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我国古代乡村治理事实上承载统计户籍、组织生产、赋役催驱、维护治安、教化民众五大重要任务。政府管控不断深入基层、乡约政教化、乡官差役化是演变的重要趋势,呈现出政社互动的特征。总体上看,我国古代乡村治理演化是一个有继承有发展的过程,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模式与发展规律,形式上日益走向精细化,反映了政府管控的不断深入,国家政权与基层社会互动的持续加深。我国古代乡村治理和基层治理中政府与社会绝非“二元区分”,更多是“二元综合”或“二元合一”。

——摘编自王伟进陆杰华《政社互动:我国古代乡村治理的演进特征及其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整体或者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今日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空观念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一个历史事件,其构成要素都包括人、时间和空间,任何历史事件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

以下为世界近现代史上的若干关键词:

新航路开辟、光荣革命、启蒙运动、《独立宣言》、俄国农奴制改革、工业革命、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资本主义制度、世界市场、《共产党宣言》、巴黎公社、第一次世界大战、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经济大萧条、罗斯福新政、两极格局、世界贸易组织
根据时空的联系,从材料中任选三个或三个以上相互关联的关键词,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内容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前后关联,史论结合)
2024-06-05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对明清之际“西学”的不同评价

观点内 容
观点一在中国历史上,除了佛教进入中国那一次外,外来文明对中国知识、思想与信仰的震撼,都不是很大,直到明清两代西洋知识、思想与信仰逐渐有一个加速度进入中国,中国才又一次真正受到了根本性的文化震撼。
观点二作为反宗教改革运动的中心组织-耶稣会,它不仅敌视一切新的思潮,如近代科学、思想自由、个性解放、人文主义、民族主义与教会的民族化,而且为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这就规定了耶稣会士传入中国的并不可能是先进的科学,也就规定了耶稣会的世界观与思想方法对中国的科学与思想不可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观点三明清之际,耶稣会士在中国传播西方天文学,其功绩在于使中国在17世纪初即得以了解最终成长为现代天文学的西方天文学,使中国开始走入世界天文学的共同轨道。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西学东渐”为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024-05-20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在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是人类文明取得重大突破的时期。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年至前300年间,称之为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生活。这几个地方的人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这是对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正是在这段时间,人类同最深刻的历史分界线相遇。轴心时代同化了存留的一切,从那一时刻起,历史获得了唯一的结构和至少持续到我们时代的统一。所谓世界历史的“唯一的结构”,其实是指一种建诸人类共通感之上的“通性”。

——摘编自孙秀昌《“轴心”突破与“境界”自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轴心时代”这一主题,凝练一个观点并对其进行阐述。(要求:自拟论点,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5-1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等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印度铁路,利润流向何方?”

                                —摘编自【韩】宋炳建《图说世界经济史》
文艺作品往往是一个时代的写照。探究上述材料,围绕“铁路对印度的影响”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加以简要阐释。(要求:论题明确,逻辑严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6 . 图1、图2是中国古代两个历史时期(西汉、明朝)的商业城市分布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性必修二》“商业贸易”相关内容),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达清晰。)
2024-05-03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省、市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以来,对于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西方出现的技术价值观主要分为“技术悲观主义”和“技术乐观主义”两个派别,下表所列为这两个派别的主要观点。

“技术悲观主义”派“技术乐观主义”派
1)科学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必然会导致严重的社会后果;
2)人们无法完全驾驭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对其产生的消极后果的控制能力又极其薄弱;
3)科学技术的进步使本来就混乱的世界更加混乱。
1)将科技视为社会发展的唯一决定因素,甚至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认为是技术产生了新社会;
2)认为科技带来的一切社会问题只能依靠科技来解决;
3)科学技术的发展阶段就是社会的发展阶段。

——摘编自周程辉《科学技术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结合材料中两个派别的观点,围绕“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主题,自拟论题,并运用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围绕主题,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层次清楚,表述清晰)
2024-05-03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北县中联盟(省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资本主义本质上是一个“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体系,资本的本性就是最大限度谋求剩余价值,在没有外力阻挡的情况下,资本积累过程只会无限延续、永不停歇,由此决定了资本主义的分配规律就是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马太效应”(也就是马克思说的“资本主义绝对规律”)。德国学者海因茨在《资本主义黑皮书》中指出:“资本主义是一场残酷的优胜劣汰游戏,其残酷性体现在:每一个社会意义上乃至生理意义上的人都无法逃避这场游戏,而这场游戏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输家多于赢家的结局。”

——田文林.西方现代化的老路走不通【J】《历史评论》,2023

根据材料并结合走向整体的世界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等相关知识,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文化的真精神是以仁为核心的孔孟之道,这种文化具有极强的乃至无限的统摄性和宽容性,中 国文化一定能像几百年前统摄印度文明那样,统摄、吸纳、融会西方文明;中国文明一定会在西方近代文明的冲击下涅槃重生,成为世界文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摘编自马勇《中国儒学三千年》

根据材料并结合古代与近代中国历史相关知识,提取观点并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4-29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欧洲“中世纪”的概念,最早是由15世纪人文主义历史学家比昂多提出的。他在《罗马帝国衰落以后的历史,472——1440年》中,认为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古代史的结束,开启了另一个新的时期,即中世纪,它的历史绵亘千年,至14世纪初文艺复兴时代的来临。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将中世纪称为“黑暗时代”,浪漫主义学者以及19世纪以来的一些历史学家则认为中世纪并不黑暗,它对人类文明同样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

——摘编自张广智《西方史学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自拟论题,谈谈你对欧洲“中世纪”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4-2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