平),后又送了一只大熊猫(安安)。1960年至1962年仅与苏联进行了10余次动物交换,甚至还不如1957年一年来的频繁。
东欧中国首次派出工作人员前往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进行访问,并交换给匈牙利布达佩斯动物园1439只动物,交换给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莱比锡动物园510只动物。
印度印度作为第一个非社会主义国家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并于1953年赠送给中国儿童一只雄性亚洲象(阿萨)。1954年,周恩来总理向尼赫鲁回赠了梅花鹿两只、丹顶鹤两只和金鱼100尾,此后双方就没有了动物互赠。
美国1972年赠送给美国大熊猫外,中国还在1973年赠送给法国两只大熊猫(黎黎和燕燕),1974年赠送给英国两只大熊猫(晶晶和佳佳)。

——摘编自张恩铭《简述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的动物外交活动》


据表格材料,提炼观点,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4-03-0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南六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美国学者总结近代西方大国的崛起发展经验后,认为衡量一个国家实力大小的因素是:首先,要有广阔的国土面积和庞大的人口;其次,经济实力要超群;再次,需要强大的军事实力来保障战略目标的推行,这些因素之间要形成合力才能成为强国。

——摘编自田文林《德国与日本综合国力比较》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并结合相关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4-03-0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精英联赛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外交的相关论述

毛泽东美国是不好依靠的,它可能会给你一些东西,但不会给你很多。帝国主义怎么会给我们国家吃饱呢(1956年)。
毛泽东按照大致的纬度画一条线,连接从美国到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和欧洲的战略线,并团结这条线以外的国家,以抗衡苏联(1973年)。
邓小平我们坚持执行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同我们履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的崇高的国际义务是一致的(1982年)。
江泽民特别是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面临着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的重任,就要实行“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发展对外关系(2001年)。

——据丁明《审时度势,铸就辉煌——新中国外交战略演变的历史回顾》等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4-02-27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精英联赛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